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226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e corals Acropora austera and Platygyra daedalea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extensive reproductive and population genetic studies in the iSimangaliso Wetland Park (iSimangaliso), on the KwaZulu-Natal coast, eastern South Africa. Despite this, estimates of size at first maturity in these two species are lacking. This information could be used to provide a baseline to differentiate juveniles from adult sizes of coral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assessing the condition of scleractinian communities in reefs. Here, we present the methods followed to provide such estimates for these two hard corals. Using generalised linear models and assuming knife-edge maturity (50% probability), it was estimated that A. austera from iSimangaliso matures at c. 15 cm mean colony diameter (MCD) (95% CI: 9.25–20.75 cm MCD) and P. daedalea matures at c. 7 cm MCD (95% CI: 4.55–8.39 cm MCD). These estimates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for tropical species which is remarkable considering the high-latitude nature of the sampled reef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will assist in the assessment of reproduction, recruitment, survival and genetic variation in clonal organisms such as corals, and will provide a baseline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oral communitie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52.
为寻找墨西哥湾扇贝中对其闭壳肌重量影响最显著的形态学特征,在整个扇贝的生长过程中,每一个月测一次壳高(mm)、壳宽(mm)、铰合线长(mm)、体质量(g)和闭壳肌质量(g),每一轮的样本采集量为60,通过通径分析研究这些形态学特征对闭壳肌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根据各形态学特征对闭壳肌质量的直接的、间接的、总路径的贡献,发现体质量的影响是最显著的(p<0.01),其他的形态学特征如壳高、壳宽和铰合线长对于闭壳肌生长既不限制也不促进。  相似文献   
53.
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和秘鲁紫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s)进行了跨种间的杂交尝试,结果显示两个物种之间正向和反向均可受精和正常发育,没有发现合子前隔离,并且通过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ITS1)标记验证了杂交的成功.至杂交子一代性成熟时通过对杂合子成熟性腺进行H.E.染色石蜡切片观察发现,雄性性腺明显退化且不能产生有活力的精子,雌性性腺发达且能形成外观正常卵子,但是却不能与亲本进行回交,即表现为典型的合子后隔离:杂种不育.  相似文献   
54.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β (FSHβ) of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gonadal development.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molecular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SHβ gene and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of FSHβ on reproductive traits in Japanese flounder.We us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 and sequencing of the FSHβ gene in 60 individuals.We identified only an SNP (T/C) in the coding region of exon3 of FSHβ.The SNP (T/C) did not lead to amino acid changes at the position 340 bp of FSHβ gene.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NP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estosterone (T) level and gonadosomatic index (GSI) (P0.05).Individuals with genotype TC of the SN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erum T levels and GSI (P0.05) than that of genotype CC.Therefore, FSHβ gene could be a useful molecular marker in selection for prominent reproductive trait in Japanese Flounder.  相似文献   
55.
有限灌溉对荒漠绿洲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恒嘉  赵文智 《中国沙漠》2010,30(4):891-895
对干旱环境下临泽荒漠绿洲春玉米进行了有限灌溉试验研究,旨在探究有限灌溉对绿洲玉米农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中,全生育期灌水最少的处理MI1玉米籽粒产量比灌水量略高于它的处理MI2和灌水量较高的处理MI4增产25.7%和38.8%,但MI1与其他处理及对照间差异不显著。MI1处理全生育期灌水量最少,其产量不但未显著下降,反而高于灌水最多的对照CK。不同灌溉处理及对照间玉米穗粗、秃顶长、穗行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个别处理及对照间其他产量性状却存在差异,其中对照CK、处理MI5、MI1的穗长分别比处理MI4增加15.3%、13.6%和12.4%,对照CK和处理MI1、MI5的行粒数分别比MI4处理增加17.3%、13.9%和12.2%,对照CK的穗粒数分别比处理MI4、MI2和MI3增加19.3%、19.1%和14.5%,处理MI1的千粒重分别比MI4、MI5、CK增加26.9%、14.0%和14.0%。  相似文献   
56.
57.
采用人工控温的方式, 对构建的31个F1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全同胞家系开展低温胁迫实验, 获得耐低温性状低温累计存活时间(CDH),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分别开展耐低温性状和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对每一性状是否需要考虑共同环境效应所构建的两种模型进行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 经似然比检验, 最终选用模型A和模型BF进行耐低温和生长性状遗传评估; 耐低温性状CDH遗传力为(0.27±0.08),属于中等遗传力; 体重BW遗传力为(0.36±0.13), 属于中等遗传力, 体长BL遗传力为(0.14±0.06), 属于低等遗传力, 经检验, 遗传力估计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CDH和体重、体长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40±0.22)和(-0.44±0.24), 表型相关分别为(-0.09±0.06)和(-0.16± 0.05), 均为负相关; 体重和体长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92±0.05), 表型相关为(0.80±0.02), 呈正相关且结果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表明, 红鳍东方鲀的耐低温性状和生长性状都具有较好的改良潜力, 考虑到两性状间存在负遗传相关, 在开展耐低温选育时, 对首先不同性状进行品系选育, 然后利用品系间杂交培育出耐高温、生长快的新品种。该项研究首次完成了红鳍东方鲀耐低温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 为制订红鳍东方鲀耐低温选育育种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陆面过程蒸腾作用的模拟制约着天气,气候降水预测的精确度.近几十年来,为了更好地描述植被蒸腾的水力约束,陆面过程模式发展了基于植物性状的植物水力胁迫方案.然而,我们对于植物性状在蒸腾模拟中的地位仍然缺乏了解,植物性状对蒸腾的重要性仍需进一步量化.本研究利用Morris方法评估植物性状参数在通用陆面模式植物水力胁迫方案(CoLM-P50HS)中的重要性,针对17种植物性状,筛选出最为重要的:耐旱性状(P50),气孔性状,和光合作用性状.在12个FLUXNET站点中,参数的重要性由归一化敏感度来衡量.P50的重要性随着降水的减少而增加,而气孔性状和光合作用性状的重要性则随着降水的减少而减少.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P50比气孔性状和光合作用性状更重要,这意味着当植物经常经历干旱时,水力安全策略比植物生长策略更关键.而耐旱性状的巨大变异性进一步暗示了多种植物水力安全策略的共存.忽视P50的变异性可能会对陆面过程模式蒸腾作用的模拟造成严重误差.因此,为了更好地表示植物水力功能的变异性,需要增加对耐旱性状的观测并耦合到陆面模式中.  相似文献   
59.
基于人格特质这一视角,结合旅游消费者购买决策程序理论,探讨和研究城市居民的出游行为偏好。首先,运用5因素人格特质量表测量了武汉市居民的人格特质,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将潜在旅游者细分成不同人格特质类型的人群,其次,运用卡方检验、交叉分析等方法具体分析了不同人格类型的武汉市居民在出游行为偏好上的差异性,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基于人格特质这一心理变量,可以把武汉市居民细分成外向随和型、严谨含蓄型、开放时尚型3种不同人格类型的人群;不同人格类型的潜在旅游消费者在出游行为偏好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0.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油蒿繁殖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沙坡头人工固沙区油蒿 (Artemisia ordosica) 开花结实期的繁殖分配和生殖枝的生长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8—10月,油蒿生殖枝重、头状花序重都显著增加(P<0.05),但繁殖分配均保持在26%左右;油蒿的繁殖分配与个体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地径在0.5 cm以上的油蒿个体才能够开始繁殖,繁殖分配大致呈现出在一定范围内随个体增大而上升,然后又随个体继续增大而下降的趋势。对不同建植年代(1956年、1964年、1981年、1987年)样地中油蒿繁殖结构特征和繁殖分配比较发现,1981年样地上油蒿的生殖枝重、单位生殖枝上的头状花序数、繁殖分配都低于其他3个年代,且其他3个年代的样地间无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人工固沙区油蒿种群的繁殖不仅受固沙时间的影响,而且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