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以天水市华辰小区为例,研究了如何利用三维GIS技术建立高效实用的三维小区展示系统,基本实现了小区的三维漫游、空间量算以及居民属性信息的查询。本文成功地将三维建模软件和国产GIS软件SuperMap相结合,对数据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42.
潮汕坳陷是中生界地层为主的沉积坳陷,是南海油气勘探突破的重要领域.LF35-1 1钻井证实了潮汕坳陷存在大套中生代海相地层,但未获油气发现,在钻至目标层前钻遇了侵入岩体,凸显了中生界钻前预测的重要性,本文对收集到的一条穿越潮汕坳陷长排列地震测线资料进行了多次波压制和AVO反演处理,获得了清晰的剖面反射特征,识别了两个中生界AVO异常带.研究区中生代速度普遍较高,但折射波速度计算表明这两个异常带中生界纵波速度低于背景速度,可能具有有利储集物性条件,因此作为AVO分析的选择区.但是AVO反演的纵波速度反射率剖面上显示为很大的数值,因此异常带成岩程度较高,可能不是油气成因的异常.地震偏移剖面也显示异常区受到切穿海底的高角度断裂影响,下部反射模糊杂乱,可能还有岩体侵入的影响,都不利于油气储集.  相似文献   
143.
邹悦  张勃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5):625-631
生态需水是当前水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对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内陆干旱区来说, 这一研究尤为紧迫。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导致水文变异, 进而改变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水文及生态平衡状况。文章采用黑河流域莺落峡站1947-2006 年月径流序列资料, 运用差积曲线-秩检验联合法来识别水文过程变异点并分析变异成因, 然后对各月平均流量序列用线性矩法推求GEV分布参数, 求出概率密度最大流量, 将其视为相应月河道内生态流量, 可以得到黑河莺落峡站河道内生态需水情况。结果表明, 基于水文变异情况分析河道内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在黑河上游是可行的;水文变异前后, 站点满足生态需水频率会发生显著变化, 因气候原因而导致的径流量变化是很难避免的, 科学合理计算生态需水对干旱区河流生态管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4.
在有限元素法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图版中数据对(地层视电阻率,介电常数)和(幅度衰减,相位差)之间的对应关系,给出了一种采用交汇解释图版的方法,可把随钻电磁测量的相位差和幅度衰减同时转换为地层视电阻率和地层介电常数。同时,通过三维数值模拟不同地层模型的仪器响应,系统地分析了地层各向异性、地层倾角和地层厚度等环境因素对随钻电磁测量视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层倾角越小,地层厚度越大,测量结果也就越准确。同时绘制了相应的校正解释图版。  相似文献   
145.
分形奇异(特征)值分解方法与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重建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李庆谋  成秋明 《地球科学》2004,29(1):109-118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是找矿的重要依据.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取决于地层、构造在成矿时间上的多样性与空间上排列、叠置的复杂性.地层、构造因素是构造、岩浆、沉积与成矿地球化学等多种动力学过程的综合反映.这些岩石和构造的因素以及动力过程相互渗透和影响决定了最终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场.本文提出的在GIS环境下实现的分形奇异值分解(MSVD) 异常重建方法, 不仅可以提取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异常, 而且能够进一步刻画其中的线性和环状构造、细微的局部纹理结构特征.该方法首先对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网格数据进行二维矩阵的奇异值分解, 之后用左特征向量矩阵与右特征向量矩阵的直积构造一个正交完备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二维数据可以投影到该正交基上, 其投影系数是矩阵的奇异值.在该正交完备空间的某些子空间上对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数据进行滤波.为了选择子空间, 本文定义了上述正交完备基中的能谱密度、能谱半径(或尺度) 与能量测度.在此基础上与空间域及频率域类比, 探讨了能量测度与能谱密度呈现分形(fractal和bifractal) 规律.利用分形关系的间断点, 设计分形奇异值重建算子, 实现对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的分解.以加拿大NovaScotia南部布格重力异常与As地球化学异常为例, 采用MSVD方法分解Au、Wu -Sn -U等已知矿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发现重建异常能很好地用于解释已知矿点的分布规律.重建的地球化学异常显现了地球化学中的线状和环状异常; 重建的布格重力异常有效勾勒出原图中不易发现的纹理结构, 这些纹理结构可以合理地解释已知矿点在侵入岩体内及其周围的分布规律.应用实例表明, 该方法不仅可以从起因复杂的异常中区分出背景、异常场, 还可以识别代表了成矿源岩、流体、运移通道、赋存空间等异常因素引起的纹理、结构与构造特征.同时实现了GIS环境下交互可视化的MSVD处理与解释系统, 增强了地质异常定量分析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6.
An inexpensive, mobile field rainfall simulator and runoff plot frame were developed for use on hillside vineyards. The simulator framework and components were lightweight, readily available and easily manageable such that they can be handled by one person during transport, set–up and operation. The vineyard rainfall simulator was simpler than many of the machines in recent use for similar studies, yet offered equal or improved performance for small‐plot studies. The system developed consistent sized 2·58 mm raindrops at intensities ranging from 20 to 90 mm/h. The average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coefficient at an intensity of 60 mm/h was 91·7%, with a deviation of only 2·2%. This coefficient was similar to the range reported for a more complex rotating disk simulator, and was notably greater than that obtained for other similar devices. The system water capacity of 40 l allowed for 1‐h storm durations at 60 mm/h, usually sufficient time for commencement of erosion and runoff. The runoff plot frame was designed to be quickly installed, and to discourage sediment deposition in the routing of runoff to collect containers.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7.
经典皮克特图版由阿尔奇公式推导而来,但无法处理泥质砂岩储层。本文以南海西部海域W油田作为研究对象,从印度尼西亚公式出发,对经典皮克特图版进行改进,开发出了泥质砂岩皮克特图版。通过对比分析经典皮克特图版与泥质砂岩皮克特图版的不同,指出在含泥质砂岩储层测井解释评价中使用泥质砂岩皮克特图版的重要性,并提出利用迭代法精确求解地层水电阻率及岩电参数的方法。研究表明:使用改进的泥质砂岩皮克特图版计算得到的地层水电阻率与纯水层的计算结果保持一致;同时,相比于经验值,使用迭代法求解出的地层水电阻率及岩电参数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148.
城市内部PM2.5浓度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而传统方法基于遥感数据或监测站点数据进行分析,难以揭示高时空分辨率下城市内部的PM2.5浓度分布特征,缺少不同时刻城市场景(如:道路、工业区、住宅区等)对PM2.5浓度复杂非线性影响的解析。本研究将移动监测传感器安装于快递车上,采集福州市主城区南部不同类型场景的PM2.5浓度,然后融合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 GWR)和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GBDT)方法,提出一种基于GWR-GBDT的PM2.5模拟与场景解析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气象、场景因素与PM2.5浓度的非线性关系,提升了城市PM2.5污染精细监测能力;并结合部分依赖图解析不同时段不同场景因素对PM2.5浓度的非线性作用影响。结果表明:① 基于移动PM2.5浓度监测数据,利用GWR-GBDT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城市场景、气象和PM2.5浓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能够有效精细模拟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十折验证R2结果为0.52~0.94;② 通过部分依赖图分析同一场景在不同时段对PM2.5浓度响应的异质性,发现各类场景对PM2.5浓度提升或抑制作用并不稳定;③ 解析不同时段人类活动与城市场景对PM2.5浓度的交互作用发现,教育医疗单位和住宅区两类场景对PM2.5浓度的提升作用都与人类通勤有密切关系,高污染场景中的建筑工地在采取的洒水降尘措施后能在数小时内有效缓解PM2.5污染,公园文体服务区在多数时段对PM2.5浓度具有抑制作用,工业区和道路多数时段会致使对PM2.5浓度提升;④ 从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来看,福州市主城区南部PM2.5浓度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趋势,建筑工地、道路和工业区场景轻度以上污染面积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场景,公园场景总体PM2.5浓度较低,山体公园傍晚会受到周边工业区的影响而导致PM2.5浓度升高,而城市陆地外围水域对沿岸PM2.5浓度具有抑制作用;⑤ 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场景下PM2.5污染精细化治理、城市规划以及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的PM2.5污染暴露风险防范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9.
Bayesian Modeling and Inference for Geometrically Anisotropic Spatial Dat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geometrically anisotropic spatial process can be viewed as being a linear transformation of an isotropic spatial process. Customary semivariogram estimation techniques often involve ad hoc selection of the linear transformation to reduce the region to isotropy and then fitting a valid parametric semivariogram to the data under the transformed coordinates. We propose a Bayesian methodology which simultaneously estimates the linear transformation and the other semivariogram parameters. In addition, the Bayesian paradigm allows full inference for any characteristic of the geometrically anisotropic model rather than merely providing a point estimate. Our work is motivated by a dataset of scallop catches in the Atlantic Ocean in 1990 and also in 1993. The 1990 data provide useful prior information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anisotropy of the process.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EDA) techniques such as directional empirical semivariograms and the rose diagram are widely used by practitioners. We recommend a suitable contour plot to detect departures from isotropy. We then present a fully Bayesian analysis of the 1993 scallop data, demonstrating the range of inferential possibilities.  相似文献   
150.
介绍了田野考古制图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针对田野考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采用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获取野外数据和GIS开发平台的三种制图方法:即摄影制图、扫描制图和电子制图,得到田野考古所需的各种探方图。其中,摄影制图是利用数码相机获取田野考古的原始影像,然后直接经几何纠正生成的正射影像上数字化得到田野考古所需的各种探方图;扫描制图基本原理与摄影制图相同;电子制图是基于GIS开发平台,在已知野外制图数据条件下的电子制图方式。同时,制定了野外工作规范和流程。实验证明田野考古制图信息系统不仅使考古制图更简单方便,改变了传统纸质保存地图的方式,而且能保证一定的精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