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575篇
海洋学   40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3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7 毫秒
991.
新疆金刚石原生矿成矿地质条件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福同  冯京 《新疆地质》2000,18(1):32-41
塔里木地台是我国寻找原生金刚石矿较有远景的地区之一。通过对塔里木地台及其周边4个古老陆块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以及与国内外已知原生金刚石矿床产出地质条件的对比研究,指出新疆塔里木周边的库鲁克塔格-星星峡、铁克力克、阿尔金和柯坪4个断降具有寻找原生金刚石矿的前景,提出在上述4个地区开展原生金刚石矿的具体找矿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92.
初论金刚石原生矿床成矿系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剑钊 《地球科学》2000,25(4):380-383
目前所知产金刚石的岩石类型包括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榴辉岩、蛇绿岩套、碱性超基性杂岩、碱性超基性煌斑岩和橄榄岩类(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等) 等偏碱性超镁铁质岩石, 而有经济价值的金刚石原生矿床仅见于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中, 除此之外的其他岩石类型中仅见有少量微粒金刚石.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都起源于地幔深部, 就此意义上讲, 二者是同源的, 但其岩石化学成分、主要矿物组成、产出大地构造背景以及同位素资料等, 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由此构成了金刚石原生矿床的两个成矿系列: 金伯利岩成矿系列和钾镁煌斑岩成矿系列.金伯利岩成矿系列又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划分为3个亚系列, 即: 高Cr, Ti, Mg成矿亚系列, 低Cr, Ti, Mg成矿亚系列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具有复杂化学成分的成矿亚系列.钾镁煌斑岩成矿系列则可以根据其主要矿物组成, 划分出橄榄石钾镁煌斑岩成矿亚系列、白榴石钾镁煌斑岩成矿亚系列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白榴石-橄榄石钾镁煌斑岩成矿亚系列共3种次级成矿系列.与此同时, 无论是金伯利岩成矿系列, 还是钾镁煌斑岩成矿系列, 又都可以根据其野外地质产状, 划分为以下3个成矿亚系列(形成时间从早到晚) : (1) 火山沉积凝灰岩成矿亚系列; (2) 火山凝灰角砾岩成矿亚系列; (3) 火山-次火山侵入相成矿亚系列.   相似文献   
993.
The production of carbon in the ocean, the so-called primary production, depends on various physicobiological parameters: the biomass and nutrient amounts in oceans, the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and the light available in the water column. We focus on the visible spectrum of the solar radiation defined as the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We developed a model (Chamiet al. 1997) to simulate the behavior of the solar beam in the atmosphere and the ocean. We first describ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ode and the method we used to solve the radiative transfer equation (RTE): the successive orders of scattering (SO). The second part deals with a sensitivity study of the PAR just above and below the sea surface for various atmospheric conditions. In a cloudy sky, we computed a ratio between vector fluxes just above the sea surface and spherical fluxes just beneath the sea surface. When the optical thickness of the cloud increases this ratio remains constant and around 1.29. This parameter is convenient to convert vector flux at the sea surface as retrieved from satellite to PAR. Subsequently, we show how solar radiation as vector flux rather than P A R leads to an underestimate of the primary production up to 40% for extreme cases.  相似文献   
994.
白山市大横路铜钴矿区经过多年的地质勘探、控矿构造研究 ,认为该矿床属沉积变质型 ,层控比较明显。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该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 ,有必要对矿区含矿岩系原岩性质、沉积物来源、沉积环境等各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从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 ,分别进行了讨论。通过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所反映的信息 ,来正确认识矿区内大栗子组原岩性质、沉积物来源、沉积环境等。  相似文献   
995.
袁超  赵宪文 《遥感学报》2000,4(4):266-270
为了实现NOAA卫星遥感影像在提供丰富的宏观信息的同时 ,能够具有较高的面积估计精度这一目标 ,以吉林省为例 ,根据 1998年的NOAA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及最新的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 ,构建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对低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的面积精度校正模型 ,并引入分形理论对影像空间结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6.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卫星探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卫星探测技术,内容包括卫星探测的技术要求、卫星数据的处理、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估计、大气辐射校正以及水色卫星探测器的现状和发展等。  相似文献   
997.
南海北部珊瑚Ba/Ca比值的季节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等离子体普技术分析了取自海南岛南部沿岸的现代演珊瑚高分辨率的Ba/Ca。结果表明,该珊瑚的Ba/Ca比值具有明显的双峰态的季节变化,其中春季和秋季Ba/Ca比值较镐,而冬、夏两季则较低。海南岛南部及邻近地区季节降雨的变化所控制的原Ba输入是这些珊瑚Ba/Ca比值变化的重要控制因素,而该区夏季相对较镐的表层海水生产力可能也对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8.
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朱拉扎嘎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拉扎嘎金矿,经综合物化探普查,在大面积覆盖区发现0.5km2高视极化率、中低视电阻率激电异常和低缓磁异常。已施工的8个钻孔均见矿,估算黄金储量大于30t。沿走向,激电异常在北东、南西两端有大幅度向外延伸趋势,可能是深部硫化物矿层向外延伸的反映。  相似文献   
999.
珠江口分粒级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珠江是我国第三大江,年径流量仅次于长江,珠江口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运输通道和沿岸渔场.近20 a来,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河口区的富营养化和赤潮时有发生[1,2].因此,关于该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河口区是陆海相互作用的耦合带和生产力较高的区域,开展对该水域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研究,对于阐明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诸如富营养化和赤潮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生物资源的开发亦具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东海初级生产力遥感反演及其时空演化机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李国胜  王芳  梁强  李继龙 《地理学报》2003,58(4):483-493
针对基于SeaWiFS的海洋叶绿素浓度SeaBAM模型反演结果,在中国东海海域分别建立了Ⅰ、Ⅱ类水体的修订模式,反演计算获得了我国东海海域1998年各月叶绿素浓度的分布,并根据真光层深度与海水漫射衰减系数之间的关系,利用SeaWiFS的K490遥感资料反演获得的1998年各月真光层深度的分布,在VGPM模型支持下,反演计算获得了中国东海海域1998年的逐月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以及全年累积初级生产力分布状况。对东海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逐月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整个东海海域初级生产力的逐月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表现为冬季最低,春季迅速上升达到最高,夏季略有下降,秋季又略有回升。海域初级生产力日平均值为560.03 mg/m2/d,远高于世界亚热带海域平均状况。年平均值为236.95 g/m2/a。控制东海海洋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包括叶绿素浓度分布、温度条件、长江冲淡水变化,以及真光层深度、海流锋面过程等,不同海区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