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测绘学   201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199篇
地质学   523篇
海洋学   212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2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211.
在分析了区域人地关系系统基础上构建区域PRED系统,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了4方面改进:(1)基于人地关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区域PRED系统模型,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各子系统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整合。(2)在自然资源子系统中加入了林业用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两个重要指标,在环境资源子系统中加入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并在社会资源了系统中加入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一指标。(3)提出了加权平方平均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2000-2014 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4)结合脱钩理论对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得出评价结果更符合资源匹配度较差地区的实际情况;新疆各要素相对资源承载力平均水平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平均自然资源承载力、平均综合承载力、平均环境资源承载力、平均社会资源承载力、平均经济资源承载力。研究期间一直处于富余状态,自然资源优势相对突出,但是环境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劣势也很明显,新疆综合承载力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要素的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212.
宁夏盐池县相对资源承载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了盐池县8个乡镇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及差异特征,并对承载力匹配特征进行空间表达。结果表明:盐池县辖各乡镇相对于盐池县的综合人口承载力表现出严重超载、超载和富余3种不同的状态;相对自然资源经济承载力时空变化稳定,自然资源的经济潜力不断增大;相对草地资源牲畜承载力随时间推移不断递增且空间差异明显;依据3种承载力状态组合划分了不同的承载力匹配类型,并提出不同类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本研究可为盐池县禁牧10年后各乡镇发展提供建议,并为“退牧还草”政策的继续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13.
中国地面相对湿度非均一性检验及订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加拿大环境部气候研究中心研发的PMTred和PMFT方法,选取均一的邻近站为参考站,使用相关系数权重平均构建参考序列,结合元数据信息,对1951-2014年中国2400多个国家级地面站月平均相对湿度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与订正,并分析了造成相对湿度序列非均一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地面相对湿度资料存在较严重的非均一问题,68%的台站存在断点,人工观测转自动观测、迁站和时次变化是造成序列非均一的主要原因。整套资料负订正量所占比例较高,订正范围主要集中在-5%~0之间,这种负订正量与人工转自动观测后相对湿度观测值偏低有密切关系。这也使得订正后中国平均相对湿度趋势与订正前存在明显差异,订正前中国平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订正后相对湿度没有趋势性变化。  相似文献   
214.
选取山东省3个洞体应变台2007-2011年观测数据,分析资料的完整性、内在质量及干扰因素.结果表明:①观测资料连续性和完整性较好;②仪器零漂满足设计指标要求;③M2波振幅因子相对误差和相对噪声水平达到Ⅰ类应变台标准;④仪器更新后观测质量提升;⑤洞体应变观测主要受仪器调修、气压、降雨和观测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15.
The Relative Pollen Productivities(RPPs)of common steppe species are estimated using Extended R-value(ERV)model based on pollen analysis and vegetation survey of 30 surface soil samples from typical steppe area of northern China.Artemisia,Chenopodiaceae,Poaceae,Cyperaceae,and Asteraceae are the dominant pollen types in pollen assemblages,reflecting the typical steppe communities well.The five dominant pollen types and six common types(Thalictrum,Iridaceae,Potentilla,Ephedra,Brassicaceae,and Ulmus)have strong wind transport abilities;the estimated Relevant Source Area of Pollen(RSAP)is ca.1000 m when the sediment basin radius is set at 0.5 m.Ulmus,Artemisia,Brassicaceae,Chenopodiaceae,and Thalictrum have relative high RPPs;Poaceae,Cyperaceae,Potentilla,and Ephedra pollen have moderate RPPs;Asteraceae and Iridaceae have low RPPs.The reliability test of RPPs revealed that most of the RPPs are reliable in past vegetation reconstruction.However,the RPPs of Asteraceae and Iridaceae are obviously underestimated,and those of Poaceae,Chenopodiaceae,and Ephedra are either slightly underestimated or slightly overestimated,suggesting that those RPPs should be considered with caution.These RPPs were applied to estimating plant abundances for two fossil pollen spectra(from the Lake Bayanchagan and Lake Haoluku)covering the Holocene in typical steppe area,using the"Regional Estimates of Vegetation Abundance from Large Sites"(REVEALS)model.The RPPs-based vegetation reconstruction revealed that meadow-steppe dominated by Poaceae,Cyperaceae,and Artemisia plants flourished in this area before 6500–5600 cal yr BP,and then was replaced by present typical steppe.  相似文献   
216.
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保继刚  龙江智 《地理研究》2005,24(2):274-282
本文旨在探索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问题,以从一个侧面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相对变化的原因。在一般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以大连、深圳和珠海三个较具代表性的城市为例,对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过程做个案剖析,并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每个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都存在相应的主导驱动机制;第二,城市旅游的主导驱动机制因时因地而不同;第三,城市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跟随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是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转变自己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217.
施一民  朱紫阳 《测绘科学》2004,29(2):28-30,33
按现行方法求得的相对点位精度由于未顾及起始数据误差的影响 ,且非实际所需评定的相对点位精度 ,因此并不客观、可靠。本文所提出的协方差基准的概念 ,用来定义相对点位精度和绝对点位精度有其客观性和实用性 ,协方差基准作为控制网点精度的参考基准 ,并不重合于网点坐标的参考基准—坐标基准 ,而可按应用的需要 ,方便地进行协方差基准转换。本文提出了合理评定相对点位精度的新方法 ,并用高精度工程控制网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218.
对高空探空报、测风报扩充报文相对时间定位编码进行比较,并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19.
利用L波段探空资料的相对湿度值及温度值计算水汽压时,由于探空测量的是相对于水面的相对湿度,只能用相对于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公式来计算,低温时用相对于冰面的饱和水汽压公式计算水汽压可能不正确.对水相和冰相的不同处理所带来的偏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CIMO规定的温度-45℃和0℃为界,分别计算了用相对于冰面的饱和水汽压公式和相对于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公式得到的水汽压值,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计算实际水汽压的过程中,用不同的饱和水汽压公式所产生的绝对偏差虽然不大,但相对偏差最大可能达到50%,不容忽视,对确定对流层上部的气候效应可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20.
长江口及邻近海区营养盐结构与限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研究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溶解无机氮(DIN=NO3-+NO2-+NH4+)、磷酸盐(PO43-)、硅酸盐(SiO32-)所表征的营养盐区域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在分析营养盐绝对限制情况的基础上,划分了潜在相对营养限制区域。结果表明,123°E以西近岸表层区域DIN/P比值全年均高于16,而Si/DIN除秋季外基本小于1,显示出长江冲淡水影响下"过量氮"的特征。春夏季河口锋面区(31°~32.5°N,122.5°~124°E)硅藻的大量生长可使DIN/P异常升高和Si/DIN异常降低。秋季研究区域北部DIN/P西低东高且Si/DIN西高东低是由于在高DIN、低PO43-的长江冲淡水影响下,近岸受相对低DIN、高SiO32-的苏北沿岸流南下入侵影响而被分割而成。冬季长江口门东北部存在的高DIN/P和低Si/DIN区则主要由于寡营养盐的黑潮水深入陆架,向东北输送的部分长江冲淡水和增强的苏北沿岸流共同作用造成DIN升高所致。利用Redfield比值进行了不同站位表层潜在相对营养限制情况的区分。近岸123°E以西受高DIN、SiO32-长江冲淡水影响,四季多呈现PO43-潜在相对限制,而在春夏季由于浮游植物的大量吸收PO43-,造成局部PO43-绝对限制及潜在相对限制。春夏季氮限(DIN潜在相对限制)一般发生在外海部分站位,但较为零散。秋季除了东南外海大部分站位外,受苏北沿岸流影响在长江口北部近岸也存在氮限。随着低DIN/P的黑潮表层水(KSW)的入侵加强,冬季外海氮限站位增多。硅限(SiO32-潜在相对限制)在夏季发生在赤潮高发区,而冬季南部存在较多硅限站位表明KSW中SiO32-相对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