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8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420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130篇
地球物理   356篇
地质学   908篇
海洋学   219篇
天文学   84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原位测试技术分析软土的应力历史可以避免取样及室内土工试验对土样的扰动,其结果能真实地反映现场土体的工程特性。以往基于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技术的超固结比(OCR)计算方法主要是针对超固结土取得的,缺乏对现场处于欠固结状态土体的考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采用不完全孔压消散曲线的末段及时间平方根倒数外推法计算原位初始孔压,如果初始孔压大于静水压力,表明原位土层中存在固有孔压,为欠固结土。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固结状态参数,可进一步对软土层的欠固结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不受软土性质和地域限制,具有普遍适用性,是合理可行的。在缺乏室内固结试验成果的情况下,可高效快捷地判别软土层的固结状态。研究成果对合理评价欠固结软土的工程特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2.
在非饱和多孔介质渗流分析中,近饱和条件下物理模型与数值模型之间的差异会导致数值不稳定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并保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提出了3种方法,并在有限元分析程序U-DYSAC2中分别进行了程序代码的实施。通过数值试验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证实了在近饱和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和水力传导函数的高非线性可引起数值收敛性、稳定性和精度问题,而且在不同条件下含水率和基质吸力的预测结果差异明显。在3种方法中,修正的Van Genuchten模型(MVGM)方法对含水率的预测较为准确,而Line方法对基质吸力的预测较为合理。因此,解决在分析近饱和条件下非饱和多孔介质渗流问题时,为获得接近真实的模拟结果,采用合适的数值方法进行预测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953.
Both relativistic and non-relativistic two-fluid models of neutron star cores are constructed, using the constrained variational formalism developed by Brandon Carter and co-workers. We consider a mixture of superfluid neutrons and superconducting protons at zero temperature, taking into account mutual entrainment effects. Leptons, which affect the interior composition of the neutron star and contribute to the pressure, are also included. We provide the analytic expression of the Lagrangian density of the system, the so-called master function, from which the dynamical equations can be obtained. All the microscopic parameters of the models are calculated consistently using the non-relativistic nuclear energ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For comparison, we have also considered relativistic mean field models.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relativistic and non-relativistic hydrodynamical models is discuss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recently developed 4D covariant formalism of Newtonian multifluid hydrodynamics. We have shown that entrainment effects can b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dynamical effective masses that are larger in the relativistic case than in the Newtonian case. With the nuclear models considered in this work, we have found that the neutron relativistic effective mass is even greater than the bare neutron mass in the liquid core of neutron stars.  相似文献   
954.
An analytical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reating the problem of a uniformly rotating, self-gravitating ring without a central body in Newtonian gravity. The method is based on an expansion about the thin ring limit, where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ring tends to a circle. The iterative scheme developed here is applied to homogeneous rings up to the 20th order and to polytropes with the index   n = 1  up to the third order. For other polytropic indices no analytic solutions are obtainable, but one can apply the method numerically.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o derive a simple formula relating mass to the integrated pressure to leading order without specifying the equation of state. Our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generated by highly accurate numerical methods to test their accuracy.  相似文献   
955.
V.T.TROFIMOV 《地学前缘》2004,11(2):533-542
文中确定了“生态地质条件”及“生态地质条件的现状”等术语的意义 ;阐述了用于评估生态地质条件的方法、原理以及标准和指标的分类 ;论述了地球动力学和地球物理学的标准和指标  相似文献   
956.
在复杂的风浪流海洋环境中,Spar及其系泊系统的耦合作用受多方面的影响。对极限海况下的某Classic-Spar平台及其系泊缆索的动力响应做了时域非线性耦合研究。重点分析了极限海况下一根或者多根系泊缆索断裂时平台运动及其缆索张力动力响应的统计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风浪流同向且共线的极限海况下,不同位置处的系泊缆索发生断裂,对整个平台系泊系统安全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尤其以迎浪方向系泊缆索的断裂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57.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态变化对极端天气监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婧婧  张强 《中国沙漠》2016,36(6):1659-1665
中国西北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其敏感,西北地区1961-2013年气候变化趋势,分为Ⅰ态(1961-1990年)、Ⅱ态(1971-2000年)、Ⅲ态(1981-2010年)和Ⅳ态(1961-2013年)等4个气候态。利用西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日最高气温极值和日最大降水量极值资料,基于两种极端天气事件的定义,分析了气候态变化对极端天气监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变化受气候态改变的影响较年降水量更为明显。在Ⅰ态和Ⅱ态下进行气温要素评价分析,会突出气温升高的现象,在Ⅲ态下会出现气温降低,气候态改变对降水量等级影响很小。Ⅰ态、Ⅱ态和Ⅲ态下,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以来的两个时段内,日极端高温和日极端降水事件均出现增多,其中Ⅰ态增多幅度最大,Ⅲ态的影响最小。在空间分布上,西北地区受气候态影响的敏感区域,主要是新疆北部、青海北部、甘肃中部和东部、宁夏大部和陕西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958.
膨胀土膨胀模型及边坡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斌  程展林  徐晗 《岩土力学》2014,35(12):3550-3555
膨胀土吸湿膨胀往往会导致工程安全问题。以南阳中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良试样进水控制系统、测量外体变等措施,实现三轴应力状态膨胀试验,研究充分吸湿引起的体积膨胀率、终了含水率与初始含水率、平均主应力之间的规律关系。试验发现:三轴应力状态下的体积膨胀率与终了含水率均随平均主应力的增大而减小,且在半对数坐标中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三轴应力状态的膨胀模型。将该膨胀模型应用到数值计算中,分析了考虑膨胀变形对膨胀土边坡应力场分布的影响规律,比较了充分吸湿条件下不同膨胀等级的膨胀土边坡的塑性区发展特征,并针对不同厚度换填处理措施进行了效果验证。研究表明:该膨胀模型表达式简洁,参数求取简单,用于数值计算成果合理可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59.
程永锋  丁士君  叶超 《岩土力学》2014,35(8):2184-2190
合理选用由杆塔结构传递而来的作用效应是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前提,为了确定输电杆塔开挖类基础基于极限状态设计的作用组合值,分析了输电杆塔对基础的作用特点,并针对上部杆塔对基础作用的3种主要工况,利用静载荷试验结果研究了开挖类基础与地基结构体系的承载特性、破坏特征及其易超越的主要极限状态,并给出了地基基础体系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组合,研究表明,上拔和倾覆工况下常规条件开挖类基础承载过大时表现为脆性破坏,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采用由可变荷载控制的基本组合;下压工况下开挖类基础的荷载与位移关系曲线一般为非陡降型,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主要采用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相似文献   
960.
赵春雷  赵成刚  张卫华  蔡国庆 《岩土力学》2014,35(11):3056-3064
为了真实地描述饱和密砂在循环加载过程中的变形行为,需要引入考虑剪胀阶段组构变化的宏观参量。在已有的基于状态参量的本构模型基础上,引入反映组构变化的剪胀内变量,简称组构-剪胀内变量z。以相变线PTL作为参考线,采用基于相变的状态参量判断砂土在初始时刻和任意时刻体积变形的变化趋势,并通过z对剪胀比d的影响,考虑反向加载过程中塑性变形的累积,建立了一个针对饱和密砂的循环加载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根据试验现象将已有模型中的塑性剪切模量区分为首次加载模量与再加载模量,能较好地模拟排水情况下砂土循环加载的胀-缩变化过程。最后,针对密砂的三轴排水情况,利用文中模型进行预测,并把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总体反映砂土循环加载的变形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