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87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们对前文(Ⅰ)和(Ⅱ)的实测和计算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讨论了自转同步与相对半径、轨道周期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几乎所有r>0.18的不相接双星系统子星都是同步的,而r<0.10的子星均处于非同步自转.在相接、半相接双星系统中,同步性与相对半径r也有很好的相关性,但由于子星间物质交流的影响,它们的同步性临界相对半径为0.21,大于不相接双星系统的0.18.  相似文献   
82.
短周期食双星V361Lyr(p=0.3096天)可能是观测到的最短周期的由非简并天体且成的近相接双星,本文采用Kaluzny1989年观测到的V和I光变曲线进行了详细的测光分析。考虑到次子星上由于吸积而引起热斑在径度方向的可能延伸效应,而采用了多热斑模型近似,结果取得了对观测到的畸变光变曲线的很好的拟合。  相似文献   
83.
本文给出了一个确定大熊W型双星质量比的近似方法。如果知道大熊W型双星的周期P、主子星表面有效温度T_p和主次食深差△m,可通过该文导出的一个公式算得质量比。对21个大熊W双星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用该方法确定的质量比同分光或测光质量比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4.
为研究Be/X射线双星的光度变化,正利用北京天文台60cm望远镜进行UBV光电测光。本文叙述一年来的观测。并结合观测结果对观测和归算方法作了若干讨论,我们主要采用较差测光附加标准星观测以便转换到标准系统。消光计算时考虑零点漂移和可能与大气质量平方的线性关系:m-m_0=k′X k″c k_2X~2 k_tt q。标准系统与观测系统的星等和色指数采用线性关系转换。  相似文献   
85.
86.
87.
四颗双星的物理模型的多方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8.
89.
探讨了认为中心致密天体(CCO)起源于双星的可能性.首先, CCO与正常遗迹脉冲星有着相似的平均自旋周期,但CCO的平均表面磁场强度(B~5.4×10~(10)Gs)低于正常遗迹脉冲星(B~7.7×10~(12)Gs)~2个量级.同时,几乎所有的正常遗迹脉冲星均分布在爱丁顿吸积加速线以上,而CCO全部分布在自旋加速线以下.因此怀疑CCO可能起源于双星吸积加速过程.其次,基于中子星再加速理论,分析了CCO可能的双星演化过程:双星系统中, CCO以M~1017g·s~(-1)的吸积率,经过~106yr的时间共吸积△M~10~(-2)M⊙的物质,其自旋周期将会从P~10 s降低至P~0.1 s,表面磁场强度将会从B~10~(12)Gs降低至B~1010Gs.考虑到~106yr的演化时标远大于CCO遗迹的年龄(~0.3–7 kyr),猜想CCO可能是双星系统中第1颗恒星超新星爆发的产物,而第2颗恒星超新星爆发后双星解体,留下CCO和第2颗恒星的超新星遗迹.该模型预言在CCO附近可能存在一颗年轻的正常脉冲星(P~0.02 s, B~1012Gs),并期望未来的射电望远镜和高能探测器能够进行搜寻.  相似文献   
90.
双星系统在密林区的测量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森林区进行地震勘探测量的主要方法有两种,GPS测量和全站仪常规测量。常规测量主要用于卫星遮挡严重的峡谷地区,但是需要通视条件,这就涉及林木砍伐的问题,这是国家严格控制甚至某些地段是绝对禁止的,充分利用双星系统的各种功能、采用多种作业方式和不同的软件进行解算,尽量避免林木砍伐,既能提高在原始森林中的测量作业效率,又极大限度地保护了森林资源,这也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石油勘探测量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在东北某密集林区的作业情况证明,采用双星系统的多种作用方式既能提高作业速度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砍伐林木,同时节约勘探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