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203篇
海洋学   369篇
天文学   122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分子有机地球化学与古气候、古环境研究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可以从分子级水平研究地质体中有机分子化合物的演化规律。本文报道了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探讨古气候和古环境,例如探讨古生物(含古植物)的输入,淡水、半咸水和高盐度水古环境的判识以及大气飘尘的来源和成因等。  相似文献   
72.
郑兴武  凌兆芬 《天文学报》1997,38(2):135-145
本项研究给出了17个个有Ⅱ类星陆甲醇分子脉泽源的致密氢Ⅱ区的轫致辐射、尘埃红外辐射和中心年轻恒星Layman辐射的特性。以脉泽的光子发射率和辐射亮温度作为两个主要的辐射抽运约束条件,讨论了Ⅱ类星陆甲醇分子脉泽的几种可能的激发机制。  相似文献   
73.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地表被硅酸盐矿物所覆盖,这些矿物同水、有机物的反应和作用,是整个低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的核心,因为它决定了矿物风化与次生矿物沉积、土壤的形成和营养、有害元素迁移、CO2沉降等重要的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74.
在红外天文卫星点源表中选取了具有陡远红外谱的97个源及其它8个红外源,用射电天文联合实验室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m望远镜,进行了CO(J=1-0)的观测.结果在102个源中测到了CO辐射,有9个源参考位置难以确定,21个源有多重成分,在其余72个源中有29个具有高速气体,其中18个是新测到的双极外向流候选者,对其性质及与年轻星体的关系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75.
对称拓扑分子格中的仿S—闭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引入三种仿S-闭对称拓扑分子格,研究了它们各自的等价刻划及特征性质,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6.
地质体中主要生物分子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洪  程安进 《地质论评》1998,44(1):44-51
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等领域的发展,为古生物研究者在发子水平上探索地质生物世界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技术手段,本文着重讨论了可用于分子古生物学研究的生物分子,例如,维管植物的木质素等稳定生物聚合物,古生物细胞内的类脂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氨基酸和含遗传信息的核酸,分子古生物资料可用于探讨化石埋藏学,古生物分子系统学,生物演化模式与机制,分子演化速率,古生态环境再造等问题,本文较详细  相似文献   
77.
俞志尧 《天文学报》1998,39(4):405-411
从在CepheusE中C18O(J=1-0)的谱线频谱图发现,相对于峰速度的蓝移成分的积分流量密度明显大于相对于红移成分的积分流量密度.从在它的强度分布图也可以发现强度分布轮廓向西北和向东延伸.为此,研究了在CepheusE中C18O(J=1-0)的速度分段积分等高图,发现相对于峰速度的蓝移速度分段积分等高图中的C18O(J=1-0)的积分强度,要大于相对于红移速度分段积分等高图中的C18O(J=1-0)的积分强度,同时强度分布图中的分子外流的不准直分布是由相对于峰速度的蓝移成分的分布的不准直性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78.
裴春传  曾琴 《天文学报》1998,39(1):103-105
使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于1996年12月10日至1997年1月2日和1997年3月25日至1997年4月4日对海尔-波普彗星的CO分子J=1—0转动跃迁谱线(频率为115.27120GHz)进行了观测.观测谱线表明,CO分子相对于地心的速度比彗星整体相对于地心的速度要小些,即有蓝移现象.这反映了CO分子是由该彗星迎着太阳的面以一定的速度产生出来的.从观测谱线中还初步估算了该彗星CO分子的产生速率.  相似文献   
79.
《海洋世界》2008,(3):7-7
如何应对全球变暖?专家给出“减少工业二氧化碳的排放”的策略。决策者对此相当不情愿,因为减排往往意味着减缓经济发展速度。然而,最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化学家们带来了好消息:一种新材料可以选择性地捕捉二氧化碳分子。这种新型材料UCLA化学教授Yaghi和他的研究小组设计,他们将其称之为ZIFs。  相似文献   
8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南极半岛东北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的总有机碳、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 Corg)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区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平均值高于现代深海沉积物中的平均含量。δ13 Corg的变化说明该海域有机碳来源呈海洋水生生物来源和陆源混合的特征。正构烷烃的峰型分布、主峰碳、饱和烃轻重比C-21/C+22和(C21+C22)/(C28+C29)、甾烷组合和藿烷组合证实研究区西部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其陆源可能来自于附近的南极半岛和南舍得兰群岛;研究区东部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偏以海源为主,且以低等浮游生物、藻类及细菌生物等海源输入为主。碳优势指数(Carbon preference index,CPI)、奇偶优势指数(Odd-even Predominance,OEP)和甾烷C29ααα20S/(20S+20R)比值显示研究区D1-7站位和D5-9沉积物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D5-2和D2-4站位的有机质演化程度低,其他站位介于中间状态。饱和烃中姥鲛烷、植烷及其比值(Pr/Ph)等组合显示研究区西部以氧化-弱还原的沉积环境为主,其可能是受高温低盐别林斯高晋海水流和附近火山喷发的影响所致;研究区东部以还原—强还原沉积环境为主,可能是受低温高盐的威德尔底层水(WSBW)和威德尔海深层水(WSDW)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