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9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火成岩中的麻粒岩相捕虏体主要分为基性熔体捕虏体,酸性变质火成岩捕虏体与变质沉积岩捕虏体。麻粒岩相捕虏体的锆石离子探针年龄与上地壳花岗岩的侵位年龄,造山运动时代基本一致。基性熔体的下垫作用是地壳生长的一种重要方式,并且代表了一种有效的幔向壳的物质与能量迁移。地下壳部分熔与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是壳内分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2.
薄弘泽  张招崇 《岩石学报》2020,36(7):1973-1985
硅质大火成岩省是以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为主体的( 80vol.%),覆盖面积大于105km2、体积大于2.5×105km3的巨型岩浆岩建造,多呈条带状产出在大陆边缘,可能与大陆裂解和相邻镁铁质大火成岩省密切相关;其形成时间相对镁铁质大火成岩省较长,可达~40Myr。岩石中有黑云母、角闪石等含水斑晶,多为钙碱性系列,具有从I型向A型花岗质岩石过渡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整理了五个主要硅质大火成岩省的样品数据,综合研究认为其形成是玄武质岩浆底侵(或地幔柱上升),使得前期由于俯冲形成的富水下地壳重熔后经历不同程度分离结晶的结果。硅质大火成岩省的形成暗示深部有"隐伏的镁铁质大火成岩省",因为上部硅质岩浆的阻碍和富水地壳不易形成岩浆运移通道所以未能喷出,但这些镁铁质岩浆向上输送了大量的SO_2气体。大规模的硅质岩浆活动一方面能够将这些SO_2气溶胶送入平流层吸收太阳辐射,另一方面能够使海洋富铁后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_2,从而导致全球降温。此外,硅质大火成岩省还是一个大型的热液成矿系统,形成大量的低硫化型贵金属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43.
~~Underplating in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Valley and model of geodynamic evolution:Constraints from geophysical data1)East China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1988(unpublished data). 1)Measurements of regional rock densities and magnetic parameters of Anhui Province(research report),Annul Geological and Mineral Bureau,1987(unpublished). 1)In this paper South China Block(SCB)includes the Yangtze block and Cathaysian block.In the Neoproterozoic the Yangtze block had been sutured to th…  相似文献   
44.
45.
花岗质岩石中岩石包体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花岗质岩石中的岩石包体研究的部分成果,重点论述了利用花岗质岩石中的岩石包体研究岩浆底侵作用、内生成矿作用、岩浆混合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等方面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46.
Volcanic rocks in the study area, including dacite, trachyandesite and mugearite, belong to the intermediate-acid, high-K calc-alkaline series, and po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akite. The geochemistry of the rocks shows that the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SiO2>59%, enrichment in A12O3(15.09-15.64%) and Na2O (>3.6%), high Sr (649-885 μg/g) and Sc, low Y contents (<17 μg/g), depletion in HREE (Yb<1.22 μg/g), (La/Yb)N>25, Sr/Y>40, MgO<3% (Mg<0.35), weak Eu anomaly (Eu/Eu=0.84-0.94), and lack of the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HFSE) (Nb, Ta, Ti, etc.). The Nd and Sr isotope data (87Sr/86Sr=0.7062-0.7079, 143Nd/144Nd=0.51166-0.51253, εNd= -18.61-0.02), show that the magma resul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10%-40%) of newly underplated basaltic lower crust under high pressure (1-4 GPa), and the petrogenesis is obviously affected by the crust's assimilation an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FC). This research will give an insight into the uplift mechanism of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47.
东昆仑印支晚期幔源岩浆活动   总被引:58,自引:10,他引:58  
东昆仑造山带印支晚期广泛发育一期幔源岩浆活动,其代表性岩石类型为角闪辉长岩、煌斑岩和辉绿岩。石灰沟外滩岩体是这类岩体中最大的一个,40Ar/39Ar同位素定年结果为220Ma左右,具有明显的结晶分异特征。根据地质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岩浆起源于深度大于90km的上地幔源区,富含挥发分(H2O)的条件使橄榄石在部分熔融过程中更趋稳定,辉石和尖晶石组分更多地进入岩浆,从而制约了岩浆中高Cr低Ni的特点。幔源岩浆的广泛出现是该区软流圈-岩石圈系统对特提斯洋闭合的响应,是在加厚陆壳的底部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
49.
中国埃达克岩或埃达克质岩及相关金属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概述了近年(2003~2006)来中国埃达克岩或埃达克质岩及相关金属成矿作用研究的一些主要进展,主要包括岩石的分布、分类、构造背景、成因,以及一些相关的岩石组合、成矿、实验岩石学和动力学意义等。  相似文献   
50.
The Dabie UHP metamorphic belt, central China,contains two contrasting types of mafic-ultramafic complex. The Bixiling peridotite in the southern Dabie terrane contains abundant garnet (21.1-32.2 vol% )and thus has high CaO + Al2O3 (9.81-15.9 wt%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