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5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孙涛  唐世杰 《探矿工程》2022,49(2):153-158
唐包铁路线白草鞍隧道无砟轨道上行线局部线段轨道板渗水、翻浆,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发生不均匀下沉。对轨道板下沉病害进行了注浆、注胶整治施工:向下沉悬空轨道板线段仰拱下0.5 m垂深破碎岩层压注速凝水泥浆以达到密实和固化拱底破碎岩层改善和提高仰拱基底岩石承载能力,向已下沉的轨道板底压注新型高强度发泡树脂4.75#双液胶体以提升整体轨道板直至恢复其原位。经注浆、注胶技术处理,该线段垂向下沉量达到了设计稳定值,恢复无砟轨道运载能力。  相似文献   
72.
报导黄岛电厂冷却水排污口在热污染状况下底栖海藻的群落结构、种群内个体的生长和生殖、优势种群、生物量以及它们的季节分布,并与在自然水温条件下正常生长的海藻作对比。还讨论了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3.
海藻液体肥肥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由碱解法和酶解法制得的海藻液体肥 ,在蔬菜作物上进行浸种和叶面喷施试验 ,结果表明 :海藻液体肥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提高作物产量。用海藻液体肥浸种 ,可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 1 0 %左右 ,将其用于叶面喷施 ,则可使作物增产 1 0 %~2 0 %。  相似文献   
74.
贝藻混养技术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 ,对改善目前我国海水养殖中存在的水质污染严重、养殖品种生长缓慢等问题 ,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从几十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中贝藻混养技术的发展、应用及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 ,综合论述了这一技术的优点和发展动态 ,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旧堡隧道渗漏为承压条件下的裂隙渗漏,主要表现在局部道床和局部边墙结构缝处的渗漏。该线经多年通车运行渗漏现象日趋加重,表现为夏季道床局部积水湿滑和边墙侧行走板的渗漏湿滑。采用疏、堵相结合的工艺进行治理,即采取新钻导水孔引导边墙砌体外承压水至集水井内的疏导方法和在裂隙渗漏区植管注胶堵漏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滇东南建水普雄稀土矿是一个超大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矿体赋存于长岭岗碱性岩体的全风化层和半风化层中。不同于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该矿品位高,厚度大,用一般的浅井和赣南钻等取样工程无法揭穿稀土矿体。本文介绍了建水普雄矿区用半合管钻探工艺和浅井工程在相邻位置的施工情况。根据相同的取样层位和样品长度,对比了矿体的品位变化情况,利用品位的相对误差和正负偏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单一对应样品品位相对误差合格率为100%;品位<0.07%的正偏差样品占样品总数的78.57%,负偏差样品占样品总数的21.43%;品位≥0.07%的正偏差样品占样品总数的52.17%,负偏差样品占样品总数的47.83%,正负偏差在可控范围内;单工程平均品位相对误差合格率为100%。说明半合管钻探工艺能够有效地应用于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勘查,实现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77.
Introduced species may outcompete or hybridize with native species, resulting in the loss of native biodiversity or even alteration of ecosystem processes. In this study, we reported an alien distromatic Ulva species, which was found in an embayment(Holly Pond) connected with Long Island Sound, USA. The morphological and anatomical observa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molecular data were used for its identification to species. Anatomy of collected specimens showed that the cell shape in rhizoidal and basal regions was round and the marginal teeth along the basal and median region were not found. These characteristics were primarily identical to the diagnostic characteristics of Ulva laetevirens Areschoug(Chlorophyta). The plastid-encoding tufA and nucleus-encoding ITS1 were used for its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Phylogenetic analysis for the tufA gene placed the specimens from Holly Pond in a well-supported clade along with published sequences of U. laetevirens identified early without any sequence divergence. In ITS tree, the sample also formed well-supported clades with the sequences of U. laetevirens with an estimated sequence divergence among the taxa in these clades as low as 1%. These findings confirmed the morpho-anatomical conclusion. Native to Australia, this species was reported in several countries along the Mediterranean coast after the late of 1990 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U. laetevirens is found in the northeast coast of United States and the second record for Atlantic North America.  相似文献   
78.
漂浮海藻与海藻区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系是海藻生物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是以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全部海藻为对象划分的生物地理单元,具有相对稳定的温度性质、物种组成和边界范围,且区系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然而,长期以来海藻的区系研究仅以定生的底栖海藻为研究对象,对于漂浮海藻则没有明确的定位。近年来世界各地漂浮海藻造成的藻华频发,在一些海域漂浮海藻已成为周期性存在,同时分子技术的发展为海藻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追溯、比较漂浮海藻及其与定生海藻的关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漂浮海藻对于认识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藻分布、适应与进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结合漂浮海藻的特点和海藻生物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探讨漂浮海藻与海藻区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个旧地区复杂地层钻进从原成本高的CMC泥浆改用成本低的PW植物胶泥浆,通过确定现场配制方法和性能控制指标,PW植物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辽宁省黄海沿岸人工岸线潮间带大型海藻调查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调查辽宁省黄海沿岸人工岸线上潮间带大型海藻多样性情况, 于2011 年10 月至2012 年6 月在大连湾、獐子岛、旅顺及丹东进行采样, 并与其附近天然岸线上海藻进行对比。调查结果显示, 在人工岸线上共发现17 种海藻, 以红藻与绿藻为主, 其中11 种可在相邻天然岸线发现。海藻多样性天然岸线>混合岸线>人工岸线, 但人工岸线上绿藻种类与天然岸线上的基本相同。在大连湾及獐子岛地区, 无机氮低的海域, 海藻多样性高; pH 高的海域, 海藻多样性高。调查中发现有人工岸线与天然岸线共存的混合岸线, 此岸线可看作是生境岸线(living shoreline)的一个变形, 为生物保护及生态恢复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