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22篇
海洋学   168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李文忠 《地质论评》2005,51(3):225-233,i001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含有从砾石级到几十平方千米大小的二叠纪灰岩体,它们没有完整的地层层序,与围岩形成混杂或滑杂堆积,长期以来对其来源的解释存在争论。本文通过对灰岩体的动物群类型、古生物地理区系及其岩石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比较,认为雅鲁藏布江缝合线一带的二叠纪灰岩体总体上都呈现出冈瓦纳冷水型与华夏暖水型动物群混生特点,应形成于相同或类似的沉积环境。根据珊瑚、筵、腕足类等动物群大致分为与南方冈瓦纳大陆北缘内陆棚相动物群比较接近和与更靠近古赤道区的拉萨地块动物群较为接近两种类型,其时代从早二叠世晚期至长兴期不等。灰岩体主要由肉红色或灰色纯生物碎屑灰岩组成,不含或含有很少的陆源碎屑,均孤立地分散于中生代地层中,与围岩往往呈断层接触,断层带或灰岩夹层中经常有玄武岩或其他火山岩。因此,灰岩体可能为位于冈瓦纳大陆北缘外陆棚上小型碳酸盐台地或新特提斯洋最初裂解带上的海山型碳酸盐岩沉积,受后期印度-欧亚大陆板块碰撞作用而成为外来体夹于缝合带的其他海相沉积中。  相似文献   
142.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湿地资源现状、面临的主要威胁和问题,提出了加强湿地立法和管理机构建设、保护湿地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3.
144.
通过中国北方5.30Ma以来含丰富哺乳动物化石的典型剖面的磁性地层研究,建立5.30Ma以来中国北方陆相哺乳动物群与磁性地层序列对比。中国黄土记录了Brunhes正极性带与Matuyama负极性带,黄土年龄约2.50MaB.P.,其中发现有午城动物群、公王岭动物群、阳郭动物群、陈家窝动物群与靖远动物群。三门组记录了Matuyama负极性带下段,年龄约1.20—2.50Ma,其中发现有三门动物群。静乐剖面的静乐红土对应于Gauss正极性带上段,年龄约2.50—3.00Ma,其中发现有静乐贺丰动物群。游河组记录了Gauss正极性带,年龄约2.50—3.40Ma,其中发现游河动物群。泥河湾沉积对应于Brunhes正极性带、Matuyama负极性带、Gauss正极性带,年龄约0.13—3.40Ma。其中小长梁剖面记录了Brunhes正极性带与Matuyama负极性带上段(含Jaramilo亚带),年龄约0.13—1.00Ma(其中含化石及石器地层年龄约0.90—1.00Ma)。榆社盆地麻则沟组记录了Gauss正极性带(2.50—3.40Ma),高庄组记录了Gilbert负极性带(3.40—5.30Ma)。  相似文献   
145.
周口店太平山北坡西洞动物群及其洞穴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口店太平山北坡西洞于1987年发现,其中的裂隙堆积物厚达21.7m,可分7层,化石产自剖面的第5层和第7层。第5层计有Erinaceussp.等16种动物化石,第7层产有Ochotonacf.nihe-wanica和Lepussp.。第5层的时代与周口店第9地点动物群的大体相当或略早,而第7层可与太平山北坡东洞的第8-6层对比。  相似文献   
146.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report on the new occurrence of the Early CambrianQiongzhusi' an Chengjiang fauna in the Haikou area, Kunming and its assemblage feature andthe stratigraphic section of the horizon yielding these fossils. Eight genera and 8 species ofTrilobitoidea are described here, embracing Leanchoilia asiatica Luo et Hu (sp. nov.), Yohoiasinensis Luo et Hu (sp. nov.), Zhongxinia speciosa Luo et Hu (gen. et sp. nov.), Xandarellaspectuculum Hou et al., Dianchia mirabilis Luo et Hu (gen. et sp. nov.), Kuamaia lata Hou,Retifacies longispinus Luo et Hu (sp. nov.) and Sinoburius lunaris Hou et al.  相似文献   
147.
Hard inorganic substrates (rock clasts and rocky bottom) belonging to the Ka k Member of the Korycany Formation (upper Cenomanian–?lower Turonian) and to the Bílá Hora Formation (lower Turonian) have offered a good opportunity for the study of encrusting faunas of the Cenomanian–Turonian boundary interval. Distributional features of cemented epibionts and the recorded period of phosphogenesis enable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wo-phases in the Ka k Member conglomerate formation. During the first phase, the rock substrates were occupied by a so-called A-association of encrusters (29 species, with dominance of oysters and bryozoans). This fauna partly changed during the subsequent phosphogenic period and not only survived the following period of reworking and the second phase of conglomerate formation, but also persisted until the onset of calmer sedimentation in the early Turonian. This changed community is named theAtreta-Bdelloidinacommunity (23 species). The opportunistic agglutinated foraminifersBdelloidina cribrosaand/orAcruliammina longalocally dominated the respective communities during several physico-chemically stressed episodes. On sloping substrates, the bivalvesAtretaandSpondylusattached themselves in a preferred orientation (so-called slope orientation). This feature indicates the original position in which some mobile substrates were colonized. Other questions, such as the taphonomy of encrusters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ir substrates are also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8.
燕辽地区晚中生代动物君及其古生态和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燕辽地区的中侏罗-早白垩世地层中共有3个动物群贯穿始终,即燕辽动物群、热河动物群、阜新动物群,分别分布于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及早白垩世,构成多门类化石群的组合序列.根据以昆虫为主的动物群组合序列研究,可以推测中侏罗世燕辽地区处于温带气候条件下,森林沼泽发育,分布广,但水面规模不大,水体不深,地形起伏差异较小,而晚侏罗世相似,陆地植被茂盛,森林极为广布.到早白垩世尼欧克姆期,动物群的种类相对较贫乏,以陆生昆虫为主,出现的昆虫大多为典型亚热带昆虫,说明该地气候仍偏热,但湖泊显著减少,已逐渐向干燥的气候过渡。从昆虫类及其他一些化石的古地理分布特征分析,可以作出如下推断,即:劳亚大陆或欧亚大陆与北美、非洲等大陆分离的最后时限不会早于中侏罗世,以后随着泛大陆解体,昆虫中一些类群(如蚊歇蛉科等)的早期代表扩散到其他大陆,最终现成现今的分布格局。在这一过程中,第三纪白令陆桥虽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是主要和唯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9.
泥河湾地区晚上新世一个新的地层单位——稻地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记述了河北泥河湾盆地的一个新的地层单位——稻地组。在四个实测剖面上对稻地组进行了分层描述,根据其岩性、化石特征、及其与上下地层接触关系,确定了该地层组的含义,并对其时代(晚上新世)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0.
东昆仑布喀达坂峰地区发现二叠纪冷温动物群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东昆仑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发现了以单通道(Monodiexodina)为主的冷温动物群,产于东昆中缝合带与东昆南缝合带之间一套以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中下二叠统中,可与空喀山口加温达坂组及西藏吞龙共巴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