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495篇
海洋学   307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光照强度对隐藻吸收铁和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模拟条件下,通过深入研究光照强度对隐藻生长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光照强度下藻细胞对Fe和P的吸收差异,提出了光照强度控制藻细胞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最终限制赤潮藻爆发性增殖的作用途径.研究表明,藻细胞的生长率与光照强度之间呈指数相关关系;隐藻生长的光饱和值与光半饱和值分别为150 μmol/(m2·s)和47 μmol/(m2·s);在低光照强度下藻细胞的生长率较低,但是藻细胞却需要吸收更多的Fe和P,以及Zn、Mn、Co和Mo等微量元素,在光照强度为10 μmol/(m2·s)时,藻细胞生长率仅为光照强度150 μmol/(m2·s)时的十分之一,而藻细胞对Fe和P的吸收量分别提高了1.5倍和1倍.这些研究结果为揭示导致赤潮常在光照良好天气后发生的根本原因提供了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2.
凯里地区红粘土的工程特性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悦忠 《贵州地质》2001,18(3):187-190
凯里地区红粘土是一种较好的建筑物地基土,它除具有一般红粘土的通性外,其最大的特点是胀缩性小,塌陷概率低,如果对它做出客观的工程地质评价并加以利用将会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3.
本文论述了江西陆相红盆地正式和非正式岩石地层划分的原则和方法;从构造界面、岩性岩相、古生物等7个方面阐述了陆相红盆地之间的岩石地层可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64.
陆相红层盆地1:5万区调中的遥感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遥感地质方法,对陆相红层盆地的沉积岩相、沉积体系界面、盆地充填序列、岩相变化以及地层格架影像特征进行了识别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为遥感在红层盆地1:5万区调中的应用,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5.
白垩纪红层冰筏沉积的古气候及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筏沉积是负载沉积物的冰块进入海洋或湖泊中,冰块融化沉积物附落所形成的,它们可形成于高海拔具有明显气候垂直分带的低纬度地区或者是高纬度地区。我们在研究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时,首次在泉头组层中发现冰筏沉积。根据泉头组孢粉组合的研究透明,它们除了具有热带-亚热植物的孢粉以外,还有少量喜冷分子混生现象。  相似文献   
66.
横断事件:亚洲东部晚新生代的一次重大构造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近研究结果表明,吉尔伯特世与高斯世的界面附近(距今约340万年)存在着一次重大构造事件,主要证据在横断山系,故称横断事件。由它引发我国第四纪断陷盆地的发育与青藏高原的块状隆起,使横断山系新的地貌过程得以起步,从此我国地壳构造演化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青藏高原隆起是横断事件以来亚洲大陆新构造运动的代表性显现,建议以该事件为起点的地壳构造运动称为青藏高原运动。  相似文献   
67.
中国红土的研究与地基承载力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广泛的工作,着重研究了不同成因类型红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决定红土工程地质性质的主要因素是游离氧化铁、由于不同种类、不同形态游离氧化物的大量存在使红土在高含水率和高孔隙比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红土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能与一般粘性土等同时待,还介绍了如何提高地基承载和和确定标准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The adsorption of H+, OH and ARS (Alizarin Red S) onto hydrous fluorapatite surfaces and Ca2+—ARS complexation in solution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combined potentiometric and spectrophotometric titrations, as well as zeta potential and FT-IR measurements. Corresponding equilibrium constants of surface and solution reactions are determined. The application in flotation process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9.
红壤退化中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97,自引:4,他引:93  
土壤质量评价与监测是评价土壤退化的重要工作,也是重新设计持续性的土壤管理系统的基础。目前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以及将各项土壤性质与土壤管理措施结合起来的评价方法。本文首先提出了选择红壤质量评价指标的原则,并从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评价红壤质量动态变化可资采用的指标体系,综述了国内在南方丘陵区红壤质量演化的研究中应用的指标;最后从土地评价方法中选择了可用于红壤质量评价的方法,并简要综述了国际上最新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0.
A new planktonic dinoflagellate,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I_a sp. nov., is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water sample was collected from the Changjiang Estuary, the East China Sea. Th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is based on shape, size, surface micro-morphology, ornamentation of thecal plates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pel‘iflagellar area and the intercalary bands as seen by f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 sp. nov. is compared with other prorocentrum species with respect to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loom behavior. It is not known whether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 sp. nov produces phycotoxins like some other Prorocentrum species. Four other red tide species in the family Prorocentraceae (Dinophyceae), namely P. balticum, P. minimum, P.micans, P. triestinum, were examined and identified by l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y have been recorded as bloom-forming species. Some aggregates of Prorocentrum are observed at the end of blooms. An event of strong discoloration caused by P. donghaiense could be detected by satellite sensor in the East China Sea in the late spring, of 19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