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716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在宇宙中的各个天体中,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月球作为绕地球运转(实际上是地月绕它们的公共质心运动,这个公共质心并不是地球中心,而在地球内部,距地球中心有一定距离,近似的认为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唯一一颗天然卫星,与地球的关系极密切。例如夜晚月光的自然照明、潮汐现象的产生、根据月相出现的空间位置可以大致判断方向、农历历法及星期的由来等。月球留给人们最深印象的是月亮的圆缺变化。  相似文献   
43.
笔者从月亮、太阳等天体引力效应角度 ,提出一种地震机制———引力涡旋论和海底扩张动力机制 ,供读者扩大思路。按照广义相对论来讲 ,物质对引力波的吸收率极低 ,地球对于天体引力波几乎是透明的。然而 ,笔者根据对一些现象的观察认为 ,天体引力波对物质的穿透力与二者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距离越远 ,穿透力越弱 ,近距离能穿透的 ,远距离可能穿不透。月亮和太阳的综合引力到达地球表面之后 ,对地球基本上已无穿透力。由于月、日等天体是反时针自转的 ,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引力波也是反时针旋转的。当月、日引力波遇到地球表面的阻滞物时 ,就会在…  相似文献   
44.
郑勇 《测绘科技》1996,(1):45-50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VLBI天体测量和大地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系统(CALC/SOLVK)。利用最新VLBI观测资料对各类天文地球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精密的测定和研究。  相似文献   
45.
46.
K/T天体撞击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7.
童彝  李启斌 《天文学进展》1995,13(2):112-124
全面阐述了宇宙发电机理论的发展。首先简介介绍了天体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运动学和动力学两大类发电机理论,尤其对运动学中的α-ω发电机理论和动力学发电机中的参数法和直接数值模拟法作了详尽述评,并对其理论的最新发展如非线性、非对称、各向异性和混沌等情况都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8.
郑兴武  凌兆芬 《天文学报》1997,38(2):135-145
本项研究给出了17个个有Ⅱ类星陆甲醇分子脉泽源的致密氢Ⅱ区的轫致辐射、尘埃红外辐射和中心年轻恒星Layman辐射的特性。以脉泽的光子发射率和辐射亮温度作为两个主要的辐射抽运约束条件,讨论了Ⅱ类星陆甲醇分子脉泽的几种可能的激发机制。  相似文献   
49.
太阳系早期的短寿期放射性核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伟彪 《天文学报》2003,44(3):231-239
较详细地介绍全新的太阳系起源理论——X-wind模式,天体化学实验发现太阳系早期存在大量的短寿期放射性核素(半衰期小于100Ma),这些核素对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的影响,一种理论认为,这些核素是在恒星内部合成,并由星风注入原太阳分子云,星风产生的激波诱发分子云核的塌缩而形成原太阳,另一种理论认为,这些核素是高能粒子与原太阳分子云或太阳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0.
使用小波技术对包括恒星、近邻星系和AGN等不同的天体光谱进行了自动处理.用小波滤波的方法将光谱中的连续谱与诸线分离;然后使用小波域隐含马尔可夫模型(HMM),对已去掉连续谱的光谱进行降噪,同时得到了噪声在每个光谱中的分布;在训练HMM的过程中,使用改进的Tying方法增加训练数据以保证训练的可靠性;利用噪声分布确定出谱线信号的局部阈值,在已经降噪的光谱中找到吸收线和发射线;用高斯函数拟会出谱线的形状,标出线心的波长值,作为自动证认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