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24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1.
中国南北地震带甘川段大震活动规律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增建  吴瑾冰 《高原气象》1999,18(3):409-415
中国南北地震带的甘川段中的7级以上大震多发生地太阳活动谷年及其附近。另外,该段中大震多在35年的周期处和其黄金分割分割处发生,这些规律可供今后预测甘川段7级以上大震时参考。  相似文献   
512.
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与太阳活动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逐次滤波法分析了北太平洋海洋大气系统年代际振荡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探索太阳活动对于北太平洋海洋大气系统年代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活动是北太平洋海洋大气系统周期性年代际振荡的重要影响因子,具体反映在:1)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存在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22年周期和11年周期,是PDO仅次于趋势项最重要的周期成分,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0.9%和6.7%。研究发现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变化对于太阳活动的响应方式与太阳活动强弱程度有联系,太阳活动水平强时PDO与太阳磁场变化符号相同并且振荡幅度大;太阳活动水平弱时PDO与太阳磁场变化符号相反并且振荡幅度小。2)滤除持续下降趋势之后,北太平洋冬季阿留申低压活动区海平面气压(SLP,Sea Level Pressure)表现出与太阳磁场磁性指数(MI,Magnetic index)基本反相的周期性振荡,滤除22年周期之后11年周期也比较清楚,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3.4%和1.1%。3)滤除持续升温趋势以后北太平洋100hPa冬季大气温度距平场表现出与太阳磁场磁性指数基本一致的周期性振荡,滤除22年周期之后11年周期也比较清楚,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5.1%和1.1%。研究结果说明,在太阳活动对于大气温度场的影响过程中,黑子磁场磁性变化是决定性的,即决定了温度变化符号,MI绝对值的变化即太阳磁场强度变化影响其量变。  相似文献   
513.
利用太阳黑子相对数资料,根据太阳磁场磁性特征建立了太阳磁场磁性指数时间序列,并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建立了1948-2006年的南亚夏季风环流强度指数,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可能相关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太阳磁场磁性变化是激发南亚夏季风环流强度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原因,当太阳北(南)半球磁场磁极为N(S)极为前导时,南亚夏季风环流强度较强,当太阳北(南)半球磁场磁极为S(N)极为前导时,南亚夏季风环流强度较弱,太阳磁场磁性强度的变化超前于南亚夏季风环流强度变化5年左右。两者之间的这种相关关系,为南亚夏季风环流强度年代际变化方面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14.
高空大气涛动现象与太阳活动的联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全球高空1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EOF分析得知,存在于地面层大气中的南北向涛动现象~北极高空大气涛动和南极涛动,在高空大气中更为清楚,而且这种高空南北向涛动现象是波及全球的;存在于地面层大气中著名的纬向涛动现象~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SO)和北方涛动(North Oscillation,NO),在高空大气中则变得不甚清楚.表征北极高空大气涛动的第一模态与表征南极涛动的第二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1.47%和27.04%,二者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68.51%,构成了平流层高空大气年代际振荡的主要形式;另外还存在两半球对称性中高纬度南极涛动模态和两半球不对称性中高纬度南极涛动模态,是高空大气中出现概率比较小的振荡形式.谱分析表明,无论北极高空大气涛动模态、南极涛动模态还是中高纬度纬向涛动模态,都存在与太阳磁场磁性指数相一致的22年准周期变化以及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一致的11年准周期变化;采用逐次滤波法的滤波分析和对比分析表明,高空大气涛动现象的重要影响因子乃太阳活动,其中太阳磁场的大幅度涨落及其磁性变化是主要因素,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为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515.
太阳活动千年尺度的准周期性波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Solanki等人利用树木年轮中δ14C含量变化重建的太阳黑子数序列研究太阳活动的论文被Nature发表,该黑子序列自1895年起向历史时期延伸了11400年.本文采用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和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这一重建的太阳黑子序列,重点讨论太阳活动在千年尺度上的周期性波动.结果表明,太阳活动的长期变化中存在接近千年和略大于两千年的准周期信号,以及可能存在约7千年的波动,得到了这些准周期分量的参数.这些准周期分量的周期长度和振幅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文中给出了它们的时变图象并讨论了它们的时变特征.  相似文献   
516.
为了研究高阶电离层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对流层参数估计中的影响.在太阳活动平静期和活跃期,分别选择亚太地区的8个MGEX (Multi-GNSS Experiment)跟踪站.通过GAMIT10.71分析了高阶电离层延迟在北斗二号(BDS-2)、北斗三号(BDS-3)、GPS、GLONASS和Galileo对流层参数估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平静期,高阶电离层延迟对于Galileo的对流层天顶总延迟(ZTD)、可降水量(PW)和南北梯度(NSgrad)影响最大分别达到7.70 mm、1.26 mm和6.77 mm;高阶电离层延迟对于GLONASS的对流层东西梯度(EWgrad)影响最大达到9.30 mm.太阳活动活跃期,高阶电离层在GNSS对流层参数估计中产生了更大影响.其中,高阶电离层延迟对于BDS-2的ZTD和PW影响最大分别达到21.30 mm和3.49 mm;高阶电离层延迟对于Galileo的对流层NSgrad影响最大达到19.87 mm;高阶电离层延迟对于GLONASS的对流层EWgrad影响最大达到了21.21 mm.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高阶电离层在GN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