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天文学   15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天文爱好者》2008,(1):63-63
(说明:试题原文请参见《天文爱好者》2007年第11期,本答案仅供参考,若有疑问请与全国奥赛组委会联系。)6、低年组 O-C 图(1)、由已知条件 P=302.0天可以得到所有光度极大值时刻O-C的理论计算值,这样  相似文献   
92.
星系世界的景观 为了解决宇宙中天体的距离测定问题,天文学家首先寻求的自然是恒星级的标距天体,如造父变星、天琴RR型变星、亮星、新星、超新星、行星状星云系统等;或者是恒星集团,如星团和球状星团系统等。对标距天体的基本要求是,除了能用来测定它们的距离外,这类天体应该具有很高的光度,在很远的距离上都能观测到——观测不到一切免谈。  相似文献   
93.
天体距离的多途径测定 从前面对天体距离测定一些主要方法的简要介绍,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就某一类天体来说,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确定它们的距离。例如,对于像仙女星系M31这样的近距离河外星系,能利用的标距天体(或标距关系)有天琴RR型变星、造父变星、新星、球状星团光度函数以及行星状星云光度函数,等等。这就为比较各种方法的测距结果,并进而为论证这些结果以及方法的可靠性提供了观测依据。  相似文献   
94.
本文报告了δScuti型变星V6 5 0Tau的测光研究结果并讨论了这类变星振幅的变化。根据Arets2 0 0 0的综述“通过谱线变化做模式证认” ,介绍了光谱观测研究δScuti型变星的方法。最后介绍了熊大闰和邓李才的理论模型及δScuti型变星理论的脉动不稳定带  相似文献   
95.
本文对具有或长或短间隙(gap)的时间序列的谱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给出递推公式,并且用模拟信号进行检验,证实这个方法的可靠性.并把它应用到激变变星V795Her和激变前变星HWVir的短周期振荡分析中,结果表明这两颗变星都有明显的闪变,在V795Her中还存在周期为265.91s和116.70s的振荡.  相似文献   
96.
A66是位于球状星团M4红巨星支最底部(近亚巨星支顶部)的一颗红星.按其在C-M图上的位置,A66可能是星团成员.目前尚无自行或视线速度的测定.发现A66为一小变幅的新变星,周期约一天, v波段的总变幅约0.05等.但是,如果自行或视线速度测定证实为其成员星,那么变光的原因也许不是脉动.因为按照熊氏理论,这样低光度的红星其脉动周期不可能长于0.1天.对于A66这样的周期和变幅,又很难想像变光原因是黑子星的自转或EW型双星的交食.或者,A66不是星团成员.  相似文献   
97.
98.
以同一参考系归化Percy及Rucinski在1976年10月9日至11月6日获得的BDS1269A的光电测光数据后,利用多重周期分析方法进行周期分析,在周期初值的选取中尽可能穷尽所有可能的组合,最后根据最小残差获得最佳组合.我们认为BDS 1269 A的最佳频率解为:f_1=6.22999周每天,f_2=6.50840周每天,f_3=11.77324周每天,f_4=9.7136周每天,f_5=11.33694周每天.反证实验证明这组频率是充分的.基于以上频率解,一个非径向脉动目转分裂模型得以建立,其预言的自转速度。v_6=30km s~(-1)与BDS 1269A是一颗低速自转恒星的观测结果相吻合. 1987年10月16日至24日,我们取得了BDS1269 A的459个新的V波段光电观测点.上述频率解拟合此数据结果很好,拟合残差与观测误差一致.频率解得到了一次验证.  相似文献   
99.
变星HR8851     
1. Discovory The star HR 8851 was discovered occasionally to be variable star which has somethinglike δ Scutl stars on December 23 and 25, 1992. These observations were made in Ⅴ bandon the 60cm reflector located at Xinglong Station, Beijing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The light curves are shown in Fig.1. Using periodogram method, we estimate the variation peri-  相似文献   
100.
每月变星     
在本栏目介绍的变星大致是2011年7月15日21:00左右地平高度较高的变星,同时它们在当月亮度比较适宜观测。在表格的后面有各星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