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566篇
大气科学   205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281篇
海洋学   99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由多帧欠采样影像重建高分辨率影像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同一区域多帧影像分辨率均很低的情况,首先讨论了多帧1维欠采样影像重建理论及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维多帧欠采样影像的重建问题,推导出一般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由多帧具有相异信息的欠采样影像经过完全配准后,可以生成一幅空间高分辨率的影像。  相似文献   
102.
一种提高CCD成像卫星空间分辨率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卫星硬件设计与地面软件处理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提高卫星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方法。对模拟靶标图像、一航景物图像、遥感图像分别进行了不同分辨率成像效果的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卫星图像空间分辨率提高理论是正确的,使卫星图像空间分辨率提高2倍甚至更多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这一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将会提高卫星的空间分辨率,也可以在保持卫星分辨率的条件下,缩小光学仪器的焦距,使卫星相机小型化,减小其体积和重量。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方法的海冰遥感影像数据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方法,对辽东湾2000-01-18的海冰遥感数据(NOAA/ARHRR和Radarsat/ScanSAR)进行了融合分析,并从几方面对结果作了深入的分析和对比。文中首次采用了小波分析中的多层次分解和重构技术用于数据融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4.
MM5模式中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8  
应用MM5中尺度模式, 在60、20和10 km模式分辨率下, 分别选用4种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 (KUO方案、GRELL方案、KAIN-FRITSCH方案和BETTS-MILLER方案, 以下简称KU、GR、KF和BM方案) 对1996年8月3~4日石家庄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及其与观测的比较表明:主要雨带位置对参数化方案并不是十分敏感, 但随分辨率提高, 雨带分布特征的模拟更接近实况; 当分辨率提高到10 km时, 虚假的降水中心也明显增加; 模拟的暴雨中心强度随分辨率的提高而增强并随参数化方案的不同有所变化, 但均比实况偏弱.分析还发现, MM5模式的GR、KF及BM方案的次网格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率随分辨率的提高而减小, 而KU方案的情况则呈现出不合理的缓慢增加态势.虽然4种方案下模拟的水平环流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 但模拟的云物理特征和垂直运动特征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 这种差别对定点、定量降水和天空状况、地面气温、湿度等要素的准确预报都会产生影响.因此, 在预报和模拟中应考虑预报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来选择对流参数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5.
P-σ坐标区域气候模式的垂直分辨率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在原五层P σ坐标模式的基础上 ,发展了一个九层 1°× 1°P σ坐标区域气候模式 ,并用多年平均的NCEP再分析资料月平均场与五层模式进行了模拟对比检验。对比检验表明 ,改进后的九层模式对高度场、温度场及降水场的模拟均要优于原五层模式。对于风场的模拟 ,在冬季对流层中下层 ,九层模式的模拟要好于五层模式 ,夏季九层模式的模拟不如五层模式。但总的来讲 ,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对P σ坐标模式的模拟具有较显著的改进效果 ,这为进一步发展区域海气耦合模式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三维地形可视化及其实时显示方法概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三维地形可视化及其实时显示有着广阔的应用背景 ,近来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给出了三维地形可视化的概念 ,描述了数字地面模型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重点介绍了可视化及其实时显示中数据简化方面的典型方法 :层次细节方法 ,多分辨率模型方法。并进一步对三维地形的真实性研究作了阐述。最后对这一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7.
反射波法地震勘探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强  黎大虎  赖敏  何玉林 《地震研究》2001,24(3):258-261
对于地下复杂的地质构造,地震反射波法比折射波法能够提供更多更详细的地下信息。多次覆盖反射波法观测系统可以增加同一反射点的重复观测次数,从而起到压制干扰,提高有效波信号的作用。其次选取合适的地震参数能有效地拓宽有效波频带范围,对地震勘探分辨率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从美国发射其第一颗遥感卫星一陆地卫星-1算起的30余年里,世界范围内商业遥感卫星技术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团体拥有自己的遥感卫星。除了更多各类的遥感器得以使用外,卫星的图像分辨率和覆盖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未来的发展更加令人振奋。国外遥感卫星(包括已经发射和计划要发射的卫星)简介是根据从国内外出版物中获得的信息整编而成,旨在给遥感应用提供一个现在和未来图像信息源的总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9.
结合地质目标及处理要求,对孤北21井区三维资料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处理目标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0.
“93.5”黑风暴发展结构和不同模式分辨率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3年5月4~6日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发生了一次“黑风暴”。用改进的MM1和高分辨PBL参数化及40 km细网格控制试验能基本上模拟出“93.5”黑风暴的结构和演变。模拟结果表明,黑风暴发展时段,在PBL内与一个中尺度气旋性强涡旋相伴,在对流层内与一个垂直涡柱相伴。这个伸展至对流层顶的涡柱下(上)半部是与低(高)空强烈辐合(辐散)入(外)流相伴的气旋(反气旋)性涡柱。该黑风暴结构不同于一般锋面结构,其主要判别是:界面坡度陡,θe水平梯度大,斜压性强,PBL内暖心明显。该暖心结构与下垫面剧烈热力强迫有关。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