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216篇
地质学   205篇
海洋学   187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a wave flume to measure the intensity,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of waves breaking over a submerged reef with an offshore gradient of 1:10.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relative water depth over the reef crest (hc/Ho) is a domin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breaking characteristics. In particular it is found that as the relative crest submergence is reduced,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increase in the intensity of wave breaking over the reef that can be quantified through measurements of the air cavity enclosed beneath the plunging jet.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re is a corresponding decrease in wave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as the submergence is reduced.  相似文献   
932.
933.
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机械成孔过程中孔壁土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强  何西伟  曹丹京  苏鼎  徐震 《冰川冻土》2016,38(4):922-928
针对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成孔过程中孔壁稳定性的问题,以机械化旋挖钻机成孔的掏挖基础孔壁土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旋挖钻机成孔过程中孔壁土体的变形破坏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开挖过程中掏挖基础孔壁土体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钻机的自重荷载与开挖卸荷作用对孔口处和扩大头处土体的水平向位移影响较为明显;不同埋深基础的孔壁土体塑性区的分布面积和延伸范围均存在差异,随着埋深的增加,基础扩大头处的塑性区面积和延伸范围也随之增大,因此,现场机械化开挖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孔口和扩大头附近部位的变形破坏.该研究成果可为机械化旋挖钻机成孔技术在我国输电线路工程杆塔掏挖基础施工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4.
陈凡秀  庄琦  王日龙 《岩土力学》2016,37(2):563-573
颗粒物质是具有复杂力链网络的常见体系,其平衡和稳定性取决于内部力链骨架的几何结构和力学性能。为恰当刻画颗粒体系的微细观力学行为,从颗粒局部排列形态、颗粒间接触力和颗粒及外荷载的物理参数出发,展开基于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2D-DIC)的集中力作用下颗粒体系变形的试验。通过结合DIC的试验方法,应用牛顿力学理论及颗粒线性动量平衡获得颗粒间接触力的大小和方向,确定力链的动力学规律;得到颗粒间接触力大小分布变化并提取颗粒体系力链;提出颗粒排布的两种状态:横向传力和纵向传力状态;分析颗粒接触面法线与水平轴的夹角?、传力角?,讨论了?、? 对力链断裂破坏的影响;分析颗粒直径d与外荷载压条直径D的比值R以及压条下表面能直接接触的最大颗粒数N等参数,为描述力链的演化和破坏重构机制提供参考基础;简单阐述了力链网络在外荷载下的微细观统计效应对体系宏观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35.
通过分析气象航空报文(简称为航报)格式,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6.0(简称为Ⅶ)编程实现对各县气象台站上传的气象航报进行全自动定时检测、分析,然后重新打包生成新的、某航空公司需要的气象台站航报,再通过FTP或局域网形式自动传输给相应的航空公司。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航报分检、打包、传送的工作,极大的减轻了业务人员工作强度,避免了人工分检航报的出错率。  相似文献   
936.
依据弹性波理论,应力波斜入射线弹性节理时会发生波场分解。根据入射、透射及反射各波形的不同到时,运用离散元软件UDEC模拟应力波在含倾斜节理岩体中的传播并计算其透射、反射系数,并分析其波型转换规律。应力波斜入射单节理时,模拟得到的透射、反射系数随节理刚度、入射角度的变化规律,与已有的理论解是吻合的。应力波斜入射一组平行节理时,随着节理间距的增大,其同类波的透射系数Tpp、Tss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值;节理条数越多,Tpp、Tss越小。此外,不同条数的节理,透射系数达到最大值的临界节理间距值基本一致,但趋于稳定时的节理间距值随节理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37.
伊犁河流域水汽含量时空变化及其和降水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青  姚俊强  赵勇  赵玲  韩雪云  赵丽  黄有志 《中国沙漠》2013,33(4):1174-1183
利用1976-2006年伊宁探空站的实测资料计算了逐月水汽含量,结合地面水汽压建立适合于伊犁河流域的W-e模型,结合DEM重建了1961-2009年伊犁河流域的月均水汽含量,利用EOF和交叉谱方法分析水汽含量和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夏季干湿年、典型强降水过程中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大气水汽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多于东部、平原多于山地、迎风坡大于背风坡,下游平原及上游河谷地带是高值区,水汽含量在13~15 mm,这与地形和绿洲城镇的分布有关;在850 hPa至700 hPa的高度上存在一个最大水汽含量带,对应海拔约2 000 m。水汽含量年代际变化呈上升趋势,夏季增加明显(0.48 mm/10a)。降水量和水汽含量标准化场EOF分解表明两者的时空分布极为相似,存在气候振动的一致性和河谷南北相反的分布型式。雨季水汽含量源地以热带海洋为主,同时也受北冰洋为源地的西北向水汽输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8.
高精度遥测数字地震仪作为新一代地震勘探仪器,对我国油气资源的地震勘探开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嵌入式Linux技术是一种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高性能、低功耗的嵌入式系统解决方案,为研制新型遥测数字地震电源站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介绍了应用PPC405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及FPGA芯片构建的双层堆叠式电源站硬件系统,并在该硬件构架上完成了U Boot、嵌入式Linux内核、JFFS2文件系统的移植及电源站相关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开发,实现了遥测数字地震电源站的数据传输和网络交互功能。  相似文献   
939.
阎肖鹏 《海洋通报》2012,31(3):283-289
在深海汇聚区声场中,不同初始角的声线在传播过程中因折射程度差异形成特定的焦散结构。根据射线理论推导了线性剖面条件下用F算子表示的声线轨迹模型,并讨论了焦散结构与掠射角及声源-接收深度配置的变化关系。折射型焦散线由0°~5°的小角度声线构成,为波导结构;反射型焦散线由掠射角为±(5°~10°)的声线构成,为折线结构,且上行与下行声线的焦散线结构明显不同。应用BELLHOP模型分析得出了汇聚区增益与声源-接收深度条件的变化关系,并根据射线到达结构和焦散特征提出了一种确定汇聚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0.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详细观察了帘文蛤(Meretrix lyrata)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研究发现,帘文蛤的精子为典型的原生型,全长42.2±1.8μm,包括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头部为稍弯曲的狭茧形,长约2.4μm,由前端的顶体和其后的细胞核组成,顶体呈倒"V"形,前端电子密度较小,后端电子密度较大;核内含有高度浓缩的染色质,可见染色较浅的核泡存在,无核前窝,有明显核后窝和植入窝.中段由5个呈辐射状排列的线粒体和中央的2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复合体构成,线粒体近球形,由内、外两层膜组成.尾部鞭毛长39.3±1.9μm,由波浪状质膜和包裹其中的轴丝组成.另外,将帘蛤科(Veneridae)尤其是文蛤属(Meretrix)贝类精子超微结构与其他贝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为文蛤属的种类鉴别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