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3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721篇
测绘学   352篇
大气科学   302篇
地球物理   751篇
地质学   1594篇
海洋学   291篇
天文学   113篇
综合类   230篇
自然地理   25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阐述了关于微量相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方法———近似线性关系法,它适用于二相体系(或基体吸收系数基本恒定的多相体系)材料中微量相的定量分析。该方法不需要在待测样品中加入参考物相,分析时仅需对一条衍射线进行测定,因而分析时间很短,其测定结果与实际含量的相对误差为-10.2%~ 21.4%,与外标法和内标法的测量结果的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52.
对于变质岩 Sm-Nd 和 Rh-Sr 同位素年代学来说,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等时线矿物之间在一特定的变质事件过程中是否达到并在随后保持同位素平衡。矿物 O 同位素地质测温也是如此。由于许多情况下 Nd、Sr 和 O 在变质矿物中的扩散速率具有可比性,变质矿物之间 O 同位素平衡状况能够为矿物 Sm-Nd 和 Rb-Sr 内部等时线定年结果的有效性提供制约。为了验证其适用性,本文对大别造山带双河超高压榴辉岩和片麻岩 Sm-Nd 和 Rh-Sr 等时线矿物进行了 O 同位素地质测温。尽管Sm-Nd 等时线给出一致的三叠纪年龄(213~238Ma),同一样品 Rb-Sr 等时线却给出侏罗纪年龄(171~174Ma)。片麻岩、榴辉岩和榴闪岩矿物对 O 同位素测温得到600~720℃和420~550℃两组温度,分别对应于约225±5Ma 榴辉岩相变质和约 175±5Ma 角闪岩相退变质条件下停止同位素扩散交换的温度。同一样品三叠纪 Sm-Nd 等时线年龄的保存、侏罗纪 Rh-Sr 等时线年龄的出现以及有规律的 O 同位素温度,表明在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中,Sr 和 O 在含水矿物(如黑云母和角闪石)中的扩散速率在手标本尺度上比石榴石 Nd 和多硅白云母 Sr 的扩散速率快。在退变质作用过程中,等时线矿物之间的初始同位素比值均一化速率主要受扩散速率慢的矿物控制,而矿物等时线时钟的启动主要受具有高母/子体比值的矿物控制。只有当高母/子体比值矿物具有快的放射成因同位素扩散速率时,才能够应用合理的矿物等时线确定变质再造的时间。  相似文献   
53.
刘斌 《岩石学报》2005,21(5):1416-1424
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着烃-烃不混溶体系中捕获的流体包裹体,由于这些包裹体具有复杂的组成和相态,因此不混溶包裹体组合的判别和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常常难以进行。根据烃-烃不混溶体系中两个端员组分流体包裹体室温下的相态特征和在温度-压力平面图上等容线交点显示的位置,划分成三种类型流体包裹体组合,本介绍了三种类型流体包裹体组合特征,叙述了不混溶烃-烃包裹体组合的测定和判别方法,并且阐述均一化包裹体相态方程和气-液平衡常数原理和方法与此同时列举了自然界简单的三种类型不混溶烃-烃包裹体组合的测定、判别和计算的几个实例,利用相态方程和气-液平衡常数,不但精确地计算出包裹体均一压力,并且精确地计算出流体密度和体积等热力学参数。最后,利用均一成气相和液相的两种包裹体在 p-T 平面图上等容线交点同样计算出流体包裹体组合的捕获温度和压力。  相似文献   
54.
为了确定采掘平衡的定量比例关系,按照开采准备程度,将水平开拓、采区准备和回采工作面的三类巷道圈定的各级别储量称为开拓矿产量、准备矿产量和回采矿产量,简称“三量”。用“三量”来反映采掘工程的经济技术指示、生产准备情况和采掘关系,以保证生产的正常接续,以此确定制硝系统的年生产规模、企业工业硝水浓度。  相似文献   
55.
水气两相流系统K-S-P模型参数反演的最优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渗流力学和参数反演辨识最优化理论,建立了水气两相流控制方程,给出了控制两相流系统K-S-P模型参数之间的本构关系,并对其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数值反演辨识,得出待求参数的最优估计值。对不同质地土壤的实验测试值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适定性和可靠性,解决了实验数据处理以及结果对初值的敏感性问题,并且该数值方法可通过多组初值参数进行数值实验,结合实验结果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这不仅对非饱和带内污染物传输、气藏工程试井计算、填埋气体的释放以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污分析中两相流数值计算提供基础,而且对K-S-P本构关系之间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单频GPS整周模糊度动态快速求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动态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方法,即先对系数阵进行QR分解,然后通过矩阵变换使模糊度参数和位置参数分离,从而降低矩阵的维数,满足实时动态求解的要求,最后应用LAMBDA方法搜索模糊度。为验证该算法,用单频GPS接收机进行了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两种试验。结果表明,静态定位误差小于1cm,动态定位误差小于3cm。由此可见,该方法能够为动态用户快速而精确地实施GPS单频动态定位。  相似文献   
57.
针对大多滑坡体滑裂面的三维特征,将滑坡体离散为多条柱体,从分析作用干滑裂面上的力的静力平衡入手,通过引入一定的假定,分析作用在条柱上的作用和力矩平衡条件,应用Newton-Lapson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出滑坡的稳定系数真值下限解。便于与三维极限分析的上限解一起,确定滑坡安全系数的范围。应用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小湾水电站坝前堆积体在坡角开挖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该堆积体的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58.
非海相沉积层序的成因和构型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东部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初步对非海相层序地层学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非海相沉积层序的形成要素,既有外旋回、又有自旋回,构造和气候因素很重要,强调了环境因素.沉积基准面在海上为海平面,在陆上为潜水面、湖平面、河流平衡剖面.相对基准面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可容纳空间的周期性变化,并由之形成了一系列旋回式的层序.大多数情况下内陆基准面的变化不受海平面变化的控制,在全球最大海泛期有某种联系.湖盆小而沉积速率高,形成层序的频率高于海相.以沾化凹陷为依据,提出了5种层序构型特征:冲积-河湖型,(半)盐湖-淡水湖泊过渡型,海流-深湖型,半深湖-缓坡型,河流-冲积平原型.在盆地主要发育期,断阶式坡折对沉积体系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除低水位扇外,低水位楔是构成隐蔽圈闭或复合圈闭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59.
裂隙型单斜介质中弹性系数的计算及波的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Hudson等关于裂隙介质弹性系数计算的扰动理论及Bond变换矩阵原理,给出了各向同性介质中含多组垂直裂隙时等效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含两组斜交的垂直裂隙形成的单斜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等效弹性系数,并根据Christoffel方程推导、得出水平面内平面波传播的相速度和群速度随方位变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60.
We formulate an algorithm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table phase relations of a system with constrained bulk composition as a function of its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he basis of this algorithm is the approxim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free energy composition surfaces of solution phases by inscribed polyhedra. This representation leads to discretization of high variance phase fields into a continuous mesh of smaller polygonal fields within which the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hases are uniquely determined. The resulting phase diagram sections ar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phase relations of complex metamorphic systems and for applications in which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variations in rock properties such as density, seismic velocities and volatile‐content through a metamorphic cycle. The algorithm has been implemented within a computer program that is general with respect to both the choice of variables and the number of components and phases possible in a system, and is independent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equations of state used to describe the phases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