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5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81篇
测绘学   993篇
大气科学   334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289篇
海洋学   153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88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61.
制定渭河流域中尺度暴雨天气个例标准,筛选符合标准且资料完整的62个中尺度暴雨历史个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时空分布特点、发展移动路径和环流场的结构配置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渭河流域中尺度暴雨主要出现在7—8月;空间分布上渭河主干道,黄河、洛河、渭河三河交界处和泾河、洛河、渭河三河交界处出现的次数较多;渭河流域中尺度暴雨的日变化与冰雹完全不同,夜间出现的频率高于白天,共有5条移动路径,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或由西向东)移动的个例占所有个例数的91.9%;中尺度暴雨有4种概念模型,干侵入型、西南气流型、干锋生型和暖干型。  相似文献   
62.
利用NCEP/NCAR全球2.5°×2.5°逐日和FNL1°×1°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冬末春初湖南出现的两次寒潮过程进行等熵位涡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中高纬度的高位涡区可以用来追踪影响湖南寒潮过程中强冷空气的来源和水平移动,西伯利亚冷高压陡增和与湖南地面气温的急剧下降预示着湖南寒潮天气爆发;(2)两次寒潮爆发过程中均伴随有中高纬度高位涡区向南传播的特征,且高位涡主体移动路径与地面冷空气南下路径一致,此外也表现出高位涡强烈向下伸展的特征;(3)等熵面上的高位涡中心与气旋性环流相对应,位涡中心区的变化可看出高空横槽的发展变化,而高位涡中心向南向下的传播导致强的下沉运动促进地面冷高压迅速发展,导致寒潮爆发。  相似文献   
63.
官晓军  覃靖 《干旱气象》2019,37(5):799-80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数据、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以及NCEP GFS分析场资料(水平分辨率0.25°×0.25°),对2016年4月26日影响福建地区的一次强飑线过程的强度和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飑线过程前期和后期的强度、结构、移动以及影响天气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前期阶段,强的低层垂直风切变、对流层中层干冷空气卷入以及近地面辐合线的触发、低层切变线的动力抬升和低空急流的水汽输送是造成飑线进入福建境内强度显著加强的主要原因;后期阶段,减弱的飑线与西侧福建龙岩和粤北地区的新生单体合并形成后部扩建型飑线,位置停滞少动造成闽中地区大范围强降水。利用改进的移动矢量计算方法得到的向前传播型和后部扩建型飑线的移速和移向与实况基本吻合,在短时临近预报业务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范娇  陈科艺 《高原气象》2019,38(4):744-755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逐日08:00(北京时,下同)和20:00 700 h Pa和850 h Pa高空图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每日四次0. 75°×0. 75°的ERA-INTRIM再分析资料,从生成个数、移动路径、生命史、降水影响四个方面对2010—2017年夏季6—8月产生的149次西南低涡进行统计,并对有无台风存在时的西南低涡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有无台风影响下西南低涡发生频次年变化均较小,但存在发生频次差异较大年份,如2017年。整体而言,西南低涡多发月为6月,而受台风影响的低涡多发月则为8月。根据其移动特征将西南低涡分为原地型和移动型,其中移动型进一步分为偏东路径型,东北路径型和东南路径型,其中偏东路径型出现次数最多,东南路径型出现次数最少。移动型低涡在有台风影响时年变化较小且变化强度小于无台风影响时,原地型低涡在两种情况下年变化差异都较大;而四类低涡在有无台风影响下月变化情况各异。不同生命史的西南低涡出现的频次随维持时间增加而减少。西南低涡总是容易带来充沛的降水,移动型西南低涡受台风影响时产生的降水强度更大。  相似文献   
65.
太阳辐射与西北太平洋副高季节性移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全荣  王宁邦 《热带气象》1989,5(4):289-294
  相似文献   
66.
采场围岩移动,破坏范围的探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实例,对我国正在采用的多种探测采场围岩的方法,作了全面地介绍。  相似文献   
67.
寿阳县冰雹特征分析杨红雁(寿阳县气象局031700)1引言寿阳县地处晋中盆地东北边缘的黄土丘陵高寒山区,全县总面积21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9.68万亩。近年来的粮食总产量都在1.5亿公斤左右,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县境内75.2%为黄土丘陵...  相似文献   
68.
本统计分析了1961-1989年6至8月194次河套气旋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对20次东北上河套气旋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初步建立了预报方法。并用中尺度数值模式作了预报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