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273篇
测绘学   135篇
大气科学   150篇
地球物理   193篇
地质学   623篇
海洋学   137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17篇
自然地理   4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M ann-Kendall法和最小方差法,对大沽夹河流域1966~2004年逐月实测径流数据进行均值变点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径流划分为水文变化特征相似的A(1966~1971年)、B(1972~1981年)、C(1982~1996年)、D(1997~2004年)4个时段。在此基础上借鉴年降水年内分配的向量法,提出了量化径流年内分配的集中度和集中期。结果表明:1.大沽夹河的不同水文年,其径流年内分配的特征不同。时段A集中度最小,时段D最大,4个时段变差系数为0.12。时段A和时段C的集中期比较接近,最大径流出现的时间均在7月下旬,时段B和时段D的集中期比较相似,最大径流出现的时间在8月中下旬。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年内分配两者呈显著正相关。2.用月径流量计算的集中度比径流年内不均匀系数具有更高的分辨能力和有效性,用月径流量计算的集中期对应的月份与月径流最大值出现的实际月份完全一致,径流集中度、集中期能够充分定量地表征径流在年内分配的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92.
93.
提出了一种符合空间认知规律的栅格化处理的任意多边形间方向关系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结果与人眼的判断结果非常接近,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多边形间方向关系的可确定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8方向隶属零值个数的两个多边形方向关系可确定程度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94.
土体饱和度确定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有关土饱和度确定的两个问题,由于试验技术手段的限制,土堆栈 饱和度只能通过其它物理性质指标之间的关系来求取,这样换算得到的饱和度往往偏大,并且,根据实验分析,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并不都是饱和的,因此,在岩土工程中,非饱和土工力学亟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5.
数字滤波器的频谱窗和噪声压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傅里叶理论导出了数字滤波器的频谱窗,根据随机过程理论导出了数字滤波的噪声压缩度。通过对二项式系数数字滤波器和多项式系数数字滤波器和频谱窗和噪声压缩度的分析,发现前者对噪声具有较强的压缩作用,同时能保持信号的凹凸性,是一种优于后者的数字滤波器。  相似文献   
96.
地震非均匀度在华北地震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空间扫描方法研究了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地震非均匀度GL值的中短期异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中强地震前1年左右,未来震中周围的GL值中期异常区通常出现明显的收缩或消失,一些地震临震前数月还再次出现GL值异常区,讨论了使用GL值进行地震中短期预报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7.
水--煤层气两相流体在煤层中的渗流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煤体承受有效应力、水-气混合流动及固一流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煤层气开采过程中水-煤层气两相流渗的基本方程,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测定了煤层中水-煤层气共同流动时的两相流体的流量,渗透率及随水的饱和度变化关系,并据此模拟出了反映水-煤层气渗透基本规律,从而为煤层气开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降雨入渗产流点面转化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袁建平  蒋定生 《地理科学》2001,21(3):262-266
在充分考虑小流域土壤入渗速率点面转化及地表结皮等影响因素在内的基础上 ,提出了小流域土壤入渗速率点面转化公式 :fm=fn×Sn/S×an×bn。以纸坊沟小流域为例 ,将实测的流域土壤入渗速率值 (点渗值 )利用上式进行转化 (面渗值 ) ,并与流域径流出口观测站由降雨径流观测值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推算出的面渗值进行对比 ,平均相对误差仅为 2 .42 %。初步得出流域土壤面渗率与不同治理度、年内 5~ 9月降雨总量间的单因子和复合因子高精度回归方程 ,为流域综合治理后的水资源量变化趋势提供一条量化途径  相似文献   
99.
In the lake Ellidavatn, southwest Iceland, the diel activity of Arctic char and brown trout was studied in autumn (September) and spring (April) by removing the fish from gillnets every 3 hours for three days. Additional fish samples, evening and morning, were taken at other times of the year. The catch per unit effort was about 10 times higher during the nighttime than daytime for both char and trout. The median weight of char was lowest near the middle of night (80 g) and highest near the middle of day (140 g). The median weight of trout was also lowest near the middle of night (110 g) and highest near the middle of day (330 g). The main diet of char consisted of the cladoceran Eurycercus lamellatus in September and chironomid larvae in April and the main diet of trout was always sticklebacks. In autumn and spring, the feeding was nocturnal in the char but crepuscular in the trout. The median stomach content of char was highest at dawn (0.52% of body weight) and lowest at dusk (0.14% of body weight). It is proposed that nocturnal char shift through the bottom substrate in search for prey. The median stomach content of trout was highest at 09.00–18.00 and 24.00–03.00 hours (0.13–0.18% of body weight) and lowest at 03.00–06.00 and 18.00–21.00 hours (0.02–0.07% of body weight). Different feeding times may help to secure mutual coexistence of char and trout in a small lake. In autumn and spring, the average daily consumption of char was about 0.8% of body weight, less than half their maximum food intake.  相似文献   
100.
工程岩体断裂构造发育程度的定量评价研究IAEG信息(会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岩体断裂构造发育程度及其均匀性是影响岩体结构类型、岩体质量优劣及岩体稳定性分析以及工程岩体综合分区利用的重要因素, 因此岩体断裂构造发育程度的定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以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工程为例, 系统地讨论了工程岩体断裂构造发育程度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断裂构造发育程度的分级标准等。研究表明, 根据岩体断裂构造发育特点, 综合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是评价工程岩体断裂构造发育程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