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231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Study on characterizing reservoir parameters dynamic variations by time-lapse seismic attributes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ffectively distinguishing reservoir parameters variations and conducting time-lapse seismic interpretation,and it is also a key step for time-lapse seismic application in real oil fields. Based on the rock physical model of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oil saturation and effective pressure variations on seismic P-wave and S-wave velocities a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decoupled wave equations,the responses of seismic amplitude with different offsets to reservoir oil saturation variations are analyzed,pre-stack time-lapse seismic attributes differences for oil saturation and effective pressure variations of P-P wave and P-S converted wave are calculated,and time-lapse seismic AVO (Amplitude Versus Offset) response rules of P-P wave and P-S converted wave to effective pressure and oil saturation variations are compared. The theoretical modeling study shows that it is feasible to distinguish different reservoir parameters dynamic variations by pre-stack time-lapse seismic information,including pre-stack time-lapse seismic attributes and AVO information,which has great potential in improving time-lapse seismic interpreta-tion precision. It also shows that the time-lapse seismic response mechanism study on objective oil field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establishing effective time-lapse seismic data process and interpreta-tion scheme.  相似文献   
92.
结合粗糙集理论与模糊C-均值(FCM)算法,提出一种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新方法。将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问题转化为粗糙集理论中的属性重要性评价问题,采用FCM算法离散连续属性数据,给出敏感性分析的具体算法。以圆弧型破坏边坡为例,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单因素与多因素敏感性进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
属性识别模型在艾比湖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环境监测站对艾比湖5个代表性的监测断面最近5年的水质实测资料,结合熵权法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系统地建立了属性识别模型,运用属性计算和属性得分详细评价了艾比湖的水质.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艾比湖的水质污染主要为氨氮、磷、砷的污染.就空间而言,湖心2水质较好,没有出现V类水质,其次为喇叭口,博乐河口与精河河口水质较差;就时间而言,2003年各监测断面水质均属I类,之后逐渐恶化,到2008年半数以上的监测断面属于V类水质,且与改进密切值法的评价结果比较,结果较吻合.采用属性识别模型评价湖泊水质,概念清晰,计算简单,评价结果客观、合理,可以反映出艾比湖水质的现状,是湖泊水质评价中简便实用的评价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4.
基于井位的地震属性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利用地震属性对储层预测的研究中,大部分理论方法主要存在利用单一属性预测储层这一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则存在单一属性不能正确预测储层的问题,这些问题应通过多元属性融合技术来解决,本文在已有井资料的基础上,对属性融合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各属性对储层的影响因素,利用井位计算各地震属性融合比重,有机的结合了各属性的优点,提出了这一问题新的解决方法.实际资料的应用显示,该方法在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地震属性分析在岩性气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二叠系盒8砂岩岩性气藏非均质性强、开发前期井少、井距大、储层预测难的特点,通过地震多种属性分析,并结合井资料,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优选出对砂岩厚度、储层物性及含气性较敏感的地震波形、地震波速度变异参数和地震子波吸收系数3种属性,根据这3种地震属性的分类特征对盒8砂岩厚度和储层含气性的平面分布进行了预测和描述,划分的Ⅰ+Ⅱ类含气有利区被确定为下一步的评价区块。地震属性分析应用于非均质岩性气藏的早期描述,为评价部署和开发方案编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
在收集亚东_格尔木地学断面剖面地质图、地球物理解释图和综合解释图件等的基础上 ,首先针对断面的特点进行总体设计 ;然后进行主题、层和实体的划分及编码 ;最后利用GIS平台进行矢量化 ,完成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从而建立亚东_格尔木地学断面GIS的初步模型。  相似文献   
97.
叠后地震属性分析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2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一直是地震特殊处理和解释的主要研究内容.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已经成为油藏地球物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勘探地震与开发地震之间纽带.本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的低幅度构造、低孔隙、低渗透率、致密性隐蔽油气藏的特点,综合应用相干数据体分析、地震相自动分类定性识别砂体厚度、地震振幅属性分析、频谱分解、多井约束的储层叠后反演等叠后属性分析技术,探索了一套适合该区油气特征的储层横向预测及油气识别模式.为该区油气勘探开发,储量计算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为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8.
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实际资料,对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针对多波资料的静校正、叠加成像、转换波资料的共转换点的求取方法等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开发了综合利用多波资料进行地震属性和各向异性研究的方法,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技术系列.经过在胜利油田罗家地区的初步应用,表明了预测结果与钻井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99.
关于南海北部滨海断裂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南海北部的滨海断裂带是位于南澳岛之东粤东南滨海地区的一条北东东走向的构造带。由于其所处的构造位置而一直被地球科学工作者所关注,并从不同角度作了不少研究。在广泛收集有关断裂带的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人关于断裂带存在的依据、断裂带发育的时代、断裂带的构造属性和第四纪活动情况的认识作了简要归纳,并就断裂带的分布、构造属性等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0.
与叠后地震反演相比,叠前地震反演可得到更丰富的储层信息,可提高储层的描述精度.目前,叠前地震反演主要包括弹性阻抗反演、叠前P波阻抗和S波阻抗联合反演、叠前地震波形反演.文中概述了叠前地震反演各项技术的主要进展及其典型应用实例,提出了叠前地震反演技术在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策略.叠前地震反演技术在未来的油气勘探开发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