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1217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474篇
地质学   2223篇
海洋学   406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董必昌  邱红胜 《岩土力学》2006,27(Z2):417-419
以沪-蓉国道主干线恩施高坪-吉心段付家坡滑坡地段典型断面为研究对象, 运用强度折减系数法,研究了在天然状态和饱水状态下滑坡体稳定安全系数。 指出了在这两种状态下边坡的不稳定性。并与其他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应用到该断面是可行的,同时也显示该方法相对于其它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52.
张超  余克井  杨春和  陈剑文 《岩土力学》2006,27(Z1):113-117
对于磷石膏的力学特性,国内外的研究很少。通过室内高压三轴试验,研究了磷石膏的强度与围压的关系。从高压三轴试验结果来看,磷石膏的强度随着围压的升高而降低,且磷石膏的高压折减效应比较明显。在稳定性分析中,如果采用常规围压条件下的三轴试验得到的强度进行分析,其稳定性分析结果是偏于不安全的。以一个高磷石膏坝为例,对其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强度折减以后其安全系数明显降低。得出了磷石膏具有明显的高压强度折减特性,在高磷石膏坝的稳定性分析中一定要考虑高压强度折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953.
张平  李宁  李夕兵 《岩土力学》2006,27(Z2):774-778
共面非贯通裂隙的贯通机制对于确定外载下岩质边坡的滑动面位置及滑动面综合抗剪强度至关重要。采用预制共面非贯通裂隙石膏模型试样单轴静动载对比试验,对不同裂隙倾角共面排列裂隙的扩展、贯通过程进行了观测,研究显示:共面非贯通裂隙不同倾角下的贯通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裂隙倾角为0o~35o时以裂隙面发生闭合变形为主;45o~65o时裂隙间较易出现剪切型破坏模式;75o~90o预制裂隙面较难产生滑动,裂隙试样主要产生劈裂形式的破坏。动载下预制裂隙试样裂尖翼裂纹及次生共面裂纹起裂后易朝原起裂方向快速发展;易在两预制裂隙内端部产生直接贯通,这与静载下岩桥处的贯通常通过分支裂纹拐折扩展、相连不同。含共面非贯通裂隙试样在裂隙倾角为35o左右时强度呈现最小值,这与贯通性裂隙试样裂隙倾角为60o左右呈现最小值相差较大,这是因为裂隙面摩擦强度没来得及发挥作用所致。因此,含非贯通节理裂隙岩体的综合抗剪强度公式应引入强度发挥系数,以充分考虑岩桥胶结强度与裂隙面摩擦强度不能同步发挥作用的破坏本质。  相似文献   
954.
庞正江  胡建敏 《岩土力学》2006,27(Z1):1179-1182
针对某电站典型代表性的岩层,进行室内岩石剪切流变试验,对岩块在剪切变形过程中的流变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选取扩展的Burgers模型建立流变方程,用MATLAB工具函数fminsearch拟合试验得到的μ - t非线性函数流变曲线,确定岩体结构面的流变参数,并根据剪切流变试验确定其长期剪切强度。相对瞬时剪切强度,用长期强度进行设计更能保证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955.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龚文惠  王平 《岩土力学》2006,27(7):1114-1118
基于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和Drucker-Prager准则,运用岩体力学理论、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和强度折减原理,对顺层岩体路堑边坡在开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应力、变形、结构面上的摩擦力和边坡的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表明,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应力场、位移场、结构面的接触状况以及边坡的稳定性明显受开挖效应的影响;在每一阶段的开挖面上,坡脚附近的水平位移量最大,最危险接触面也都集中在开挖形成的坡脚处,此处岩石最先脱落破坏;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也随着开挖阶段的深入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56.
崔溦  张志耕  闫澍旺 《岩土力学》2006,27(Z2):233-238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抗滑桩处理路堤滑坡的作用机理。分析方法采用强度折减法,桩土相互作用采用0厚度的弹塑性接触面单元模拟。给出了桩间距、桩的位置对抗滑桩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各种情况下桩的性状,结果表明:最大安全系数时的桩的布置位置与滑动形式有关,对于路堤滑坡而言,布置于坡脚处可以满足安全要求;适当减小桩间距可以提高路堤的稳定性,有利于土拱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957.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与土的抗剪强度折减技术,考虑边坡顶面超载、坡体内孔隙水压力与地震惯性力等复杂荷载,建立了边坡稳定的极限平衡状态方程,采用优化方法求解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及相应的潜在破坏模式。其中水与地震对边坡的影响作用通过虚功方程来体现,将孔隙水压力与地震惯性力当作外力荷载做功,将强度折减系数作为评价边坡稳定性的定量指标。通过典型算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并探讨了孔隙水压力、地震加速度系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8.
年廷凯  栾茂田  王栋  崔春义 《岩土力学》2006,27(Z2):275-280
以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作为平台,以迭代不收敛作为边坡失稳判据,通过二次开发建立了能够自动搜索安全系数与相应失稳机构的边坡稳定性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模型,针对成层黏性土边坡、多级边坡等复杂情况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论证ABAQUS中所采用的Mohr-Coulomb破坏准则与传统的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59.
李新星  林永亮  朱合华  范文 《岩土力学》2006,27(Z2):111-114
实践证明,作用于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沿墙高不是直线形分布,而是非线性的。采用统一强度理论,通过对滑动土体中水平薄层单元的分析,给出了墙体绕基础转动情况下土压力合力、强度及土压力分布的理论计算公式。公式推导过程中考虑了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度理论效应对土压力有很大的影响,应用统一强度理论解可以更好地发挥填土材料的强度潜力,并能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60.
干密度和细粒含量对砂卵石及碎石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振  邢义川 《岩土力学》2006,27(12):2255-2260
通过对河床砂卵石及爆破碎石的无黏性粗粒土直接剪切试验,对比分析了在不同试验状态下两种粗粒土的细粒含量和干密度分别对其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以及抗剪强度参数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粗粒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基本是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摩擦角在细粒含量较小时稳定在某一特定值,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小;而当干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不同试料在不同试验状态下,咬合力各自都将趋于某一稳定值。从两种试料的试验状态来看,非饱和固结抗剪强度参数相应地比饱和固结的大,河床砂卵石的抗剪强度参数比爆破碎石的大;对同一级配的河床砂卵石在不同相对密度下进行的直接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其抗剪强度参数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最终有趋于某一稳定值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