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62.
马崇鑫 《地图》1998,(4):43-47
鱼鳞图册亦称鱼鳞册、鱼鳞图。因地图或以田地,或以民居为主要内容,其图斑呈鱼鳞状,故名.我国历史上,宋代、明代都出现过.因宋代的鱼鳞图册尚未推广,现今资料短缺,所以仅就明代鱼鳞图册概况及与之相关的清代《南溪山刘仙岩形胜企图》作一评介。一、明鱼鳞图册是我国最旱的地籍图据《明史》记载,元末兵乱,户籍多失,田赋无准。明初命户部核实天下土田。当时多数富民将田产分寄他户,以逃避摇役。为杜绝这类现象,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命国子生武淳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文…  相似文献   
63.
明代至民国,江西编修了8版江西省志,志中记载了所辖各府的中药资源,并对中药性状、性能、功效、主治、上贡数量等附详细说明。对志中中药内容进行文献研究发现,古代江西的中药资源整体呈增加趋势,以植物药材居多,但矿物药的分布最广泛,南康府等6府药材较多,部分药材产地并不单一。挖掘江西中药文化资源,再现江西中药发展历史,厘清各地的中药资源及特色,可为发展地方特色药材或道地药材提供思路,助力江西中医药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64.
刘旭  陈喜波 《地理研究》2010,29(8):1407-1415
明代自永乐迁都北京以后,开始兴建北京城,大规模的营建工程次第展开并累朝持续进行。北京城市营建工程对木材产生了巨大需求,而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木材绝大多数来自南方广大地区,由此产生了大规模的木材物流实践。本文以川木采办为例,从物流角度梳理川木从采伐、加工、运输乃至存储等物流过程。明政府在木材采办中组织大量人力进行采伐,综合使用各种技术人才,充分利用各种物流技术手段,合理采用运输方式运输,巧妙安排运输时间,高度重视木材存储等,均体现了中国古代在物流实践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和取得的成就,因此明代北京城市营建木材采办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物流实践,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5.
对我国明代的雹灾史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构建了明代雹灾数据库,并根据冰雹的大小和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利用统计等方法揭示明代雹灾的时间特征和频次规律;通过明代各省区行政区划图展示不同等级雹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明代共有1 970次雹灾发生,可分为3种不同的等级,其中2级雹灾最多;明代的雹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季节性特征,雹灾多集中于明代的中后期且多发于春、夏季节,秋季较少,冬季最少;在空间分布上,明代雹灾多集中于东部,西部少,中部不多,南北少,不同省区雹灾的季节分布也不同。这些研究结论可为雹灾的预测、预防提供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66.
问讯桃渚     
正"怀古何须游赤壁,御侮谁不忆桃渚"。当代邑人张崇文将军的对联点出了桃渚魂魄。桃渚城是明代洪武二十年(1387)前,浙江沿海的37个卫所之一,是扼守着进入台州府城通道的关隘要塞,国内现存最完整的抗倭古城,我国海防史上基本完好的军事遗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桃渚城是一张临海历史文化的金名片,问讯桃渚也无疑必须首先问讯这座英雄城。  相似文献   
67.
明代以来大陆泽与宁晋泊的演变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超艺 《地理科学》2007,27(3):414-419
采用历史文献及地名学的研究方法,对明代以后海河南系平原地区的湖沼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明代至16世纪后期,该区主要有南起任县、北至宁晋的广阔湖泊——大陆泽。17世纪初,大陆泽分解成南泊大陆泽与北泊宁晋泊。分解时,大陆泽比宁晋泊更为深广。此后大陆泽不断缩小,宁晋泊却持续扩大。至19世纪初,宁晋泊已3倍于大陆泽。19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两湖泊同时发生显著萎缩。19世纪末,大陆泽就已走向消涸,宁晋泊此时也已"不显泊形",并在20世纪初同样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68.
本文根据新版《辞海》关地“大地测量”的定义,叙述了我国一千年来大地测量的成就和发展,由于我国清以前各朝代所进行的大地测量主要是天文测量,因而本文重点叙述了宋、元、明朝代的天文大地测量,而对清化以后则较全面的叙述了大地测量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和发展。  相似文献   
69.
明代华南的自然灾害及其时空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双怀 《地理研究》1999,18(2):152-160
在大量整理明代华南灾害资料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明代华南自然灾害的时空特征。其时间分布很不平衡:明代前期灾害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中期各种灾害逐渐增多,呈现出复杂性和严重性;后期灾害有所减少,但灾情仍较为严重。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也不平衡:福建灾害最多,集中发生在福州、漳州、泉州等府;广东灾害次之,主要分布在广州、潮州、肇庆、琼州等府;广西灾害相对较少,但太平、梧州、柳州等府也常受灾。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明代华南各地的自然条件有关,与各地的社会状况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中国地名》2011,(11):40-41
朱家角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中南部,紧靠淀山湖风景区,距离上海市中心48公里。朱家角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江南明珠”之称。镇区36座古桥,古朴典雅,9条长街临水而建,民宅依水而建,一式明、清建筑,古风犹存。尤其是横跨于漕港上的明代建筑五孔石拱放生桥,造型优美,极为壮观,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镇西北有马氏课植园,亭台楼阁,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