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1篇
  免费   2096篇
  国内免费   2883篇
测绘学   781篇
大气科学   2476篇
地球物理   2626篇
地质学   4991篇
海洋学   1566篇
天文学   190篇
综合类   562篇
自然地理   87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389篇
  2016年   408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626篇
  2013年   699篇
  2012年   672篇
  2011年   690篇
  2010年   539篇
  2009年   705篇
  2008年   697篇
  2007年   846篇
  2006年   767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444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352篇
  1999年   318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1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侧重研究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的地质背景,建立了该类型金矿的成矿模式。进而开展三轴温压条件下的成岩成矿实验,构造形变特征及其与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富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该区岩石、矿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褶皱)和脆性变形(破裂);(2)在变形过程中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和富集,形成顺层及穿层的含金石英脉,并在多期多次变形过程中使成矿物质叠加富集;(3)在褶皱(背斜)轴部形成富矿体。模拟实验结果与所建立的该类型金矿构造控矿和成矿模式非常相似。实验资料的力学分析表明,由轴压所产生的构造附加压力大大地提高了实际围压,从而促进了岩石流变、变形和物质的迁移,由此促进含矿流体向构造附加压力小的部位定向迁移、充填和成矿。构造附加压力是促进该区金成矿的重要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992.
刘建军  卢正  江峰 《地下水》2006,28(1):26-28
本文从反倾向岩质高边坡的渗流特征和渗流普遍规律出发,根据渗流力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渗流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渗透压力、水头变化规律以及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通过在强透水弱调节含水层研究区建立了地下水流数模型、并在研究区域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取水构筑物的取水效果.得出了强透水弱调节含水层地下水采用辐射井开采的优越性和辐射井的设计参数,总结出辐射井是开采强透水弱调节含水层较为合理的取水构筑物.  相似文献   
994.
巩琳琳 《地下水》2006,28(5):10-13,20
神经网络模型是近年来在需水预测方面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在陕西省的需水预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其进行优化,预测的结果和其他预测方法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预测的结果较为合理,能够在类似的预测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996.
With the Taihu Basin as a study area, using the spatially distributed and mechanism-based SWAT model, preliminary simulations of nutrient transport in the Taihu Basin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5-2002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topography, soil, meteorology and land use with industrial point pollution discharge, the loss of agricultural fertilizers, urban sewerage, and livestock drainages were all considered in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simulations.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against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 from 2001 to 200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total productions of nitrogen (TN) and phosphorus (TP) into Lake Taihu are 40000t and 2000t respectively. Nutrient from the Huxi Region is a major resource for Lake Taihu. The non-point source (surface source) pollution is the main form of catchment sources of nutrients into Lake Taihu, occupied TN 53% and TP 56% respectively. TN and TP nutrients from industrial point pollution discharge are 30% and 16%, and sewerage in both forms of point source and non-point source are TN 31 % and TP 47%. Both the loss of agricultural fertilizers and livestock drainages from the catchment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as an important nutrient source.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SWAT is an effective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nutrient changes and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trends in a catchment scale.  相似文献   
997.
这里实现了在2.5维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首先从2.5维一阶速度-应力弹性各向异性波动方程出发,得出了该方程的拟谱法数值解法;然后通过对Marmousi速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表明了拟谱法的有效性;最后计算并分析了均匀和混合各向异性介质中波的传播快照和理论模拟的地震记录,进一步认识了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998.
彭勤文 《水科学进展》2006,17(1):113-115
考虑湖泊中影响总磷沉积过程的众多生态因子的变化过程,假定湖泊中总磷沉积过程由标准布朗运动驱动,建立了一个总磷浓度的随机扩散方程,推广确定性富营养化Vollenweider水质模型为随机扩散模型,获得了总磷浓度过程的解析解,进而求出了总磷浓度过程的均值和方差,指出了一种依据沉积系数调控湖泊中总磷浓度的方法。模型被应用于巢湖总磷浓度过程的模拟。  相似文献   
999.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在水文模型综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立华  郭生练  叶凌云 《水文》2006,26(1):38-41
由于目前已有很多比较成熟的流域水文模型,因此我们可以选用几个流域水文模型进行并行运算,来同时模拟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在相同的降雨输入情况下,不同模型得到的模拟流量必然会有所不同,模型效率系数和模拟精度也会不同。因此,如何将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综合以进一步提高流量模拟精度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选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作为水文模型综合平台,以牧马河流域为试验区域,对两个并行运算水文模型(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和总径流响应模型)的结果进行综合处理,得到了更稳健的流量模拟结果,大大提高了模型效率和模拟精度。该方法值得在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采用FLAC软件,通过建筑物基坑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变形的模拟,得出基坑每一阶段开挖及土钉支护条件下的位移发展演变规律,跟踪最大不平衡力变量的变化提出了最佳土钉支护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