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235篇
海洋学   29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分泌的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是土壤碳库变化的重要指标, 为明确其在会仙岩溶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以会仙岩溶沼泽, 并由其转变而来的水稻田、旱地、果园和弃耕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 采集0–10 cm、10–20 cm和20–40 cm这3个层次的土样, 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土层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T-GRSP)含量为1.08~3.35 mg/g, 占土壤有机碳的12.33%~19.73%,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是湿地土壤中的一个重要碳库。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层之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 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表现出降低趋势。沼泽土壤中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E-GRSP)含量和有机碳(SOC)的含量均高于其它4种土地利用方式(水稻田、旱地、园土和弃耕地)。GRSP分别与蛋白酶、SOC和全氮(T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分别与速效氮(AN)、速效磷(AP)、粘粒和粉粒呈显著正相关(P<0.05)。EE-GRSP与SOC和T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分别与蛋白酶和粘粒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 粉粒、SOC、AN和TN是影响球囊霉素相关蛋白分布特征和反映会仙岩溶湿地土壤营养状况的主要因子。会仙岩溶湿地土壤中的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对土壤碳封存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2.
接触模型的宏?细观参数标定是成功使用离散元方法的关键。在离散元的接触模型中线性接触模型与抗转线性接触模型均可用于模拟砂性土的力学行为,其中抗转线性接触模型在模拟密砂的剪胀性方面具备优势。采用抗转线性接触模型对室内密实砂土三轴试验进行了离散元模拟,验证了抗转线性接触模型的可靠性;进而系统分析了颗粒间摩擦系数、刚度比和抗转动系数等细观参数与砂土峰值内摩擦角、残余内摩擦角、峰值剪胀角等宏观参数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了验证;揭示了偏应力作用下,细观参数对密实砂土试样内部剪切带宽度与倾角变化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考虑剪胀角的剪切带倾角经验公式。通过研究建立了抗转线性接触模型宏?细观参数的量化关系并给出了标定参数的具体流程图,提出了快速标定宏观参数的方法并应用实例进行了验证,为采用抗转线性接触模型精准模拟密实砂土的力学特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王家全  祁航翔  林志南  唐毅 《岩土力学》2022,43(12):3259-3269
由于加筋土界面作用的复杂性,加筋土工程建设中铺设土工格栅时往往采用经验的方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土工格栅的浪费及工程安全隐患,理清不同填料筋土界面作用的影响范围,有助于确定加筋土结构的合理加筋间距。为了揭示不同填料筋土界面作用的影响范围,采用4种不同类型的砂土与格栅在不同法向应力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拉拔试验,并结合数字图像量测技术,分析了不同类型砂土下界面剪切带厚度、颗粒位移矢量、格栅拉拔阻力峰值及应变等演变规律。研究表明:界面剪切带厚度H随法向应力σv与砂土平均粒径d50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多变量拟合的方法,得到了Hσvd50三者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格栅在拉拔过程中,砂土颗粒位移矢量以土工格栅为界有着显著的差别,格栅上部的颗粒位移矢量明显大于下部颗粒,且在格栅上下一定范围内会形成颗粒位移矢量集中带;拉拔阻力峰值随σvd50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类型砂土各区段的格栅应变均表现出由前向后依次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4.
简单探讨和研究了ERDAS的SML语言的使用以及此种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图形化的流程,主要内容包括空间模型工具的组成、图形模型的基本类型、图形模型的形成过程、模型生成器的功能组成、空间模型的建立以及操作过程、条件操作函数的应用等。并列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了这种语言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5.
Accurate pesticide exposure estimation is integral to epidemiologic studies elucidating the role of pesticides in human health. Humans can be exposed to pesticides via residential proximity to agricultural pesticide applications (drift). We present an improv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remote sensing method, the Landsat method, to estimate agricultural pesticide exposure through matching pesticide applications to crops classified from temporally concurrent Landsat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 in California. The image classification method utilizes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values in a combined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and per-field (using segments) approach. Pesticide exposure is estimated according to pesticide-treated crop fields intersecting 500 m buffers around geocoded locations (e.g., residences) in a GIS. Study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Landsat method can improve GIS-based pesticide exposure estimation by matching more pesticide applications to crops (especially temporary crops) classified using temporally concurrent Landsat images compared to the standard method that relies on infrequently updated land use survey (LUS) crop data. The Landsat method can be used in epidemiologic studies to reconstruct past individual-level exposure to specific pesticides according to where individuals are located.  相似文献   
96.
舒毅  舒童  杨苏勤  李欣  张福贵 《气象科技》2013,41(4):620-625
详细叙述了CINRAD/SA雷达灯丝电源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了控制电路中脉宽调制器SG1525A的特性,调试了控制斩波器的脉宽调制电路和振荡器控制电路的关键测试波形,并对灯丝电源输出电压、灯丝电压保护和灯丝电流保护进行了分步调试.根据实际经验总结了在灯丝电源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判定流程和故障排查、排除方法,旨在为雷达灯丝电源的故障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7.
生物体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处理系统 ,论文的第二章从这种观点出发讨论了生物细胞内最大的信息源基因组DNA序列的信息编码问题。首先探讨了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区的信息编码问题 ;简要回顾转录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后 ,讨论了基因组基因表达调控区的信息编码问题。第三章介绍了我们利用internet上可获取的开放的生物信息学资源 ,对基因组DNA调控区的一种可能的编码方式所进行的理论研究。这种可能的编码方式我们称之为双链DNA上的碱基空间模式BSP (BaseSpatialPattern)。首先 ,我们发现了由三联体BSP介导的一种 4与 2 0的关系 ,称为 4 -BSP -2 0关系。并推测 4 -BSP -2 0关系也许是某些DNA—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一种识别密码 ;第二 ,研究真核细胞转录调控中的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实验数据表明 :某些DNA结合蛋白质对双螺旋核酸的专一性识别可能与BSP有关。并找到了 7组由其他生物学家公开发表的实验数据支持这一猜测 ;第三 ,研究了BSP的形式化描述问题 ,找到了一种基于等价类的BSP描述方法 ,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处理算法。该描述方法简明且便于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研究途径 ,可把BSP和 4 -BSP -2 0关系推广到单链DNA (ssDNA)和ssDNA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中 ,从而可进一步推广到RN  相似文献   
98.
Collections of the molluscan species Arctica islandica from seven sites in Norway, Scotland and the North Sea, ranging in age from recent to Early Pleistocene, have been sampled for amino acid analyses. The shells were sampled in profiles through the valves at different distances from the umbo. In the fossil material a general trend of increasing degree of isoleucine (lle) epimerisation and decreasing amino acid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going from the inner part of the valve to the outer. Although less pronounced, there is a similar trend from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valve to the margin.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alloisoleucine (alle) remains nearly constant, the observed changes in alle/lle ratios are a result of variations in the amount of isoleucine. Th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is fairly uniform in recent shells and the observed gradients are established in mid-Holocene samples.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radients are established during rapid early degradation of the protein, possibly due to microbiological activity. Differences in alle/lle ratios observed in molluscs from sites of the same age and same thermal history could be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the exposure to amino-acid-consuming microorganisms during the very early stage of diagenesis.  相似文献   
99.
Wind is the main energy source for the generation of the internal waves and the ocean mixing. Wunsch[1] estimated that about 1 TW (1 TW = 1012 W) energy was transported into the ocean from the winds by us-ing the altimeter data. Watanabe et al.[2] numerically calculated that the mixing processes obtained 0.7 TW energy from the global wind, which afforded most of the energy needed by the maintenance of the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MOC).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in the Norther…  相似文献   
100.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高光谱数据光谱的波段宽度逐渐变窄,如何从海量的光谱数据中找到最优的光谱波段反演叶绿素含量,成为研究的难点问题。本文在测量华中农业大学狮子山6种主要树种的光谱数据和叶绿素含量的基础上,利用叶绿素指数(CI)和回归方法反演叶绿素含量,并分析了波段宽度对反演叶绿素含量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波段宽度会影响到叶绿素反演的精度,当波段宽度为30nm时,叶绿素含量与"红边"区域(700nm-730nm)和近红外区域(770nm-800nm)叶绿素指标(CI)间的线性关系较好,决定系数可达到77.62%,均方根误差为10.6ug/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