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385篇
地球物理   138篇
地质学   234篇
海洋学   347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地壳运动整体观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全面讨论了构造体系与全球运动场、板块构造与旋转扩张、断块构造、镶嵌构造、地洼说与地球自转、构造迁移的方向性及地球水圈、气圈和生物圈的运动规律以后,提出了地球动力系统统一观,并进一步论述了包括重力、热力、离心惯性力等在内的地球动力系统中,地球自转和自转速度不均衡乃是发动地壳运动的主因,而地球整体的运动和变化,又受着天体活动的影响。
本文纲要性地指出,地壳上各种地质现象与相关的自然现象是一个有联系的整体,受控于地球整体的运动系统。   相似文献   
142.
剧冲式高速滑坡全程动力学机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剧冲式高速滑坡是具有剧动启程,高速运行,碰撞解体及冲击成坝的高速岩质滑坡。本文根据高山峡谷区大型滑坡坝的形成过程,分析了高速岩质滑坡的临床峰残强降加速机理,滑体势动转化加速机理,空气动力擎托持速机理及滑坡坝冲击夯实机理,论述了其运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3.
在分析1987—1988年两年间Geosat卫星高度计遥感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南海海面月平均风速和月平均有效波高的分布,以及沿南海NE-SW向的风、浪年变化特征;并与船舶报资料作了对比分析,其结果显示该高度计遥感资料与常规资料(船舶报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4.
流速作为深远海养殖海区选址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鱼类游泳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评价深远海养殖良种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的游泳能力,明确最适放养规格,分别以体重50、150、250、350g的斑石鲷为研究对象,利用鱼类游泳能力及运动消耗检测装置,在24℃条件下,解析了不同规格的斑石鲷在四种流速下的续航时间、暴发游泳速度(Uburst)、临界游泳速度(Ucrit)和运动耗氧率(MO2),并计算出其单位位移耗能(COT)和最适游泳速度(Uopt)。结果表明,鱼体规格和流速均会对实验鱼续航时间产生影响显著(P<0.001,F=25.401,df=1),50g斑石鲷在60cm/s流速下续航时间显著小于其他三种规格(P<0.05),在大于60cm/s流速下,四种规格斑石鲷续航时间均小于30min;250g和350g斑石鲷暴发游泳速度显著高于50g与150g(P<0.05);斑石鲷临界游泳速度与体重成正相关(R=0.96),不同规格下临界游泳速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规格实验鱼间最适游泳速度无显著差别(P>0.05)。以上结果表明,不同规格斑石鲷游泳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250g和350g斑石鲷耐流能力显著优于50g和150g。综上所述,斑石鲷在深远海海域进行陆海接力养殖时,建议放养250g以上规格,且养殖海域流速不超过60cm/s。  相似文献   
145.
太湖湖体水环境容量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范丽丽  沙海飞  逄勇 《湖泊科学》2012,24(5):693-697
针对太湖风生流的特点,提出考虑风向风速频率修正及污染带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建立了太湖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并结合水文水质资料对流场和浓度场进行模拟和验证.在控制单个污染带面积为1~3 km2,污染带总长度为湖岸线长度10%的基础上采用该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更可靠.太湖CODcr的水环境容量为132727 t/a,TN的水环境容量为7700 t/a.  相似文献   
146.
卫星高度计反演海面风速——模式函数与应用实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戈 《遥感学报》1999,3(4):305-311,325
对迄今为止国际上公开发表的14 种卫星高度计反演海面风速的模式函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折中”模式函数,用于TOPEX 资料海面风速反演效果良好。文中对高度计获取的全球海面风速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改善海面风速模式函数反演精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7.
Single bed load particle impacts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in supercritical open channel flow over a fixed planar bed of low relative roughness height simulating high‐gradient non‐alluvial mountain streams as well as hydraulic structures. Particle impact characteristics (impact velocity, impact angle, Stokes number, restitution and dynamic friction coefficients) were determined for a wide range of hydraulic parameters and particle properties. Particle impact velocity scaled with the particle velocity, and the vertical particle impact velocity increased with excess transport stage. Particle impact and rebound angles were low and decreased with transport stage. Analysis of the particle impacts with the bed revealed almost no viscous damping effects with high normal restitution coefficients exceeding unity. The normal and resultant Stokes numbers were high and above critical thresholds for viscous damping. These results are attributed to the coherent turbulent structures near the wall region, i.e. bursting motion with ejection and sweep events responsible for turbulence generation and particle transport. The tangential restitution coefficients were slightly below unity and the dynamic friction coefficients were lower than for alluvial bed data, revealing that only a small amount of horizontal energy was transferred to the bed. The abrasion prediction model formed by Sklar and Dietrich in 2004 was revised based on the new equations on vertical impact velocity and hop length covering various bed configurations. The abrasion coefficient kv was found to be vary around kv ~ 105 for hard materials (tensile strength ft > 1 MPa), one order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the value assumed so far for Sklar and Dietrich's model.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8.
桩靴贯入阻力的准确预测是自升式钻井平台安全作业的前提。通过小比尺模型试验,研究饱和砂土中桩靴贯入速度对筒型桩靴插桩性能的影响,并基于地基承载力理论提出筒型桩靴贯入阻力的计算方法,进而采用CEL有限元方法模拟筒型桩靴的贯入过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当模型试验中桩靴贯入速度在0.1~0.3mm/s时,桩靴的贯入可看作是准静态过程,此时贯入阻力变化不大,采用基于地基承载力理论中的Hansen公式和Vesic公式可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对应某一深度的贯入阻力;CEL有限元方法可有效模拟筒型桩靴的贯入过程,当桩靴的贯入速度为0.1~0.3mm/s时,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9.
冕洞是太阳风高速流的源区.当冕洞出现在中低纬区域时,太阳风高速流会扫过地球并引发地球空间环境扰动,如地磁暴和高能电子暴等.在太阳活动周下降年和低年,这种类型的扰动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冕洞高速流的到达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强度和持续时间等,是空间天气预报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10年5月到2016年12月的SDO/AIA太阳极紫外图像以及1AU处ACE和WIND卫星的太阳风观测数据,确定了160个冕洞-太阳风高速流事件,定量计算了他们的特征参数,包括冕洞与太阳风高速流的开始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强度和结束时间,分析了各个特征参数的分布规律,对冕洞-高速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报方法,为基于冕洞成像观测的太阳风高速流的精准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0.
红层泥岩是一种典型侏罗系沉积岩,其含有微量黏土矿物,易遇水软化、失水崩解,具有一定膨胀性,是引起兰新高速铁路路基持续上拱变形的一个重要因素,故重新判定该种土体膨胀性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选取等效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自由膨胀率和液限为泥岩膨胀性判别指标,通过兰新高速铁路上拱地段大量钻孔实测资料,提出了泥岩膨胀等级分级标准,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基尼系数法和直觉模糊理论确定了判别指标组合权重,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建立了泥岩膨胀性直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直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泥岩膨胀性进行了定量化,克服了同一试样不同指标属于不同等级判别缺陷;室内膨胀量试验验证了膨胀等级分级标准和直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兰新高铁地基泥岩适用性和准确性。研究成果对地基红层泥岩高速铁路路基长期持续上拱变形风险评估和工程控制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