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235篇
海洋学   29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陆岩石圈导电性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随着地球科学的进展 ,大陆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则是目前用于探测岩石圈导电性最有效的地球物理先进技术。它把现代性能优良的宽频带大地电磁系统 (MT 2 4NS或V5 2 0 0 0 )与长周期智能化大地电磁系统 (LIMS)配套使用 ,采集地面上频率范围为n× 10 -4~n× 10 2 Hz的天然电磁场信号 ,并通过一系列数据处理和反演计算 ,获得深达下地壳和上地幔的地下导电性结构模型。此模型不仅可以提供有关岩石圈地质构造轮廓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可以间接反映现今地下深部的热结构特征和物质状态分布特点。多年来 ,应用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对青藏高原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的研究表明 ,高原的中、下地壳确实是良导电性的 ;它可能说明西藏地壳中普遍存在岩石的局部熔融 ,或地热流体。沿着应县—商河剖面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结果从电性的角度证明了太行山山前断裂为一组向东倾斜的深断裂 ,华北地区岩石圈以其为界划分为东、西两区 ;东区为低阻区 ,与构造活动区的岩石圈导电性特征相符 ;西区为高阻区 ,表现出稳定大陆区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42.
宝库河韧性剪切带是发育在中祁连地块北缘上的一条向北陡倾,走向近东西,宽约6 km的右行平移型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内岩石原岩为泥质岩、基性岩和花岗岩,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变形变质温度在685~763±46℃之间,压力在0.62~0.83±0.13 GPa范围内.其内长英质条带非常发育,规模变化较大,分布局部相对集中且受剪切带控制,走向与剪切带一致,平行于叶理,孤立无根,并在后期递进变形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糜棱岩化、布丁化和褶皱,主要成分为长石和石英,明显不同于韧性剪切前或后侵入的花岗岩脉或岩体.长英质条带特征、REE配分模式及剪切带内岩石的变形变质温度说明剪切带内发育的长英质条带与基体是同源的,是在剪切应变过程中剪切热使围岩内部分物质发生动态熔融形成的,是同构造熔融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3.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宽带消光遥感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邱金桓 《遥感学报》1997,1(1):15-23
该文发展了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一个宽带消光遥感方法 ,它应用地面上太阳直射表探测的宽波段太阳直射信息反演 0 75 μm大气柱光学厚度。这方法的主要误差因子是气溶胶谱的不确定性。数值试验表明 ,气溶胶谱分布的误差所引起光学厚度解的误差一般小于 5 %。 1995年 1— 10月进行的 12 6 7组对比实验表明 ,由本方法探测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光度计探测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标准差为 10 5 % ,两者平均结果的偏差只有 0 7%。该文还应用这个方法 ,从气象台站辐射观测资料反演得到北京、沈阳等 10个地方 1980— 1994年间晴天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 ,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4.
谭捍东  陈乐寿 《现代地质》1997,11(3):393-400
简述了包括Robust估计、阻抗张量分解、Rhoplus理论、二维快速松弛反演、静位移校正等一些先进的大地电磁资料处理和反演方法的理论。结合INDEPTH MT实测资料例举了它们的应用效果。提供了一套处理野外资料的系统流程。  相似文献   
45.
1.IntroductionUntilnowTibetisstillthearchetypalregionwithcontinentalcollisiongoingoninit,henceitisanidealnaturallaboratoryforstudyingthegeologicevolutionofintracontinentalorogenicbeltandthecrust-mantledeepprocesses,aswellastheinteractionbetweenthemandthesupracrustalmovements.Forthisreason,forseveraldecadesgeologistsandgeophysicistsfromvariouscountrieshavemadeunremittingeffortsinthisregiontoprobeintotheoriginandprocessoftheplateauformation,withavarietyofcognitionsproposed.TheCMPresultsoftheSi…  相似文献   
46.
碳酸盐岩的反射光谱特征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碧宏 《岩矿测试》1996,15(3):207-209
在室内对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碳酸盐岩的反射光谱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碳酸盐岩的特征吸收谱带位于2300~2350nm,随着碳酸盐岩中Mg2+含量的增加,其特征吸收谱带的中心波长位置具有向短波长方向移动的特点;同时,随着碳酸盐岩中碳酸盐矿物含量的增加,其特征吸收谱带的深度(D)也有增大的趋势,并且岩石的平均反射率(R)也随着增高。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判定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及碳酸盐矿物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47.
岩质高边坡岩体变形参数及松弛带厚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预测岩质高边坡开挖后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及松弛带厚度,是分析岩质高边坡在开挖后变形(位移)和作好防护设计的重要资料,运用波动力学关于平均应力与体积模量、岩体纵波速度与弹性模量、变形模量间的关系,通过部分实测资料及边坡应力场有限元分析的资料,分别建立了纵波速度与岩体变形模、岩体应力间的关系,研究了开挖边坡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预测了岩体松弛带的厚度。  相似文献   
48.
玉米淀粉废水回收及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调节等电位点—超过滤组合技术对玉米淀粉废水的资源回收和处理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等电位点,可回收粗蛋白用作家禽饲料,同时废水中的CODcr、TSS和BOD5去除率分别可达48.8%、49.6%和27.2%以上,减轻了后续超过滤处理压力;通过超过滤进一步处理,出水COD、TSS和BOD去除率分别达91.3%、92.5%和95.1%。  相似文献   
49.
王学滨 《岩土力学》2004,25(Z2):39-42
考虑了正应力及剪应力联合作用在岩样的端部,而且,在正应力被视为变量,剪应力被视为常量这一特殊条件下,对剪切带的变形特征及剪切带-带外弹性体系统的失稳判据进行了分析.根据剪切虎克定律及梯度塑性理论,提出了剪切带内部弹性应变、塑性应变及总应变的解析式,对上述三种应变进行积分,提出了剪切带错动弹性位移、塑性位移及总位移的解析式.利用压缩虎克定律及几何关系建立了剪切带外弹性体的刚度的表达式.根据刚度理论,建立了剪切带-带外弹性体系统的失稳判据.考虑岩样端面的剪切应力后,在流动剪切应力相同时,剪切带内部的弹性剪切应变(均匀分布)将增加;剪切带内部的塑性剪切应变(不均匀分布)将减小;剪切带的弹性剪切位移(线性分布)将增加;剪切带的塑性剪切位移(非线性分布)将减小;剪切带错动位移要小一些.另外,剪切应力对剪切带-带外弹性体系统的失稳判据没有影响.失稳判据仅和岩石的本构参数、剪切带倾角及结构尺寸有关.  相似文献   
50.
运用ENVI软件处理长沙地区的SPOT-5影像,将全色影像和多波段影像进行融合,分析融合后的影像,再选择感兴趣区域进行影像裁剪;采用ENVI的波段运算(Band3/Band2)提取该地区比值植被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比值植被指数对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区域有非常高的敏感度;在植被覆盖率小于50%的时候,其敏感度明显降低,在绿色植被覆盖区域的比值植被指数远大于1,在裸露地表、建筑物、水体等没有植被覆盖区域的比值植被指数则在1附近,而比值植被指数大于2的则出现在高覆盖健康绿色植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