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19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处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在探讨多波束测深系统反向散射强度与海底底质类型的关系基础上,研究影响反向散射强度的各种因素,主要分析了海底地形起伏、中央波束区反射信号对反向散射强度的影响,并给出了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将处理后的“纯”反向散射强度数据镶嵌生成海底声像图,为海底底质类型划分以及地貌解译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辅助判读依据.  相似文献   
382.
近年来随着地面与空间的遥测遥感通信技术,特别是随之衍生而来的海底光纤电缆技术的发展,海洋学者可以从海底回头向上观测整个海洋世界,对深入海底做近距离和全天候监测海洋信息变为可能。近年来许多国家正在逐步策划和建设以海啸减灾为目的,以海底电缆为主轴、海底地震监测为核心内容的海底观测网络。本文分别针对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以及中国多种典型海底观测网的主要观测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发展中国海底地震监测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83.
为有效保护近海海底观测网观测安全,免受渔船拖网和抛锚等损坏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多警戒浮标(直径2.4~3.0 m)的实时监控系统,该警戒浮标可获取浮标本身工作状态,并能实时、动态、连续的将警戒浮标的运行状态发送到陆基岸站,实现对保护目标海域的实时监控,同时该浮标系统可进行扩充实现对海洋环境要素的观测。警戒浮标布设采用正多边形(三角形、正方形和正五边形等)预警保护方式,浮标以保护节点为中心等距布放,组网形成有效的海上保护围栏,保障海底观测系统的安全运行;供电系统采用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组合供能方式,可保证在连续阴天的情况下警戒浮标系统运行100天。该警戒浮标技术已在东海海底观测网保护中成功示范运行6个月,该技术可为近海海底观测保护提供有效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84.
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兰花技术扩散社会网络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航飞  韦素琼  陈松林  陈世发  杨林 《地理研究》2020,39(11):2479-2492
以广东韶关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兰花种植业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台湾兰花技术扩散的社会网络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 兰花技术扩散网络呈多核心结构,台商兰场、大学与科研机构、农民合作组织等扩散主体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并有效加强了兰场间的交流与合作。② 兰花技术扩散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明显,其派系结构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地域空间限制,在“宗族家族扩散网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功能性扩散网络”。③ 兰花技术扩散网络的形成和变迁受试验区特殊的地域文化、各扩散主体及政府、市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驱动,符合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理论,存在一定“路径依赖”的同时,亦实现了“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385.
大洋岩石圈俯冲变质作用直接影响俯冲带岩浆作用和地幔组成的不均一性。近年的研究发现,大洋岩石圈俯冲变质作用非常复杂。本研究以采自西南天山富含脉体的变质岩样品为例来探讨大洋岩石圈俯冲作用过程中流体对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根据岩石学特征,将该样品分为三部分:榴辉岩部分、退变蓝片岩部分和脉体。脉体以绿辉石为主、并普遍含有碳酸盐矿物和磷灰石,反映该样品经历过榴辉岩相变质条件下富CO_2、P和卤族元素的流体改造。样品的全岩Lu-Hf等时线年龄为332±24 Ma,这与前人用SHRIMPU-Pb锆石定年等方法得到的西天山峰期变质年龄一致。这三部分样品的全岩Th-U-Nb-Ta-Zr-Hf、稀土元素等不易迁移元素的配分模式均类似于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表明其原岩与OIB类似。这三部分样品的K、Rb、Cs、Ba等元素相对亏损,且含量变化较大,在蓝片岩部分的含量明显高于榴辉岩部分,表现了这些元素的活动性。另外,白云母中富集Rb、Cs、Ba元素,以及K和Rb、Cs、Ba之间很好的相关性体现了白云母的存在对这些元素的控制作用。这些岩石样品主要经历了两阶段变质作用,即榴辉岩化过程和不同程度水化作用改造。第一阶段中,K、Rb、Cs、Ba等水溶性元素丢失,而第二阶段中,外来流体造成水化作用改造,并使水化程度高的蓝片岩部分形成了大量白云母等含水矿物,使这些元素表现出再富集并得以保存。因此,如果白云母稳定存在,俯冲大洋岩石圈简单变质脱水则难以解释岛弧岩浆高K、Rb、Cs、Ba等水溶性元素特征。  相似文献   
386.
全国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1]。本文研究了无人机测绘在第三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并通过以下3个方面进行研究:1)研究项目区状况; 2)无人机的航空摄影与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要求对接; 3)不同无人机优势结合,通过无人机航摄测量技术快速得到该区域的符合调查底图精度要求的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本文以甘肃省第三次土地调查试点古浪县测绘为例,无人机测绘在第三次土地调查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87.
利用谷歌三维地图勾绘出全球海底现今主要断层构造带的分布图,为观察海洋地壳运动与演化过程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对海底活断层的分布和演化机理、海底扩张、地幔对流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8.
海底底质分类反向散射强度三维概率密度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反向散射强度随入射角变化信息蕴含海底底质特性,是多波束海底底质分类的重要数据源。目前,多波束海底底质分类主要提取平均反向散射强度随入射角的变化信息或基于声呐图像,没有综合考虑两者的相关信息。本文综合考虑平均反向散射强度随入射角变化信息及其概率密度分布,绘制三维概率密度图,提出了基于反向散射强度三维概率密度图的海底底质分类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直观表达多波束条带覆盖区内不同海底底质类型的数量,有效判断不同海底底质类型的边界,实现海底底质类型的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389.
南海南部海域海底沉积物弹性性质及其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和分析了12°N以南的南海南部海域海底沉积物弹性参数纵波速Vp、横波速Vs、弹性模量E、体积弹性模量K、压缩系数β、剪切模量μ、泊松比ν和拉梅常数λ,并对大陆架和大陆坡、深海盆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底浅层沉积物声速(纵波速)以低声速为主,高声速沉积物主要在大陆架和个别岛礁区域,低声速沉积物连成一片,高声速沉积物不是连成一片。大陆架海底沉积物弹性模量、体积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拉梅常数等4项参数比大陆坡海底沉积物要高,大陆坡海底沉积物压缩系数比大陆架海底沉积物要高,剪切模量在大陆架和大陆坡海底上相差不大。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平面分布特征及其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90.
多波束海底声像图的形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探讨多波束海底声像图形成原理基础上,重点研究多个扇面、多个条带的反向散射强度数据拼接、镶嵌方法,将海底反向散射强度值向图像灰度值转换,最后形成海底声像图,为海底地貌解译、海底目标物探测以及海底底质类型划分提供判读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