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119篇
地质学   220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分别对雌雄白缘(鱼央)的5S rDNA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并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以白缘(鱼央)的5S rDNA序列和小麦的45S rDNA为探针,对其在白缘(鱼央)雌雄中期染色体上进行了FISH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白缘(鱼央)5S rDNA序列无雌雄差异;5S rDNA的保守区序列为117 bp;5S rDNA和45S rDNA分别被定位于白缘(鱼央)的性染色体和第5号染色体上。同时从GenBank中获得了22种鱼的5S rDNA,运用DNAman软件构建了23种鱼的系统发育树,对白缘(鱼央)的进化地位进行了初步研究。本研究为阐明白缘(鱼央)在鱼类系统进化中的位置、重复序列在脊椎动物性染色体上的分布状况以及与性别决定与分化的关系,提供了资料积累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32.
采用通用引物PCR扩增法,测定了辽东湾海域的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螅状体、碟状体及水母体的18S以及ITS-5.8S r DNA序列,同时利用Gene Bank数据库中已有同源序列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及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白色霞水母3个个体的18S和ITS-5.8S r DNA序列完全一致。白色霞水母样品的ITS-5.8S r DNA序列与Gen Bank中未知真核生物的序列高度相似(≥99%),推测该物种可能是早期发育阶段(卵、浮浪幼虫或碟状体)的白色霞水母样品。霞水母属不同种间18S r DNA序列经比对后同源序列长度为1709bp,多态位点数33个;比对后ITS1同源序列长度为368bp,其中变异位点203个,简约信息位点数178个,单变异位点21个。基于18S r DNA基因序列的霞水母属种内和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08,而基于ITS1序列的霞水母属种内和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19、0.284。基于ITS1的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15倍,适合于进行物种鉴定。NJ系统树的结果也表明同种的不同个体各自聚枝,其聚类结果大致与形态分类吻合。研究表明,ITS基因片段在霞水母不同种间变异较大,更适于大型水母种类鉴定、检测及属内种间水平的系统进化研究。  相似文献   
33.
根据2010-2012年春季由南向北河口海域:北仑河口、九龙江口、瓯江口、长江口和灌河口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通过比较不同纬度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H'')、物种更替率(R)和群落相似系数(S);探讨了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沿着不同纬度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自南向北5个河口可以划分为3个不同的浮游动物区系。北仑河口和九龙江口为南部亚热带区系;位于亚热带海域;以亚热带种为主;H''分别为1.01和2.18;两河口之间R值为65.52%;S值为51.28%;瓯江口和长江口为中部过渡区系;位于亚热带和温带过渡海域;亚热带种和暖温带种是主要出现的种类;H''分别为1.31和1.86;两河口之间R值为58.33%;S值为58.82%;灌河口单独为北部温带区系;位于温带海域;暖温带种是主要出现的种类;H''值为1.19;与其余河口物种更替率均高于80.00%;群落相似系数均低于32.00%;表明群落结构由南到北的变化非常显著。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我国不同河口之间浮游动物的物种更替率与纬度差(两河口所处纬度的差值;δN)呈正相关关系(R=0.026ΔN+0.608;p=0.002);群落相似系数与纬度差呈负相关关系(S=0.034ΔN+0.578;p=0.001)。春季;我国不同纬度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影响各河口的水温和水团存在较大差别所致。  相似文献   
34.
ABSTRACT

The challenge of enabling syntactic and 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 for comprehensive and reproducible online processing of big Earth observation (EO) data is still unsolved. Supporting both types of interoperability is one of the requirements to efficiently extract valuable information from the large amount of available multi-temporal gridded data sets. The proposed system wraps world models, (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 into OGC Web Processing Services (syntactic interoperability) for semantic online analyses. World models describe spatio-temporal ent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in a formal way. The proposed system serves as enabler for (1) technical interoperability using a standardised interface to be used by all types of clients and (2) allowing experts from different domains to develop complex analyses together as collaborative effort. Users are connecting the world models online to the data, which are maintained in a centralised storage as 3D spatio-temporal data cubes. It allows also non-experts to extract valuable information from EO data because data management, low-level interactions or specific software issues can be ignored. We discuss the concept of the proposed system, provide a technical implementation example and describe three use cases for extracting changes from EO images and demonstrate the usability also for non-EO, gridded, multi-temporal data sets (CORINE land cover).  相似文献   
35.
对内蒙古三个典型大骨节病区<15岁人群发中21个元素和病情进行了三年连续定期观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病区食物对人体元素含量的影响可以分为二种情况,一是元素在食物链中含量过低,食物的变化虽可使机体该元素发生变化,但变幅甚小,致使其代谢处于缺乏状态;另一类是机体内这些元素的含量因食物的改变而发生较大变化,显示这些元素与病情无内在联系.(2)对发中硒等2l个元素与病情分别作单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证明,硒缺乏是导致大骨节病早期病变的基本因素,而其它元素与病情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阿尔泰地区NW走向高角度冲断构造中主干的阿巴宫—库尔提断裂带。详细研究了断裂构造岩的变形构造和组构及其所显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存在早、晚更替且性质不同的变形显微构造。早期以糜棱岩中的韧性变形构造为主,发育有递进变形的不对称构造(压力影、旋转变斑晶、S—C构造等),是断裂中剪切变形运动指向的主要判据。晚期为脆性破裂构造,与早期变形组构具继承、叠加关系。研究了石英光轴的组构形式,证实存在:早期共轴纯剪变形的小圆环带组构和非共轴简单剪切变形中,呈递变关系的点极密—大圆环带—交叉大圆环带组构型式。对变形构造和组构所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阿—库断裂带的形成和变形历史为:①地壳早期NE挤压收缩环境,形成劈理化带;②在持续NE向挤压作用下,大规模剪切、逆冲叠置,和地壳加厚,产生重熔岩浆和流体再分配效应,促使糜棱岩带形成和发展;③晚期地壳NE向挤压下,以垂直差异抬升和大量碎裂岩化高角度逆冲断裂的继承、叠加为特征。在区域大地构造的关系上:①、②对应于地槽褶皱、封闭的地槽体制(海西期),③对应于地洼体制(后海西期)。  相似文献   
37.
田茂  徐继生 《地球物理学报》1991,34(1):11-19,T001
本文介绍了武汉大学哨声组研制的KDX-87型甚低频宽带定向接收与微机分析系统.该系统适用于测量与分析哨声波传播路径出口、偏振和动态谱.此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设计制造了小型化天线和便携式接收机,便于携带和架设;合理设计了输入耦合与平衡电路,加上有效的标定方法,使接收系统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和通道间性能的一致性.2.实现了数字化宽频带定向分析,有利于减小多路径效应误差,并可获得哨声路径出口与波频率之间的关系.3.利用微机进行哨声动态谱分析,采取了有效的抑制干扰处理,所得谱图分辨率优于普通声图仪制作的谱图.该系统在1988年中日联合哨声定向实验中使用,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8.
磁纬20°以下地区哨声多台宽带定向观测及其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大学哨声组与日本名古屋大学空电研究所合作于1988年1月在我国南方进行了哨声多台宽带定向测量。利用近两年研制的宽带数字化频率追踪定向分析系统,首次获得了磁纬20°以下地区哨声波出口区与偏振状态的实验结果。初步分析发现,在湛江附近(磁纬约10°N)存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哨声路径出口区,三台同时接收到的哨声大多从这同一出口区透射出来;有时存在两个出口区,一个仍位于湛江附近,另一个位于桂林和武昌之间;沿两条不同路径传播的同源哨声具有几乎相同的色散。本文所做的非导管射线追踪计算能比较满意地解释定向实验结果。另外,此次观测中还发现一些新的有意义的现象,如记录到近百例两跳、三跳及五跳回波等,这在低纬地区是非常少见的。  相似文献   
39.
疏勒河流域中游生态环境变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三十年来,疏勒河流域中游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主要表现为绿色生产严重退化,湿地面积缩小,盐碱地,沙地迅速增加。通过不同时段的遥感解译,分析了不同生态景观的定量变化及成因。恶劣的地理环境加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利用量的不断增加是造成该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主要因素。保护地下水平衡和合理用水结构,实行水资源优化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是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40.
尽管角闪石在地壳中大量存在 ,但是蓝色钾 钠透闪石却是角闪石中的稀有品种。本文采用X射粉晶线衍射和晶胞参数计算 ,确定该矿物为蓝色的钾 钠透闪石 ,用电子探针 (EMPA)精确分析了它的化学成分 ,确定为钾 钠透闪石 ,而不是蓝色软玉 (即不是透闪石或阳起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