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81.
华南沿海明代自然灾害的时间序列分析Ⅰ:R/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明代华南沿海 2 76a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进行的R/S分析 ,揭示出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这一时间序列具有明显的趋势性 ,表征其趋势性强度的指标赫斯特指数H =0 90 94(或 0 868,如果不考虑最后一点s=2 4 5时的情况 ) ,远远大于 0 5而接近于 1 ,说明这种趋势性具很强的持续性 (persistence)。这种持续性可能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即当时的气候和构造背景决定的 ;而社会和经济因素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对我国明代华南沿海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混沌特征分析发现 ,嵌入维数取不同值时均存在分形特征 ,且反映这种分形特征的关联维数随着嵌入维数逐渐增大而趋于一个稳定值。稳定的关联维数为 2 8,相应的饱和嵌入维数为 1 0。关联维数的稳定值为分数 (2 8)反映了控制明代华南沿海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动力系统是一个混沌系统。构筑该系统最少需要 3个自由变量 ,最多需要 1 0个。对反映该混沌系统混沌特征强度的指标———Kolmogorov熵K值进行了计算 ,发现当嵌入维数逐渐增大到 7时K值开始稳定于 0 3 8,由此得到我国明代华南沿海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这一时间序列的可预报时间平均长度为 2 6a。  相似文献   
83.
明代江南地区的疫灾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胜生  王晓伟  张涛 《地理研究》2014,33(8):1569-1578
疫灾是急性传染病大规模流行引起的灾害,自古就是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巨大威胁。依据历史文献,采用数理统计、GIS分析和地图表达方法对明代江南地区的疫灾时空变迁进行研究。从时间演化看,明代江南地区至少有63年发生过疫灾,疫灾频度约23%。其中,1368-1464年间为9%,1465-1566年间为25%,1567-1644年间为36%,总体上疫灾趋于频繁。嘉靖、万历、崇祯三朝为疫灾群发期,集中了整个明代63%的疫灾之年。夏秋季节是疫灾多发季节,明代75%的疫灾发生在这两个季节。疫灾频度的长期上升趋势明显,整个明代经历了7个波长为30~50年的波动周期。从空间分布看,明代江南地区的疫灾与太湖的安澜与否密切相关,疫灾大多由水灾引起,因此,其疫灾分布重心始终位于吴县境内的太湖之中。疫灾高发区不断变化,1368-1464年间是苏州、湖州、松江(今上海)围成的三角地带,1465-1566年间是以苏州为中心的湖滨地区,1567-1644年间则几乎所有府城周边都是疫灾高发区。明代江南地区疫灾地理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府级城市疫灾多于县级城市,交通沿线城市疫灾多于地方偏僻城市,人口稠密区疫灾多于人口稀疏区;疫灾“热点区”分布在湖区,“冷点区”分布在山区。  相似文献   
84.
面掸皮切成细丝,与虎掌菌配炒而成。色泽绚丽,脆嫩郁香,香脆适口。虎掌菌,主要生长于云南省楚雄地区的部分山岭。菌体特殊,无盖无柄,菌体表面长满一层纤维茸毛,分黑、黄两种,以黄色为珍品,形似虎爪故名。虎掌菌为何独产楚雄地区,相传有一段趣闻。明代建  相似文献   
85.
与唐宋传奇相比 ,明代中篇文言小说虽然从质量上来讲有不少都是粗制滥造之作 ,但它们却以其系列化制作形成了“才子佳人”之婚爱模式 ,折射出某些文化观念 ,对后世的情爱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泰山雄伟壮丽,文化积淀深厚,历来是重要的旅游胜地。明代中后期,朝山进香成一时之风气,宗教旅游盛行。泰山又称"岱宗",乃群岳之宗,香火自然比其它地方更旺。反映明末社会生活的《醒世姻缘传》描叙: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两广的"男人、妇女都从几千里、几万里家来(泰山)烧香……一为积福,一为看景逍遥"。邻近的山东、北直隶(今北京、天津及河北、河南与山东部分地区)、河南以及山西、陕西香客更是纷至沓来。所谓"积福",是指集聚福运;所谓"看景逍遥”就是旅游休闲。  相似文献   
87.
王双怀 《热带地理》1999,19(3):246-251
明代是华南地区开发的重要阶段。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 明代华南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农业方面。为了进一步弄清明代华南农业发展的基本面貌, 本文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研究了明代华南农业的自然条件。通过对明代福建、广东、广西气候状况、地貌特征、水文土壤、动物植物和生态环境的分析, 认为明代华南的自然条件曾发生过一些变化, 并且呈现出两重性的特点。这种特点对明代华南的农业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