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6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727篇
测绘学   636篇
大气科学   198篇
地球物理   585篇
地质学   1591篇
海洋学   746篇
天文学   209篇
综合类   246篇
自然地理   28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81.
Hydrogen isotopes are commonly fractionated to a much greater extent and as a result display larger variations in δ values, In terms of the hydrogen isotope ratios of individual n-alkanes of 16 samples of modern sediments selected from four different location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Gansu, China, the δD values for most of the n-alkanes varied from -150‰-300‰, Variations in δD also occurred between different ranges of n-alkanes,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the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individual n-alkanes have been detected. Besides the δD values of n-alkanes, the δD values of lipids including pristane (Pr), phytane (Ph) were also examin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D/H ratios with molecular fingerprinting, Our results further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hydrogen isotopes of n-alkanes from modern sediments can act as paleoclimatic and paleoenvironmental proxies and provide invaluable new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 the research of paleo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82.
通过室内大型三轴实验,研究了吉林台水库爆破料在不同级配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到了在一定击实功下爆破料的最大干密度随细料含量变化的规律,分析了爆破料在不同级配和不同围压下应力与应变的变化规律、轴向应变与体积应变的关系及抗剪强度变化特性.从微观的角度说明了变化规律产生的原因,得出爆破料的抗剪强度随级配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83.
在1:5万红岭幅等3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的Sm—Nd同位素研究表明,这些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岩石,均表现出高的正εNd(t)值和较低的TDM值,而且变化范围很小,揭示该区花岗质岩石的源岩同位素成分均一,且主要来源于地幔。正εNd(t)值花岗质岩石的存在,可能对研究大陆地壳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基于车载序列影像的建筑立面纹理的快速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载序列影像的建筑立面纹理快速重建的方法。首先进行影像预处理,包括畸变差改正、树木遮挡去除等,然后对影像进行自动纠正,在此基础上,自动选择拼接点对影像进行拼接。实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张连蓬  储美华  刘国林  江涛 《现代测绘》2005,28(1):20-22,33
车载地理查询系统涉及到多方面的软、硬件技术和数据来源;本文提出了车载系统所需具备的主要功能,并对其中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特别是针对如何使车载系统具备一定的智能问题,提出了将自然语言和空间查询语句结合,构造模式库,在自然语言识别处理的基础上,完成自然语言空间查询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走近车载GPS     
《河南测绘》2005,(2):7-8
  相似文献   
87.
风沙起电的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大型风沙物理风洞实验装置 ,模拟铺沙地面在不同风速条件下对不同粒径的沙样和混合沙的起电电场、电位和荷质比作实验测量。结果表明 :存在风沙起电效应。风洞内电场多为负极性 ,最大电场达到 - 2 9kV·m- 1 ,导线电位可达 12 0mV。沙粒越细 ,起电越强 ,且随风速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8.
89.
沉积盆地深部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成藏效应初探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和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在前人深部流体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及热力学定量模型,对沉积盆地深部流体的活动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效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在东营凹陷不仅存在着幔源富二氧化碳流体(H2O+CO2)的活动,而且还存在着幔源富氢流体(H2O+CH4+H2)的活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也发现了幔源富二氧化碳的活动。深部流体上升过程中热能传递的定量研究表明,幔源流体是良好的热能载体。东营凹陷和塔中地区的有机质异常热变现象证实了深部流体的热效应。有机质热演化生烃不仅需要热,而且是个缺氢的过程,富氢流体注入沉积盆地势必对油气的生成产生影响。加氢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加氢可大幅度提高烃源岩的产烃率;对腐泥型干酪根而言,加氢生烃效应最显著的阶段是在生烃高峰之后,产率可增加147%以上;腐植型干酪根的加氢生烃效应在各个阶段都较显著。在东营凹陷和塔中地区分别发现了深部流体促进烃源岩生烃的现象。因此,深部流体在能量上和物质上对油气的生成均可构成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为了查明湘中盆地中-低温梯(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文章应用高分辨率ICP-MS、ICP-AES等方法对岩石与矿石进行了系统测定,并结合作者以往分析数据和实验地球化学结果,对该区盆地及周边基底地层与矿床中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水/岩反应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Sb、Au等成矿元素在元古界基底碎屑岩中具有高的背景含量,在近似成矿条件下的水/岩反应实验中,成矿元素的淋出率达20%~90%,元古界基底碎屑岩中的金(锑、钨)矿床的周围蚀变围岩中出现明显的金负异常区。而盆地内泥盆系统地层中的高锑含量仅局限于锑矿床(化)及其蚀变围岩中;湘中锑(金)矿床中的矿石与基底碎屑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特征,以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充分证明该区锑(金)矿床锑、金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元古界底碎屑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