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6篇
  免费   1243篇
  国内免费   1762篇
测绘学   661篇
大气科学   1340篇
地球物理   1752篇
地质学   2810篇
海洋学   796篇
天文学   287篇
综合类   474篇
自然地理   153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991.
Assumptions about fluvial processes and process–form relations are made in general models and in many site-specific applications. Many standard assumptions about reach-scale flow resistance, bed-material entrainment thresholds and transport rates, and downstream hydraulic geometry involve one or other of two types of scale invariance: a parameter (e.g. critical Shields number) has the same value in all rivers, or doubling one variable causes a fixed proportional change in another variable in all circumstances (e.g. power-law hydraulic geometry). However, rivers vary greatly in size, gradient, and bed material, and many geomorphologists regard particular types of river as distinctive. This review examines the tension between universal scaling assumptions and perceived distin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river. It identifies limits to scale invariance and departures from simple scaling, and illustrates them using large data sets spanning a wide range of conditions. Scaling considerations and data analysis support the commonly made distinction between coarse-bed and fine-bed reaches, whose different transport regimes can be traced to the different settling-velocity scalings for coarse and fine grains. They also help identify two end-member sub-types: steep shallow coarse-bed ‘torrents’ with distinctive flow-resistance scaling and increased entrainment threshold, and very large, low-gradient ‘mega rivers’ with predominantly suspended load, subdued secondary circulation, and extensive backwater conditions. © 2020 The Authors.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2.
列车已经成为交通运输的首选工具和主力,特别是高速列车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由于高速列车和传统列车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速度高,因此所产生的环境振动越厉害,使得列车运输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矛盾越发激烈。因此,高速列车运行产生的环境振动问题成为国际研究热点和前沿课题。文中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重点从列车振动的理论研究、数值计算研究、现场测试研究与分析和不同场地列车振动效应研究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同时对列车运行产生振动的传播特点、场地效应、振动预测以及振动控制进行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993.
包得志  荣棉水  喻烟 《地震工程学报》2021,43(6):1472-1479,1500
盆地效应作为场地效应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对地震动的影响仍在持续研究当中。建立二维梯形沉积盆地模型,模型边界采用透射人工边界,利用显式有限元法作为求解方法。根据Buckingham提出的π定理定义了多个影响盆地效应的无量纲参数,包括盆地深宽比、介质波速比、盆地深度与入射波长之比、盆地开口宽度与入射波长之比。以Ricker子波作为输入波,研究SH波垂直入射盆地模型时,以上无量纲参数对盆地放大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盆地深宽比越大盆地诱发的聚焦效应越明显,盆地深宽比越小盆地边缘效应越明显。在盆地的深宽比和入射波确定时,随着盆地开口宽度与入射波长之比不断增大盆地的最值放大系数逐渐从盆地中心移向盆地边缘,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边缘放大效应。其中波速比差异对放大系数的影响最大,波速比差异越大介质的波阻抗比越大,放大效应越显著。通过将影响盆地放大效应的参数无量纲化,使梯形盆地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研究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由相对地热梯度推断的腾冲火山区现存岩浆囊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为利用温泉来研究和监测腾冲火山区的现今岩浆分布并探讨其活动性,提出相对地热梯度的概念:假设各热田或水热活动区的热储深度相等,则热储温度与地表温泉温度之差为该地相对地热梯度。通过对前人在该地区获得的温泉的基本要素和温泉水化学分析数据分析,选取了159个温泉计算相对地热梯度。用这159个数据,通过克里金插值方法获得了腾冲火山区的相对地热梯度平面分布。结果发现腾冲火山区有3个相对地热梯度在100℃以上的高值区域。结合其他资料,认为腾冲火山区现今存在3个岩浆囊,它们的几何尺度为19~28kin,深度为4~12km或更深,并且目前的活动性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95.
通过采用一种较好地考虑了海气通量交换对下垫面特征非线性依赖的通量计算方案,利用较成熟的逐日通量距平耦合方案实现了次网格尺度海冰非均匀条件下一个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和一个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在高纬地区的耦合,并完成了一个50年的长期积分。模拟结果表明,通量计算方案中水道的作用是合理的,耦合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北半球高纬海冰的主要地理分布特征,但夏季北冰洋内部靠近欧亚大陆部分边缘海区海冰密集度偏大。  相似文献   
996.
封闭条件下抛石路堤降温效果及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3,他引:9  
在多年冻土地区道路工程的修筑与维护中, 如何保证多年冻土不退化所采取措施的长期可靠度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实际工程中半开放半封闭抛石路堤受到风沙或积雪填埋后,在不同温度变幅条件下的降温效果. 实验结果发现: 在满足一定厚度时, 封闭条件下的块石层仍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 具有可变等效导热系数的特性, 在实验中充分体现了"热二极管效应". 在外界温度变幅较大的条件下, 降温速度和降温效率均大于温度变幅较小的情况. 通过对块石层顶底温差与其顶部温度变化关系, 以及块石层内温度场特征的分析, 证实了封闭块石层内自然对流的真实存在和对流的运动发展趋势. 试验结果为抛石路堤降温的长期可靠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1000.
基岩水与平原水转换关系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岩水与平原水转化关系的研究是搞清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途径、方式及流量进而进行水资源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分析了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对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结合该地区地质地貌特点,选用了EH-4电导率成像系统、自然电位法技术组合进行了实例勘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前人的假说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该内容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