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317篇
测绘学   280篇
大气科学   155篇
地球物理   465篇
地质学   656篇
海洋学   298篇
天文学   84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2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台江县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特征。依据境内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原则和方法,对该县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为台江县规划、部署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济宁市翟村铁矿勘查过程中取得的体重测试值与磁性铁品位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y=2.74+0.026x,经显著性、精度检验并结合实际实践,证明该一元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预测精度较高。可以用该方程预测翟村铁矿区小体重值。  相似文献   
993.
煤心损失气量计算方法在工程条件、煤心性质等方面均有约束条件和适用范围,探讨该方法在页岩气中应用的适用性尤为重要。分析认为,该方法约束条件和适用范围的提出,主要是基于煤层气赋存状态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煤心损失气、解吸气和残余气占比的差异性。煤层气赋存受控于煤层演化程度及结构,损失气、解吸气和残余气占比与工程条件密切相关。页岩与煤相比,在岩石性质、组成、孔隙结构、比表面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加之页岩岩心与煤心钻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煤心损失气量计算方法应用于页岩气的适用条件是:页岩中微孔占有明显优势;比表面积大、具有很强的气体吸附能力;页岩气赋存状态以吸附态为主;提心过程中逸散气量小。  相似文献   
994.
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而精准分类是开展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基础。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地表分类的速度和精度提出了双重挑战,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为图像自动分割提供了实现途径,而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方法在遥感图像分类领域也具有独特的优势。为对比深度学习模型设计对高分辨率图像分类结果的影响,本文以郑州市2019年高分1号影像作为输入,对比研究了基于UNet模型改进的4种不同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在高分辨率影像土地覆盖自动分类应用中的差异,探讨了残差网络、模型损失函数、跳层连接和注意力机制模块等编码和解码设定对于分类精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同时加入多尺度损失函数、跳层连接和注意力机制模块的MS-EfficientUNet模型对郑州市土地覆盖分类结果最优,基于像元评价的整体分类精度可达0.7981。通过在解码器中引入多尺度损失函数可有效提高林地、水体和其他类别的分类精度;而对编码器进行改进,加入跳层连接和注意力机制可进一步提高草地、水体和其他类别地物的分类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技术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自动分类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但分类结果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和多级别大范围的精细分类方法仍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5.
泉水出露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传统地质勘查手段之外,各种模型方法及影响因子预测手段,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泉水的研究中。本文尝试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泉水出露位置的预测研究。根据北京市野外调查,确定了1378个测试样本点,选取了高程、坡度、坡向、地形湿度指数、径流强度指数、距河流距离、距断裂距离、岩性、归一化植被指数及土地利用类型作为影响因子,对比了2种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模型、分类回归树模型)和地统计方法(证据权重模型)的预测效果。研究发现: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Area Under Curve, AUC=0.86),分类回归树和证据权重模型效果相当(AUC分别为0.81、0.80);随机森林模型同时揭示,岩性、距断裂距离和距河流距离这3个影响因子对泉潜在出露的影响最大。本研究表明,在强烈人类活动影响下机器学习方法仍然具有较好的泉水出露预测能力,有望为泉水保护、恢复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6.
论河流的弯曲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通过实体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河流发生弯曲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河流具有弯曲的自然属性,其弯曲程度主要取决于水流能量的大小,与流量、比降有很大关系;河流发生弯曲是水流为补偿能量损失得以保持运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造床过程,河流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弯曲形成上游壅水,增加势能,使下游比降相对增大,动能得以增加,从而保持河段内的水沙输移达到相对平衡,此即"动能自补偿"的弯曲机理;河流弯曲程度与需要补偿的动能多少有关,河段上下断面的动能差越大,河段弯曲系数就越大。"动能自补偿"的机理得到了实验室观测结果的验证和野外原型定位观测资料的佐证。  相似文献   
997.
新疆和田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黎枫  李卫红 《第四纪研究》2010,30(1):201-208
基于和田地区2005年社会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资料,选取21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和田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和田地区民丰县为可持续水平,其他区域则为弱不可持续和不可持续水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和田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制约类型可归为4类: 可持续型(民丰县),受制于人口的无河型(皮山县),受制于水资源配置型(策勒县)和受制于人口的有河型(和田河流域,于田县,和田地区)。  相似文献   
998.
刘同庆  陈有明 《安徽地质》2010,20(4):287-290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5年起实施了"长江流域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工作周期为3年。本文为其子项目——"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与监测"部分研究成果。文章以此次调查成果为依据,选择了经济活力较强经济发展较快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加以介绍,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流失的分布特征,研究了水土流失与基础地质环境的相关因素及其变化趋势,探讨了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在基础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方面的应用情况,供同行们切磋。  相似文献   
999.
Quantification of geodiversity and its lo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eodiversity, i.e., a diversity of geological heritage sites, can be quantified with an account of geosite types, type counterparts, and their ranks. Higher numbers of geosite types represented within a given territory and their higher ranks indicate a higher geodiversity. Two 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namely geoabundance and georichness, allow measure of the quantity of geosites and the diversity-quantity relationship respectively. Geodiversity loss can be evaluated with an accounting of decreases in geosite type ranks linked to the damage of geosites. A calculation of relative and multi-dimensional geodiversity helps in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heritage.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热重分析法(TGA)测量铁矿石样品灼烧减量,对保温时间、加热温度、加热速率和工作气氛等工作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确立TGA法适宜的工作条件为:20℃/m in加热至1 000℃,保温30 min,全程选用高纯氮为工作气体。对多种进口铁矿石样品采用TGA法和常规马弗炉加热法进行测量,对比结果表明,TGA法具有方便快捷、准确可靠、适用范围宽、样品消耗量小等优点,且可以清楚监控样品失重全过程,为铁矿石挥发分的成分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