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9篇
  免费   1627篇
  国内免费   1859篇
测绘学   1016篇
大气科学   580篇
地球物理   1901篇
地质学   4682篇
海洋学   991篇
天文学   1850篇
综合类   582篇
自然地理   473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511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53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354篇
  1997年   332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370篇
  1994年   308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248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5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快速精密星历替代精密星历定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GPS精密定位所需的IGS精密星历要在两周以后才能得到,因而利用两天后即可得到的快速精密星历、12小时后得到的超快速精密星历代替精密星历是GPS应用于地震短临预测的一个重要条件。本文利用北京市全球定位综合应用服务系统中五个GPS连续观测站一年半的数据,分别用三种星历进行精密定位计算,得到了小规模网中快速精密星历一般可以代替精密星历进行精密定位计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2.
云南地区地震视应变时空演变与强震发震地区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云南及周边地区的地震资料,研究了1970年以来云南地区地震视应变场的分布和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地区地震视应变的时空演变与强震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所研究的9个强震中,8个震前出现地震视应变异常区,5个发生在异常区内,3个发生在异常区附近。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993.
地震强地面运动的特征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强地面运动特征的现行观点和发展趋势。过去十几年中,有赖于强地面运动观测数据的积累,得到一些改进的地面运动经验模型。然而,这些模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震级-距离-土类型“”的参数化相对实际过于简单。其他一些对强地面运动有重要影响的参数,例如:近断层地区的破裂方向性、地壳波导效应、盆地响应等,没有在这些模型中得到反应。建立在地震学理论基础上,并包含了这些附加条件的地面运动数值模型已经得到开发,它们被记录到的地面运动验证是有效的,并且被用来评估过去地震的地面运动,以及对未来地震的地面运动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气象资料数据处理的外推和内插问题,以广西89个气象观测站点1971-2000年的多年平均气温观测资料为研究数据,应用了两种不同的内插方法。  相似文献   
995.
Characteristics of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containing velocity puls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e are many reports about the research on near-fault velocity pulses, which focus on the generation of velocity pulse and simplify the velocity pulse so as to be used in the seismic design of structure, However few researches have put empha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ar-fault ground motions containing velocity pulses, especi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relevant with the design response spectrum prescribed by the code. Through colle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near-fault records containing velocity pulses, the response spectra and the characteristic periods of records containing no pulse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records containing pulses. Response spectra of near-fault records are compared with standard spectra given by code; furthermore, the response spectra and the characteristic periods of each earthquake are compared with that given by code. The result shows that at long periods (longer than 1.5 s), the response spectrum of pulse-containing records is bigger than the response spectrum of no-pulse-containing records; when the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near-fault records is calculated, the method that does not fix frequency is more reasonable because the T1 and T2 have a lagging tendency; regardless of the site Ⅰ and site Ⅱ, the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pulse-containing records is over twice bigger than the characteristic period given by the code,  相似文献   
996.
In regards to the earthquakes recording M ≥ 5.0 that occurred in middle northern part of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Block from 1970 - 2003, in this study we describ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entralization features of the weak earthquakes and the enhancement and anomalous quiescence of their seismic activity before main shocks through 4 parameters, which are basically not correlated: earthquake time centralization degree parameter Ct, earthquake space centralization degree parameter Cd, η value and weak earthquake frequency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calculation results, it has been seen that before earthquakes with M ≥ 5.0 took place in the middle northern part of the Qinghal-Xizang (Tibet) Block, the frequency of weak earthquakes often shows ascent and drop, their strength shows an obvious enhancement and the centralization distribution with time and space is evident.  相似文献   
997.
皖浙交界的宁国、于潜一带,上奥陶统和下志留统厚度巨大且具有浊流沉积的特征,导致长期以来对这一地区加里东期大地构造背景的不同认识.通过1:25万区域地质填图,在震旦纪-下古生代地层中发现大量加里东期构造变形形迹和数处不整合接触关系,表明本区加里东运动强烈,华南地区广泛发育的加里东运动已经强烈地影响到扬子板块的南缘.这些发现为研究本区加里东期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变形特点、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998.
大盐池西超基性岩一直缺乏可靠的年龄资料,因此时代厘定一直存在疑问.该超基性岩侵入于一个闪长岩体中,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获得该闪长岩的年龄为303Ma±15Ma.这表明该超基性岩形成于晚石炭世以后.  相似文献   
999.
应用构造运动学理论,以地质、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为基础,对汤原断陷基底和各断块体的运动特征进行研究,证实断陷内第Ⅳ块体的基底伸展量最大,第Ⅴ块体的基底伸展量最小;通过对15个块体的实例计算总结出不同构造、不同时期断块体的翘倾运动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汤原断陷构造运动控制了油气藏类型.伸展运动和压扭性挤压运动形成构造油气藏,伸展运动早、中期在向斜部位形成岩性油气藏,断块体翘倾运动和抬升剥蚀作用形成地层油气藏.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矿物薄片颜色判估铬尖晶石类型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晶石族矿物为AB2X4型氧化物,因其阳离子A和B元素的不同,分属Cr、Fe、Al、Zn、Mn、Ti、Ni等不同种属,并有不同的产状。其中铬尖晶石仅见于幔源超镁铁岩和镁铁岩中。对岩石中副矿物铬尖晶石的薄片颜色与其矿物化学类型对比发现,二者存在着明显的专属关系,薄片中铬尖晶石的不同颜色可做为寄生岩体可能产出铬矿床或镍矿床的判据。副矿物和造矿铬尖晶石的化学通式是相同的,其中二价阳离子为Mg和Fe,三价阳离为Cr、Al和Fe。铬尖晶石以其三价阳离子含量百分比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种属。岩石薄片下,铬尖晶石类矿物除含钛磁铁矿、铬磁铁矿和高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