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0篇
  免费   910篇
  国内免费   830篇
测绘学   3650篇
大气科学   848篇
地球物理   1073篇
地质学   1814篇
海洋学   855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1167篇
自然地理   500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525篇
  2021年   587篇
  2020年   563篇
  2019年   657篇
  2018年   474篇
  2017年   679篇
  2016年   641篇
  2015年   656篇
  2014年   683篇
  2013年   988篇
  2012年   840篇
  2011年   811篇
  2010年   540篇
  2009年   596篇
  2008年   606篇
  2007年   734篇
  2006年   688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531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洞庭湖的冲淤变化和空间分布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高俊峰  张琛  姜加虎  黄群 《地理学报》2001,56(3):269-277
在实测的1974,1988,1998年1:2.5万地形图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洞庭湖24年来的冲淤规律,得到了2个时期(1974-1988,1988-1998)洞庭湖冲淤量和冲淤区域的空间分布位置,研究表明,洞庭湖近24个来总的趋势冲淤厚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为0.017m/a。以两期冲淤变化的趋势预测了2010年三峡工程全部完工时洞庭湖的冲淤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998-2010年间洞庭湖将平均淤高0.33m。最后以3年数字地形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洞庭湖24年来的不同水位下湖盆容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892.
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   总被引:66,自引:14,他引:66  
利用公安部 1 996年流动人口统计数据 ,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 ,从城市角度分析中国流动人口的“拉力”要素发现 :流动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要素、投资要素相关显著 ,与社会发展要素、消费要素相关不显著 ;其次 ,运用 GIS技术与空间相关分析的综合集成方法 ,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中国流动人口分布存在着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东中西“3带、 5区”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893.
ABSTRACT. Recent attempts by U.S. politicians to reform the nation'sschools have shifted the goal of education to school accountability as assessed in standardized testing. Such an emphasis undermines geograph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because of geography'ssuperficial representation in tests and in th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Fieldwork done in the classroom can point to means of circumventing this dilemma. Collaborative fieldwork between college faculty members and public‐school teachers has the potential for adding geography to th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in a substantive way. Work conducted jointly by Hartwick College and the Oneonta (New York) Middle School exemplifies such a partnership.  相似文献   
894.
滇西兰坪盆地中新生代形成了丰富的金属与盐类矿床,是我国著名的热液矿床成矿带。成矿系统时─空结构的统一性是进行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的前提和指导思想,综合分析兰坪盆地的成矿时代、矿床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地质背景,初步认为: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盆地西缘出现以铜为主的成矿作用;兰坪盆地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早、晚第三纪期间,因盆地东、西部边界向两边地块的俯冲碰撞及中轴断裂带的强烈活动,导致盆地中央地带出现大规模成矿流体活动,成矿流体因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分异、运移,及盆地受挤压隆升,变成山间盆地,出现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流体圈闭,因而形成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矿床;同时,含有挥发性组分汞、锑、砷的流体从深部沿中轴断裂带上升向两侧的次级构造裂隙带扩散,导致盆地东部复式背斜带中出现锑、汞、砷的成矿作用;其后,矿床受到改造和氧化作用。盆地内发育深大断裂;兰坪盆地的成矿作用是在构造流体演化的制约下完成的,同时成矿作用的发生改变了流体的性质和构造环境,促使流体的再次循环,出现成矿作用的多期性、分带性。  相似文献   
895.
王亮  刘利平 《贵州地质》2001,18(2):135-138
本文是1:20万数字重力图及面色图的编制工作总结,文中主要介绍了在制作1:20万区域重力图和地理底图时,采用GIS系统,由计算机数字制图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总结这一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探索出一条可供借鉴的优化的制图捷径。  相似文献   
896.
本文阐述了地震分析预报数据库在地震中短期预报系统中的重要性 ,同时具体提出建立该数据库系统所用的方法和技术途径 ,并给出预期的成果。另外 ,本文还介绍了建立该数据库系统的有利条件极其存在的困难 ,并对解决困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97.
建立了测井多媒体数据库,论述了数据库的实现方法及动态复杂查询的实现,为进行测井数据查询提供了简便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98.
899.
Different models were developed for evaluating the probabilistic three-dimensional (3-D) stability analysis of earth slopes and embankments under earthquake loading using both the safety factor and the displacement criteria of slope failure.The probabilistic models evaluate the probability of failure under seismic loading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sources of uncertainties involved in the problem. The models als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patial variabilities and correlations of soil properties. The developed models are incorporated in a computer program PTDDSSA.These analysis/design procedures are incorporated within a code named SARETL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for stability analysis and remediation of earthquake triggered landslides. In addition to the dynamic inertia forces, the system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local site effects.The code is capable of assessing the landslide hazard affecting major transportation routes in the event of earthquakes and preparing earthquake induced landslide hazard maps (i.e., maps showing expected displacements and probability of slope/embankments failure) for different earthquake magnitude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t can also beused for proposing a mitigation strategy against landslides.  相似文献   
9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