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海洋学   80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根据2010年10月—2011年1月在吉尔伯特群岛海域利用金枪鱼延绳钓调查所取得的32个站点的大眼金枪鱼渔获数据,以及测得的温度、盐度、叶绿素、溶解氧浓度、水平海流及垂直海流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研究了各水层(80—240m,每40m为一层)中各环境因子与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的关系,建立"栖息环境综合指数(integrated habitat index,IHI)模型",并利用另外8个站点的数据验证研究结果。结果表明,(1)IHI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2)不同的水层影响大眼金枪鱼分布的环境因子不同,在较浅的水层(80—200m),大眼金枪鱼的渔获率与溶解氧浓度和海流相关,而在较深水层(>200m)则仅与温度相关;(3)大眼金枪鱼较适宜的栖息水层为120—160m;(4)大眼金枪鱼IHI指数分布较高的两个海域分别为2—3°S,169—175°E与1—3°S,178—180°E,建议在上述两个海域作业时,尽可能使钓具沉降到120—160m的水层,以达到减少兼捕渔获物,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