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6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645篇
测绘学   342篇
大气科学   353篇
地球物理   603篇
地质学   974篇
海洋学   714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358篇
自然地理   6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0 毫秒
81.
82.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resource management were played out on the North Kaipara beach between about 1900 and 1971 between Māori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rown, the Marine Department.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devoted to how, after regulations were introduced to protect toheroa, the giant surf clam, Māori struggled to assert their rights through a range of transgressions.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is illustrates how cultural politics works both from the top down (the Marine Department's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and the bottom up (Māori resistance). It concludes that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his particular 'culture war', the foreshore emerges as a contested domain where politics, culture and epistemology are inseparable.  相似文献   
83.
层次化网络SCADA通讯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在大型网络分布式SCADA(Super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应用系统中解决诸如电力、通信、石油、化工、制造业等行业或领域,在过程、流程、状态方面的数据监视、数据控制、数据采集与数据管理的高效、实时问题,解决各级子系统之间人工逐级汇接的问题,提高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可维护性,这里提出了一种层次化网络SCADA通讯模型。该模型是通过在层次化网络SCADA模型中,引入基于TCP/IP协议的客户机/服务器查询方式数据通讯技术和点对点主动数据传递技术而建立的。根据该模型所设计的产品,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应用该模型可以较方便地构造分布在不同区域计算机上的SCADA系统,进行高效的实时通信。该模型为具有多层结构的大型分布式网络化集中SCADA系统的设计、开发,探索出了一条十分有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4.
青海气候条件对牧草再生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如英  汪青春  陈芳 《气象》2005,31(5):21-25
选取1994~2001年河南、甘德两站牧草再生草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通过分析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及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牧草再生性的影响,建立了牧草再生草产量气候模式,讨论了再生草增、减产的气候条件。研究得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同,割草不一定能增产。  相似文献   
85.
卫星遥感探讨杭州湾跨湖桥古文化消失原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8000 a前产生于杭州湾南部的跨湖桥史前灿烂文化,在辉煌了1000多a后,却神秘地消失了。针对这种消失,考古界还没有发 现确凿的原因。本文从卫星遥感角度,分析跨湖桥所处的地理、地貌特征,提出了钱塘江天文大潮冲毁跨湖桥文化的假说,希望这种 观点能够对跨湖桥这个难以用常规考古方法解决的史前文化消失问题提供一种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6.
西拉沐沦河流域地处中国地貌大势三大台阶之中台阶与低台阶的过渡区。该区的中度抬升和下切,造成了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遗址在空间上的垂向迁移;频繁的迁移也导致了考古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单一型,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间断”的,不稳定的传承方式。位于中国地貌大势之低台阶上的汶泗流域,属自下古生代以来就十分稳定的剥蚀区,这些自然条件造成了汶泗流域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叠置型,考古文化在时空上,很少随着时间做空间上的改变,基本上在同一水平空间稳定不动,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连续”、稳定的传承方式。两个流域的对比研究说明,不同地域、不同的自然条件,可以造成考古文化演替与传承模式的区域分异  相似文献   
87.
由于缺乏早期资料,设计早期油气田(藏)开发方案是非常困难的。在制作翁氏模型的Qctm/No-ER图版和ER-ctR图版过程提出根据探明储量No、经济极限产量Qc、假定达到峰值产量的时间tm、最终采收率ER,由翁氏模型的Qctm/No-ER图版求取增长指数b,由翁氏模型ER-ctR图版求取ctR,再求出其他参数及所有的油气田(藏)开发指标,完成早期油气田(藏)开发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88.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模式与政策导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李国平  卢明华 《地理科学》2002,22(3):263-269
结合世界城市同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以及区域基础这间的关系,世界城市结构演化及其成长过程等的一般规律,在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经济模式与空间结构模式。加大开放程度,推进产业价值链分工,提高高级生产者服务以及高科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总部与研发机构,增强对全球经济资源的配置能力,为基本经济模式;而在首都圈与环渤海地区形成合理的空间分工,以及改北京单中心结构为近、远程多中心圈域型结构,为基础空间结构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六大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89.
90.
Representing environments in flux: case studies from East Afric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ominant view in the ecology and anthropology of the 1950s saw populations harmoniously interacting in self-regulating systems; climax forests and stable societies were the ruling hypotheses. Now, however, ecology and social sciences are investigating nature and culture in flux. The flux paradigms of nature and culture describe a human–ecological relationship that is non-equilibrial, historically contingent and constantly negotiated at both material and ideological levels by unequal actors.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effect of changing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paradigms on interpretation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ree areas of East Africa: the North Pare Mountains, Tanzania, the Mkomazi Game Reserve, Tanzania and the Tsavo National Park, Kenya. We explore how discursive and materialist approaches can complement one another, by expanding the domains of ecological inquiry and demanding that analysts cross-check their data for unquestioned assumptions regarding stability, variability and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Rather than testing a ruling hypothesis, we suggest that ecologists and social scientists work with multiple hypotheses, with the aim of understand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nflu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