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3篇
  免费   3054篇
  国内免费   3763篇
测绘学   1011篇
大气科学   1220篇
地球物理   2396篇
地质学   10299篇
海洋学   2399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213篇
自然地理   2760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566篇
  2021年   724篇
  2020年   690篇
  2019年   835篇
  2018年   682篇
  2017年   735篇
  2016年   785篇
  2015年   812篇
  2014年   1024篇
  2013年   952篇
  2012年   1060篇
  2011年   1143篇
  2010年   922篇
  2009年   931篇
  2008年   971篇
  2007年   955篇
  2006年   988篇
  2005年   825篇
  2004年   715篇
  2003年   653篇
  2002年   557篇
  2001年   518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313篇
  1996年   275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三峡重庆库区深部地球物理特征与断裂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研究三峡重庆库区岩石圈动力学特征及其对断裂构造活动的控制和影响.并为之提供基础资料,为三峡重庆库区地震、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治提供基础依据,在已有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从综合地球物理研究角度出发,通过实测地震测线资料的再解释.采用新的处理技术方法,对本区的东西向主剖面和南北向支测线的地震测深资料进行二维射线追踪处理、Pg波成像;选用场分离技术、位移数字成像技术重新处理了重力和航磁资料,通过联合反演来建立深部二维构造剖面,对剖面所揭示的基底构造特征和地壳结构特征、主要断裂构造特征以及莫霍面的起伏特征进行了精细分析和细致研究.从地球物理平面场特征出发建立了岩石圈构造三维框架。研究结果表明,这样的研究思路准确、方法得当.结论可靠;沿该剖面,把可解译的断裂分为Ⅲ级:Ⅰ级为超岩石圈断裂;Ⅱ级为壳断裂;Ⅲ级为盖层断裂。依据地球物理特征,准确揭示了库区的断裂构造特征,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2.
甘新蒙北山地区成矿带划分和基本特征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甘新蒙北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在时空上的联系性等综合研究分析基础上,运用新理论、新认识,以板块构造单元划分为基础,将本区划分为3个Ⅲ级成矿带、11个Ⅳ级成矿带,并对Ⅲ级成矿带特征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矿产勘查和地质大调查工作部署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进一步就主要矿床(点)、构造单元、矿种、赋矿建造、控矿因素、成矿类型、成矿时代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认为各Ⅳ级成矿带在区域上具有相对稳定的展布范围,具有相同的构造环境和成矿条件、类似的矿种和成矿时代,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可比性,并且各成矿带具有一定的潜在找矿价值。  相似文献   
23.
山区公路软基病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山区公路所面临的路基病害特别是软土路基病害问题也逐渐增多。结合对陕南勉(县)一宁(强)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分析,对山区软土成因及其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山区软土属以坡洪积、湖积和冲积为主的软土,也有少量是由坡残积物堆积而形成。山区软土的特殊性表现在成分的复杂性、分布的不均匀性、隐蔽性和物理力学性质的特殊性。根据其特性以及中国山区公路软基普遍存在的病害问题,总结了山区公路软基的主要病害类型为剪切拉裂破坏、浸水沉陷破坏、剥蚀坍塌破坏、推挤滑动破坏。还提出了相应的软基处理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24.
In the coastal and estuarine waters of Goa,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 varied from 0.52 to 2.51 mg l?1 and from 0.28 to 5.24 mg l?1 and particulate phosphorus (PP) varied from 0.71 to 5.18 μg l?1 and from 0.78 to 20.34 μg l?1, respectively. The mean values of chlorophyll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were 1.94 mg m?3 and 938.1 mg C m?2 day?1 in the coastal waters and 4.3 mg m?3 and 636.5 mg C m?1 day?1 in the estuarine waters, respectively.POCchl ratios were low in June and October even when POC values were quite high. The POC in surface waters was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Also PP increased when chlorophyll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remained high.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hytoplankton was sharply increasing and contributed to POC and PP content. The percentage of detritus calculated from the intercept values of chlorophyll on POC varied from 46 to 76% depending on seas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jor portion of POC and PP during postmonsoon (October–January) is derived from phytoplankton production while the allochthonous matter predominate during monsoon (June–September).  相似文献   
25.
依据岩性组合、古生物特征及地震事件层研究,对胶辽鲁西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可作如下多重划分对比:鲁西黑山官组、二青山组分别与辽东的钓鱼台组,南芬组相当,胶东豹山口组可与南芬组对比,它们同属青白口系。辽东南关岭组下部、鲁西石旺庄组下部、苏皖北部贾园组、淮南九里桥组皆为一套砂灰岩组合,都发育第一期地震事件层,并开始含有后生动物化石,为等时地层单位,与其以上各前寒武岩石地层单位同属灯影峡阶,鲁西的佟家庄组、浮来山组可分别与辽东桥头组、长岭子组、胶东辅子夼组、南庄组、苏皖北部兰陵组一城山组、淮南伍山组一四十里长山组对比,归属《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新划分的陡山陀阶。  相似文献   
26.
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平阳研山明矾石矿床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认真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矾山明矾山矿床是酸性火山气热液与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内的碱性长石的交代中形成的。为了解释矿床的均一性,成矿的周期性和矿床单向依变分带等重要特征,我们重点研究了矿床中明矾石化和叶蜡石化的热力学性质,得出了K 活度和pH值是控制交代产物的重要因素的新结论,提出了该矿床交代成矿作用的新模型,并据此成功地解释了矿床的一些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7.
Corrosion behavior of steel in the juncture area of sea clay and sand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alvanic corrosion occurred between steel samples buried in sea clay and sand, and that the polarity of the galvanic cell reversed after some testing later. The cause of reversing of polarity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8.
29.
对广西岩溶区三个铅锌硫化物矿床风化带观测结果表明,中低山岩溶区硫化物矿床具有更强烈的风化淋滤作用,但次生晕面积较小;岩溶平原区硫化物矿床风化与元素表生迁移特征较相似于非岩溶区的情况,表现在可产生较宽的pH偏低带和较大面积的次生晕  相似文献   
30.
1IntroductionAdakite has specially sense in the resuming structure background of rock formed,because of its distinctive geochemistry feature and implying partic-ular petrogenesis and ore genesis mechanism (De-fant and Drummond,1990),as a result,it arouses numerous researchers widely concern. After adakite conception was drawn by Chinese (Wang etal.,2000), it was widely concerned by domestic re-searchers (Wang etal.,2000,2001a,2001b;Xu etal.,2000;Pan etal.,2001;Qian,2001;Xu etal.,2001;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