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4篇
  免费   1039篇
  国内免费   950篇
测绘学   1233篇
大气科学   316篇
地球物理   686篇
地质学   2496篇
海洋学   1683篇
天文学   81篇
综合类   420篇
自然地理   27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9 毫秒
91.
92.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remote sensing algorithms based on blue/green reflectance ratios to Case 2 waters. Two algorithms from the SeaDAS (NASA) image processing package, OC4v4 for surface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Chl, and K(490) for th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for downward irradiance at 490 nm, Kd(490),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n extensive set of observations from the Irish and Celtic Seas. In situ data from a profiling radiometer were used as inputs for the algorithms to avoid uncertainties in atmospheric correction procedures, and direct measurements of Chl and Kd490 and were used for validation purposes. The standard versions of the algorithms performed poorly: OC4v4 generally overestimated Chl (with a very low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and K(490) progressively underestimated Kd490 for values greater than 0.3 m−1. A two-step procedure for level 2 product generation was therefore devised in which the numerical coefficients of OC4v4 and K(490) were tuned for the two optical water types known to occur most frequently in this region (McKee, D., Cunningham, A., 2006.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two optical water types in the Irish Sea from in situ inherent optical properties and seawater constituents.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68, 305–316) by statistical regression on a data set of 102 stations from the Irish and Celtic Seas. The water types were distinguished by the magnitude of their normalised water leaving radiance signals at 665 nm, nLw(665), and appropriate versions of the tuned algorithms applied to each water type. When this procedure was tested on an independent data set of 19 stations from the Bristol Channel, Chl values were recovered with an RMS error of 0.36 mg m−3 and Kd(490) values with an RMS error of 0.095 m−1. The identification of water types from water-leaving radiance signal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and-ratio algorithms tuned for specific water types, may therefore provide a simple mean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emote sensing products in optically complex shelf seas.  相似文献   
93.
1 .IntroductionThe submarine pipeline is a commonfacility widely usedfor offshore oil and gastransport . Whena pipeline is installed on a seabed and not buried,unsupportedspans may exist insomelocations ,es-peciallyinthe uneven zones of the seabed.The spa…  相似文献   
94.
南海海域叶绿素浓度分布特征的卫星遥感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陈楚群  施平  毛庆文 《热带海洋学报》2001,20(2):66-70,T001
介绍了第二代海洋水色传感器SeaWiFS资料的特点汲其基本处理方法,海水叶绿素浓度提取方法,对南海域表层海水叶绿素浓度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营养物质和南海环流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5.
董秀春 《海岸工程》2001,20(2):49-51
介绍了海底调查锚的结构和用调查锚进行海缆路由调查的方法。通过实例 ,分析了不同底质情况下的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96.
海洋环境荷载下输液立管的静、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虑管内流动流体和管外海洋环境荷载共同作用 ,建立海洋立管侧向运动微分方程。用Hermite插值函数离散 ,在微机上编写海洋立管静、动力分析程序 ,通过计算分析研究管内流体对立管侧向变形和应力的作用 ;另外 ,探讨管内流体的流动速度和立管顶端的预张力对立管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立管变形和应力均随管内流体流动速度增加而增大 ,同时内流速度的增大会降低立管的固有频率 ,但适当增大立管顶端预张力会抵消内流流速增加引起的固有频率下降。  相似文献   
97.
本文引入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并尝试用于海洋资料处理。根据渤海及北黄海部分海洋站的历史资料进行了试验。用SHARP—PC—1211袖珍计算机进行计算,并将资料处理的结果与传统的过程曲线法订正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误差不大,而样条函数拟合更好。作者认为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是可行的,在处理海洋资料时间序列中是有效的。在有温跃层的地方,如何应用,本文也给出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98.
99.
太平洋年代际海洋变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随着“气候变率与可预报性研究”(CLIVAR计划)的实施,年代际气候变率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气候研究的一个新热点,由于海洋特别是海洋次表层具有巨大的热损性,海洋环流在年代际气候变率中所起的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迄今为止,海洋以什么方式参与到年代际气候变化中,海洋次表层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起到什么作用这些与海洋环流有关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建立一种完备的年代际气候变化机制的理论,文章通过对近10a来国内外在该领域内研究进展的回顾,提出了一个关于太平洋年际变化(如ENSO循环)和年代际变化(如PDO循环)相互作用的猜想,为今后在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00.
东海海底地形分区特征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东海一直以其特殊的大地构造地位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关注,但作为主要受构造控制的东海海底地形的研究,以往简单趋势性描述居多,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尚不多见。不久前完成的高精度、全覆盖多波束海底地形勘测覆盖了东海部分外陆架、大陆坡全部、冲绳海槽和东部岛坡的一部分,取得了海量的测深数据。据此编绘的勘测多波束水深图和结合测区外的传统资料编绘的海底地形图使我们有机会可以重新审视和系统研究东海的海底地形特征。在定量确定了陆架坡折线、陆坡坡脚线和东部槽坡坡脚线的基础上划分出了大陆架、大陆坡、冲绳海槽平原和东部岛坡4大地形区,继之对各区的海底地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并在区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5条剖面进行了剖析。另外,从地球内营力和外营力两方面分析了影响东海海底地形发育的因素。调查分析表明:整个东海地形分带明显,地形类型多样:大陆架十分宽阔,总体北宽南窄,从大陆向海平缓倾斜,发育了广泛的NW-SE向沙脊群,自大陆向东南呈扇形发散;大陆坡呈NE-SW向条带展布,海底地形陡峻,呈阶梯状下掉,总体北缓南陡,其上峡谷密布,上穿切外陆架,下直达海槽,同时坡麓上海台沟谷伴生发育;冲绳海槽北浅南深,其内在平坦的背景上发育了众多的海山和海丘,其中心又有槽中槽地形;东槽坡地形复杂,发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