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1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605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210篇
地质学   1488篇
海洋学   405篇
天文学   214篇
综合类   122篇
自然地理   20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陨石学与天体化学研究在中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共开展了5次科学考察,收集到超过1万块陨石,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样品;嫦娥工程的立项和一期工程的成功实施,是陨石学与天体化学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挑战;高精度原位微区分析平台建设的完成,则为地外物质样品的分析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保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量南极陨石的分类工作,培养和锻炼了陨石学研究的青年人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化学群陨石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包括陨石中前太阳颗粒的发现和研究、陨石中的灭绝核素、太阳星云在不同条件下的凝聚过程、月球陨石和火星陨石的岩石学成因与同位素定年、陨石的冲击变质与高压矿物、以及中国第一个陨石坑的证实等。  相似文献   
992.
达肯大坂岩群是欧龙布鲁克地块结晶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过程中保存了丰富的物质记录和演化信息,是研究欧龙布鲁克地块乃至我国西部古老地壳及构造演化的窗口。通过对达肯大坂岩群详细的物质组成及构造剖面研究,根据岩石组合及变质-变形特征,将其进一步细化为混合片麻岩岩段、(混合岩化)流变片麻岩岩段、条带状片麻岩岩段、片岩岩段和大理岩岩段,野外调查表明,达肯大坂岩群中发育多期构造变形作用,根据野外变形特征及各期变形的叠加改造关系,初步建立了达肯大坂岩群相对变形序列,为区域构造过程的探讨与对比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3.
稀矿山式铜铁矿床是东川铜矿中一种重要的矿床类型,前人研究程度较深,但对矿床成因观点不一,为探讨其铜铁矿层的成因及成矿物质来源,对稀矿山式铜铁矿的硫氧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并对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硫化物中的δ34S值变化较大(从-10.9‰至15.9‰,均值为0.455‰),根据δ34S值的不同可分为3种:①在±4‰之间(15件),具陨石硫特征;②±(5~8)‰范围内(6件),受火山沉积作用影响;③>10‰和≤-10‰范围内(2件),说明硫源以岩浆作用(火山喷发)为主要来源,部分为海水硫酸盐及地层生物硫.稀矿山式铜铁矿床的碳具有幔源特征,指示有地幔物质参与成矿作用;磁铁矿δ18OV-SMOW值变化在1.3‰~9.8‰之间,均值4.875‰,组成特征则反映矿床属于火山喷流沉积成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火山喷发,成矿作用与岩浆、海相化学沉积、海底热液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下庄矿田鲁溪地区笋洞岩体花岗岩特征,U含量、Th/U比值等特点进行研究,推测鲁溪地区具备较好的铀成矿物质来源。对铀成矿紧密相关的控矿构造和基性岩脉的展布特征、分布规模,揭露情况,以及与成矿紧密的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进行了研究,预测鲁溪地区具有较大的铀成矿潜力。并根据成矿条件,把铀矿化类型确定为硅化带型和"交点"型。  相似文献   
995.
《地球》2012,(1):93-93
放射性旋回说是年乔利(J.Joly)首先应用已发现的放射性热源来解释大陆漂移的问题。他像魏格纳那样,指出地壳包括有两个层.其上层(或大陆块)是大致为25~35千米厚的轻物质,它漂浮在一个较致密的下  相似文献   
996.
海洋地质学     
《地球》2012,(5):13-13
海洋地质学是研究地壳被海水淹没部分的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和演化规律的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海岸与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积物、洋底岩石、海底构造.大洋地质历史和海底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997.
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条件,对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 的迁移与转化等地球化学过程有着独特的意义。平均海拔高于4 000 m,高山冷凝效应在高原上得到集中体现。大面积的人迹罕至的环境,POPs的分布很少受到人为二次影响。高原地区特有的多冰川的存在,完整地记录了POPs的沉降历史。随着近年来对青藏高原POPs的监测和研究工作的开展,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对高原POPs研究的重要性和认识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就目前为止对高原地区POPs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着重介绍对青藏高原不同环境介质中POPs的监测及研究成果,同时总结了高原POPs的物质来源与迁移等研究成果,并根据研究现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8.
格陵兰冰盖表面消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康 《冰川冻土》2013,35(1):101-109
冰盖表面消融是格陵兰冰盖物质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成为近年来格陵兰冰盖研究的热点. 格陵兰冰盖表面消融研究的关键在于理解冰盖融水的产生、 运移和释放等水文过程, 需要解决如下关键科学问题: 1) 冰盖表面产生了多少融水;2)冰盖表面水文系统具有什么特征; 3)冰盖表面融水如何影响冰盖运动; 围绕这些科学问题, 总结了格陵兰冰盖表面消融的研究进展. 冰盖表面消融建模、 冰盖表面湖的信息提取与面积特征变化、 深度反演与体积量算等是目前研究冰盖表面融水量的主要途径, 冰盖表面湖、 冰盖表面径流、 锅穴与冰裂隙等表面水文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则可用于揭示冰盖表面水文系统特征, 冰盖表面融水与冰盖运动速率的关系、 表面融水进入冰盖内部与底部的水文过程是目前揭示表面融水如何影响冰盖运动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9.
冰川物质平衡线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崔航  王杰 《冰川冻土》2013,35(2):345-354
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ELA)与气候变化, 特别是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关系密切, 是重建古气候和反映冰川积累和消融变化的重要代用指标.直接观测方法可以获得较为精准的ELA, 但不能大范围展开.因此, ELA的间接估算方法, 如赫斯法(Hess)、 积累区面积比率法(AAR)、 面积–高程平衡率法(AABR)、 末端至冰斗后壁比率法(THAR)、 终碛到最高峰高差比率法(TSAM)、 侧碛最大高度法(MELM)、 冰斗底部高程法(CF)、 冰川作用阈值法(GT)等, 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然而, 由于受到雪崩或风吹雪补给、 表碛覆盖、 冰川类型和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单一使用某种方法易受到算法本身的限制, 误差较大, 需综合考虑各种算法的适用性和选取参数的差异, 以提高计算的精度, 同时也要考虑到后期构造抬升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鱼池岭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合峪花岗岩基西北部,对其赋矿母岩--花岗斑岩及其围岩--合峪花岗 岩基第三单元侵入体进行锆石LA-ICP-MS U-Pb 定年,获得年龄分别为(135.2±2.4)Ma 和(138.2±2.3)Ma,均为早白垩 世中期岩浆作用的产物,表明鱼池岭钼矿床的形成时代约为135 Ma。鱼池岭含矿花岗斑岩及其围岩花岗岩锆石Lu-Hf同位 素示踪结果显示,这二类岩石Hf同位素组成变化极大,前者176Hf/177Hf比值变化范围在0.281364~0.282420,εHf(t)=-9.6 ~-46.9, 而后者则在0.281774~0.282337 之间分布,εHf(t)=-12.5~-32.8,表明它们在结晶过程中经历了较为显著的岩浆混合作用, 其成熟度较高的端元很可能是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太华群基底,而成熟度较低的端元则为燕山期上涌并底侵于地壳底部的 幔源物质或是之前遭受幔源物质改造的下地壳组分。鱼池岭斑岩型钼矿床在中生代古太平洋构造域全面叠置、破坏并改造 古特提斯构造体系的背景下形成,强烈的地壳减薄作用诱发了基性玄武质岩浆底侵或内侵,使得该地区具高钼地球化学背 景的古老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并不同程度混染有少量幔源组分或新生地壳物质。这样一个富钼的岩浆体系经高程度分 异演化后上升至较浅层次侵位,形成花岗斑岩体。由于围岩为花岗岩,斑岩体的外接触带裂隙较少,因而自身发生不同程 度钼矿化,表现出全岩矿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