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9篇
  免费   1690篇
  国内免费   1518篇
测绘学   148篇
大气科学   204篇
地球物理   2137篇
地质学   5260篇
海洋学   91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454篇
自然地理   76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51.
为了解决深海会聚区目标及其运动态势难以判断的问题,在研究会聚区形成条件和其声场传播规律以及波导不变量理论的基础上,对典型深海环境不同位置的声强距离-频率分布图中的干涉条纹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深海会聚区存在与其他区域不同的干涉条纹特征,其对应的波导不变量?值为负。本文提出了利用会聚区特有的干涉条纹特征,对会聚区目标及其运动态势进行初步判断的方法,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表明,判断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2.
水源涵养是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InVEST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0—2019年产水和水源涵养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探究了高程、坡度与水源涵养功能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多年平均产水深度为971.04 mm,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299.298 mm;②2000—2019年水源涵养深度先上升后下降,变化幅度较大,整体呈上升趋势;③水源涵养功能呈地域分布,重要区和极为重要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北部林地,一般重要区分布在鄱阳湖平原;④水源涵养与高程和坡度呈正相关,高值多出现在高海拔和坡度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953.
张焱孙 《江苏地质》2014,38(4):682-686
介绍了江西会昌县周田镇地面塌陷灾害物探CSAMT法勘查技术、资料分析、勘查成果及验证情况。对了解塌陷区盖层有效厚度、塌落现状、塌陷区后续具体治理方案及决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在类似地电条件下地质灾害物探勘查方法的选择、资料解释等具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4.
甘肃侵入岩及岩石构造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叙述了甘肃侵入岩的时空分布、构造岩浆旋回和构造岩浆岩带划分,将甘肃侵入岩划分为4个构造岩浆旋回、5个构造岩浆岩省、10个构造岩浆岩带,简述了各构造岩浆岩省侵入岩基本特征和岩石构造组合特征,探讨了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利用现有资料初步建立了甘肃侵入岩年代格架。  相似文献   
955.
华北平原某集约化种植区地下水污染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华北平原某集约化种植区为典型研究区域,通过对采集的8个地下水样品及11个土壤样品分析,探讨集约化种植区地下水的污染程度,解析其污染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该集约化种植地区土壤中残留物主要为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及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化合物。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显著增加;重金属中以Cr含量最高,但均未超标;地下水并未受到有机氯农药的污染,但仍显示有多氯联苯的输入;半挥发性有机物检出种类较多,其中残留农膜释放的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化合物浓度最高;地下水已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集约化种植区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覆盖农膜,污染负荷严重,灌溉频繁且量大,污染质运移驱动力大是地下水污染的根本原因;当地包气带中黏性土厚度不均以及井孔止水不严等因素也成为了地下水受到污染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56.
张翠云  张胜  何泽  殷密英  宁卓 《地球学报》2014,35(2):223-229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传统的培养技术和现代的磷脂脂肪酸PLFA(Phosphor Lipid Fatty Acid)技术、Biolog技术、16 S rRNA基因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及测序技术,调查石家庄市南部污灌区厚近30 m包气带微生物含量、分布、活性和多样性,评价污灌区厚层包气带污染物自然衰减的微生物作用潜力。包气带沉积物样品通过岩芯钻探获得,用于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层(5~20 cm)微生物含量高,活性高,代谢类型多,可培养的异养菌与自养菌、好氧异养菌、兼性厌氧异氧菌和专性厌氧异养菌共存;土壤层下伏包气带微生物含量较低,活性降低,代谢类型减少,可培养的细菌主要是好氧性异养菌、兼性厌氧异养菌和好氧自养菌,而且随岩性而变化,在砂层和重粘土层含量低,活性低,而在亚粘土层含量和活性大。研究结果指示土壤层具有很高的污染物生物自然衰减潜力,而且下伏包气带仍有这种潜力,特别是下部溶解有机碳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含量高的层位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957.
通过对山东省海岸带城市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与研究,归纳总结出山东省海岸带城市建设新近面临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地质环境因素,即城市应急水源地建设、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城市边缘区生态规划建设、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均是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保护措施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958.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夹在南、北两条蛇绿混杂岩带之间的一套活动类型的上三叠统朗杰学(岩)群,许多地质工作者对其地层层序、沉积特征、变形变质、物质来源以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过研究。作者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对比了已往区调工作获得的实际资料,以(构造)岩石地层为基础,结合沉积古生物特征、变形特征以及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对该岩(群)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初步认为:朗杰学(岩)群地层层序自老至新为宋热(岩)组、江雄(岩)组和姐德秀(岩)组(章村岩组);郎杰学(岩)群的构造样式为一"Ω"型两翼不对称的复式背斜构造。  相似文献   
959.
Several Precambrian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occur along the Cauvery Suture Zone (CSZ) in Southern Granulite Terrain, India. Their origin, magmatic evolution and relationship with the associated high-grade rocks have not been resolved. The Aniyapuram Mafic–Ultramafic Complex (AMUC), the focus of the present study in southern part of the CSZ, is dominantly composed of peridotites, pyroxenites, gabbros, metagabbros/mafic granulites, hornblendites, amphibolites, plagiogranites, felsic granulites and ferruginous cherts. The rock types in the AMUC are structurally emplaced within hornblende gneiss (TTG) basement rocks and are highly deformed. The geochemical signature of the amphibolites indicates tholeiitic affinity for the protolith with magma generation in island arc-setting. N-MORB normalized pattern of the amphibolites show depletion in HFS-elements (P, Zr, Sm, Ti, and Y) and enrichment of LIL-elements (Rb, Ba, Th, Sr) with negative Nb anomalies suggesting involvement of subduction component in the depleted mantle source and formation in a supra-subduction zone tectonic setting. Our new results when correlated with the available age data suggest that the lithological association of AMUC represent the remnants of the Neoarchean oceanic lithosphere.  相似文献   
960.
The Jinping–Fan Si Pan (JFP) Cenozoic magmatic and Cu–Mo–Au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Ailao Shan shear zone host the Tongchang, Chang′an, Habo, and Chinh Sang Cu–Mo–Au deposits. These deposits form an integrated epithermal-porphyry regional mineralization system associated with 40–32 Ma high-K alkaline magmatism. The magmatic rocks in the belt have relatively low TiO2 (<0.73 wt%), P2O5 (<0.29 wt%), and FeO* (<4.99 wt%), and high Na2O (2.86–4.75 wt%) and K2O (4.01–7.98 wt%). They also have high contents of incompatible trace elements, and are enriched in LILE (Rb, Ba, K, Sr) and LREE. They have marked Nb, Ta, Ti and P depletion in primitive mantle-normalized spidergrams, and plot close to the EMII mantle field in the Sr–Nd isotopic diagram.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Eocene high-K alkaline rocks along the northern Ailao Shan belt, eastern Tibet plateau. The sulfur and lead isotope analyses of sulfide minerals from both the ores and related magmatic rocks confirm the involvement of a magmatic ore fluid. The Cenozoic alkaline intrusions and Cu–Mo–Au mineralization in the JFP were formed prior to the initiation of left-lateral shearing along the Ailao Shan shear zone. The magmas appear to have been derived from enriched mantle, possibly with mixing of materials from the buried Tethyan oceanic lithosphere, and/or cru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