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51.
通过对《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的英汉对比分析,揭示译者对读者身份的文化误读与理论译著文本的不可读性之间的相关性。理论著作重在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宜采取交际(而非语义)的翻译策略,可增强译作的可读性;如果没有准确预设读者的文化身份,采用语义翻译方法,则容易造成译作的晦涩难懂,不利于普通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52.
海上溢油油膜厚度实验室模拟和理论模型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溢油量是衡量溢油规模的关键指标,是处理溢油事故的重要依据。油膜厚度是确定溢油量的基本前提,是一个尚未解决的国际难题。实验室中模拟了不同阶段和不同环境条件下扩展油膜的厚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实验室模拟与理论模型分析具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扩展速度与扩展时间成反比;温度是影响油膜厚度的重要因素,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油膜厚度越小;海水盐度会影响溢油扩展,但这种影响并未延伸到对油膜厚度的控制上。由于实验室模拟限定在平静海面条件下,并未考虑风和海流等扩展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故与理论构建模型相比系数相差较大。通过对比分析,前期构建的理论模型更能准确地反映海洋溢油的实际情况,加之在实例验证中的较高准确性,该模型具有业务化实施和广泛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53.
中国物流企业的空间组织网络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王成金 《地理学报》2008,63(2):135-146
物流企业是承担物流活动的专业化组织, 是具有空间网络的企业形式。基于相关研究 的评述, 分析了物流企业网络的基础理论, 重点解析其空间体系、职能联系与运营机制。通 过研究, 认为物流企业由企业属性要素和物流属性要素组成, 其共同作用形成企业部门的职 能分化和区位分离, 由此形成物流企业网络, 包括企业组分网络和物流运营网络。物流企业 在城市和区域尺度构筑企业组分网络, 城市网络包括总公司、配送中心和营业点, 总公司布 局于市中心区, 配送中心倾向于近郊区, 营业点集中在物流密集区; 区域网络包括总部、区 域分公司、地方分公司、办事处和受理点, 总部布局于国内大城市, 区域分公司倾向于各区 政治经济中心, 地方分公司集中在省会、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 办事处与受理点在企业网络 外部或内部空白处布局。物流运营网络由运输专线、配送体系和物流网络组成, 运输专线形 成支线和干线两类, 是物流运营的基本途径; 配送体系形成区域、城市区域和城市三层, 是 物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保障; 运输专线和配送体系的交错、融合和优化, 最终形成轴辐物流 网络。  相似文献   
54.
刘峰  朱庆杰  程雨  党旭光 《岩土力学》2009,30(Z2):254-256
渗流场、温度场、变形场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作用,即热-流-固耦合作用。热-流-固耦合问题涉及许多领域,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介绍了多孔介质热-流-固耦合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对多孔介质热-流-固耦合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和讨论,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5.
不同含水条件下板岩力学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南水北调西线的板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泡水条件下的三轴压缩实验,通过引入相对吸水率的定义,分析了吸水率变化对岩石强度、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等力学参数的影响,并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试样发生变化的机理,得出如下结论:(1)板岩在泡水后三轴抗压强度发生降低,最大降低辐度达46 %左右,抗压强度随相对吸水率的变化可以用函数式来有效的描述;(2)在泡水后,板岩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随着吸水率的增大而增大,但由于板岩自身各向异性明显,规律性不是特别明显,只能近似用关系式来模拟;(3)理论分析证实:实际泡水条件下的岩样,在受力挤压后,会经历排水与不排水两种过程,随着吸水率的提高,弹性模量与泊松比增大,验证了实验结果;(4)利用微观力学模型初步证实:泡水后板岩颗粒的吸水性与颗粒间毛细管力的减小是造成板岩泡水后发生软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6.
宋战平  程建铝  严魁泗  李宁 《岩土力学》2006,27(Z2):249-253
在岩溶区隧道施工中,隧道顶部既有较大尺度溶洞引起的隧道顶板跨塌是威胁隧道施工的主要问题之一。从隧道施工引起的既有溶洞与隧道间岩层的受力,岩层力学性质和围岩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出发,分析了隧道施工中影响岩层稳定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将隧道顶部既有较大尺度溶洞引起的隧道施工期顶板的破坏问题归结为两端简支或4边固支薄层岩板的失稳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力学分析模型。采用弹性板理论,对不同力学模型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推导了建立在岩体抗拉和抗剪强度准则基础上的岩溶隧道顶板岩层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公式。采用该公式对武都水库导流洞既有溶洞影响下典型洞段隧道顶板稳定性进行分析,跟踪施工调查的顶板稳定情况性态验证了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7.
岩土锚固理论研究之现状   总被引:67,自引:7,他引:60  
张乐文  汪稔 《岩土力学》2002,23(5):627-631
通过详细介绍地锚荷载传递机理以及岩土锚固作用机理的研究,论述了岩土锚固理论研究的现状,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8.
To study the hyporheic exchange driven by a single peak flood-induced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i.e., flood wave), a method combin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theoretical derivation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Inbuk Stream, Korea, where flooding occurs frequently. The hyporheic exchanges induced by different flood waves were investigated by varying amplitude (A), duration (T), wave type parameter (r), and rising duration (tp), which were adopted from the real-time stream stage fluctuations. Additionally, the idea of constant upstream flood volume (CUFV) condition for flood waves was put forward, and the effects of “Botan” (T/A) and peak number (N) on hyporheic exchang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porheic exchange flux (q) was controlled by the water level h (sine-type) and its change rate v (cosine-type), and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polynomial of them q ∝ (ωh + v), where ω is the angular frequency of the flood wave. Based on this mechanism, the influence principles on hyporheic exchanges of the typical flood wave parameters (A, T, r and tp) as well as T/A and N under CUFV condition were clarifi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variables of hyporheic exchange, which were maximum aquifer storage and residence tim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hey also had positive relations to the integral of the flood wave over time, which increased when the wave became higher, wider, rounder and less skewed. However, when CUFV condition was imposed, the residence tim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A, whereas the maximum aquifer storag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A. With the increase in N, water exchanged more frequently and some water returned to the stream early, leading to the slight decrease in maximum aquifer storage and residence time. These findings enriched the theory of hyporheic exchange driven by surface water fluctuation and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pollutant degradation in the hyporheic zone downstream of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59.
60.
在全球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成为经济高速发展、人类活动高度集中、人地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区域,人工环境下“第二自然格局”的形成以及剧烈的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效应使得城市自然地理学在城市复杂系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城市自然地理学的缘起、学科发展的综合分析,从学科理论体系、研究内容以及前沿发展领域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丰富和深化城市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并进一步推动城市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未来,城市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应从以下方面开展:①关注基础理论研究,深化学科理论体系;②发展多学科的交叉视角,深化城市地表系统多要素变化研究;③聚焦城市自然—人文复杂系统,揭示自然和人文多要素间耦合机理及驱动机制;④拓宽城市服务应用领域的研究,提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多目标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