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29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波浪作用下方箱-水平板浮式防波堤时域水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线性化势流理论范围内求解方箱-水平板浮式防波堤的波浪绕射和辐射问题,从时域角度分析了浮式防波堤的水动力特性.采用格林函数法将速度势定解问题的控制微分方程变换成边界上的积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浮式防波堤的运动方程采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求解.对不同层数水平板的浮式防波堤的波浪透射系数、运动响应和锚链受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方箱相对宽度对方箱-水平板浮式防波堤的波浪透射作用有重要的影响,透射系数随着方箱相对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对于方箱加二层水平板的浮式防波堤,在本研究的计算条件下,当方箱相对宽度从0.110增加至0.295时,透射系数从0.88减小至0.30.水平板有利于增加浮式防波堤对波浪的衰减作用,但随着水平板层数从0增加至2,这种波浪衰减作用增加的程度趋弱.方箱-水平板的浮式防波堤的运动量小于单一方箱防波堤的运动量.与此对应,方箱-水平板防波堤的锚链受力小于单一方箱防波堤的锚链受力.  相似文献   
162.
波浪对斜坡堤护面结构的冲刷破坏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波浪要素、水深条件、坡面角度、护面块体型式等。在进行某项有关斜坡堤护面块体的课题研究中发现,当防波堤断面结构确定后,护面人工块体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波高及波周期的变化。在进行这方面内容设计计算中,通常波高的取值都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波周期对护面块体稳定性的影响容易被忽视。本研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针对波浪周期对斜坡堤护面块体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分析,为防波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3.
波浪作用下曲面防波堤水力特性及波能损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执行了一系列规则波与曲面防波堤相互作用实验。采用π定理确定了两种曲面防波堤(半圆堤和圆弧堤)反射透射水力特性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入射波陡、相对水深和堤顶相对超高。基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了两种曲面防波堤的反射和透射特性,从能量守恒角度计算了波浪与曲面防波堤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率,并利用数值模拟探讨了波浪越堤过程中两种曲面防波堤波能损耗差异的机理,表明圆弧堤背浪面更强的尾涡区使得其局部能耗总体上高于半圆堤。  相似文献   
164.
渔港硬式构筑物如防波堤等对海岸的影响显著。以福建泉州崇武半月湾渔港防波堤修建前后的海滩变化为例,通过对20032011年不同阶段海滩地貌形态、岸线变化分析以及2个海滩剖面多期监测比较发现,防波堤修建后海湾下游西侧海滩发生显著蚀退,西端侵蚀强度最大,向东(靠近防波堤遮蔽段)逐渐减小,中东部遮蔽段转为淤涨。海滩变化的主要原因:1)E2011年不同阶段海滩地貌形态、岸线变化分析以及2个海滩剖面多期监测比较发现,防波堤修建后海湾下游西侧海滩发生显著蚀退,西端侵蚀强度最大,向东(靠近防波堤遮蔽段)逐渐减小,中东部遮蔽段转为淤涨。海滩变化的主要原因:1)ESE向主入射波浪受到防波堤的阻挡作用,在堤头发生绕射,港内波影区动力变弱;2)防波堤阻碍了从东向西的沿岸流运动,形成东向为主的沿岸输沙,使得东端发生堆积,造成下游的西侧海岸的沉积物亏损,发生侵蚀。针对海岸变化机理提出了海滩养护防御措施,并通过数值模拟预测说明养护海滩以由西向东输沙为主,年均输沙量约3万m3,堆积于遮蔽段,最后,提出采用周期性抽取遮蔽段养护沙补充到西端的方法来实现海滩循环养护。  相似文献   
165.
一种施工期间堤防稳定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岩土力学》2009,30(Z2):158-162
在Hilf分析法的基础上,对Hilf分析法进行了改进。将孔隙气压力和孔隙水压力作为独立变量,推导了孔隙气压和孔隙水压计算表达式。给出了考虑强度随孔隙气压和孔隙水压力变化的填土堤防强度随固结度增加而增长的饱和土堤防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计算所得的稳定安全系数随之增加,忽略孔隙气压的作用所得的软土堤防的稳定安全系数偏大。当 等于 时,孔隙气压对抗剪力没有影响,此时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相同。因此施工期间软土地区堤防既要考虑孔隙气压和孔隙水压对堤防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地基固结提高对堤防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6.
In this paper,the typical velocity structures and average velocities of the crust in six different active tectonic block regions are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tectonic units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of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s. In general,there are low velocity distributions in the crust in regions with strong tectonic activities,and the scales of low velocity distributions are related to the tectonic activitie...  相似文献   
167.
Beach‐ridge systems are important geo‐archives providing evidence for past wave climate including catastrophic storm flood event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orphological impacts of the 1872 Baltic storm flood on a beach‐ridge system (sandy spit) in south‐eastern Denmark and evaluates the frequency of extreme storm flood events in the area over a longer time perspective. This paper combines field studies of morphology and sedimentary deposits, studies of historical maps, digital terrain model,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profiles, and luminescence dating. Sea water reached 2.8 m above mean sea level (amsl) during peak inundation and, based on studies of the morphological impacts of the 1872 storm flood, the even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Phase 1: increasing mean water levels and wave activity at the beach brought sediments from the beach (intertidal bars and normal berm) higher up in the profile and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storm‐berm. Phase 2: water levels further increased and sediment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profile continued to build up the storm‐berm. Phase 3: water levels now reached the top of the dune ridge and were well above the storm‐berm level. Sea water was breaching the dune ridge at several sites and wash‐over fans were generated until a level where the mean water level had dropped too much. Phase 4: the non‐vegetated wash‐over fans functioned as pathways for aeolian sand transport and relatively high dunes were formed in particular along the margins of the fan where aeolian sand was trapped by existing vegetation. The studied beach‐ridge system records about 4500 years of accumulation; the storm flood sediments described are unique suggesting that the 1872 Baltic storm flood event was an extreme event. Thus studies of beach‐ridge systems form a new source for understanding storm surge risk.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8.
杨勋  王欢欢  余克勤  金先龙 《岩土力学》2014,35(6):1775-1781
考虑到行波效应对防波堤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弹塑性本构的防波堤-地基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中考虑了结构间的动态接触作用,并采用基于接触负载均衡的显式并行计算方法,解决了大规模非线性有限元问题的求解困难。计算给出了不同视波速下行波效应对防波堤挡浪墙沉降、防波堤残余变形以及挡浪墙截面弯矩的影响程度及规律。结果表明:挡浪墙震后沉降随视波速增大而增大,并逐步逼近一致激励响应;行波效应对防波堤残余变形模式几乎没有影响,行波激励与一直激励下所得的残余变形模式基本一致,横波地震动输入下引起的震后残余变形要大于纵波输入下的残余变形;多数情况下,行波激励下的挡浪墙弯矩会比相应的一致激励下的响应大。分析方法及结果为防波堤三维整体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9.
对于野外实测数据的反演解释,一维反演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提出一种使用探测深度和等对数域剖分的方式来剖分层厚、只进行电阻率单参数反演的方案。反演时,先使用MT反演来建立初始模型,之后采用MATLAB自带的parfor循环和最优化工具箱来进行最优化计算,使用解析法来计算雅克比矩阵,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对于实际地电模型,充分考虑到已有的先验信息,通过使用井震约束反演有效降低了反演多解性,使反演结果更加接近真实的地层情况。  相似文献   
170.
广义S变换是一种可逆的局部时频分析方法,是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延伸和推广。利用广义S变换对广域电磁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除了可以划定噪声区域便于实施滤波去噪之外,还可以提高数据频谱分析精度。针对广域电磁数据特点,基于广义S变换提出了适合广域电磁法的广义S变换处理流程,进行了信号的仿真实验。同时,也对广域电磁法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高信噪比数据的处理结果证实了广义S变换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强干扰数据处理的结果表明,获取的信号质量比基于傅里叶变换的传统方法有明显提高。处理效果表明,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