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7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598篇
测绘学   374篇
大气科学   1196篇
地球物理   301篇
地质学   375篇
海洋学   330篇
天文学   493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23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北京地区太阳紫外辐射的观测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白建辉  王庚辰 《大气科学》1994,18(3):341-347
利用北京地区太阳辐射和其它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得到了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的计算公式,并将计算值与观测值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得比较好。最后给出了北京地区地面太阳紫外总辐射的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地面太阳紫外总辐射对大气浑浊度的变化比对大气臭氧总量的变化敏感得多。  相似文献   
132.
甘肃省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甘肃省及其邻近省份的7个日射站1982-1986年资料和Q=Q_0(a+b·S)关系式,起始值Q_0取理想大气太阳辐射月平均值,得到甘肃省不同气候区太阳总辐射的经验计算公式。并通过计算分析,说明辐射经验公式的计算精度有时间局限性;在经验公式回归时,似乎将年降雨量和降雨时间分布大致相同的)也区放在一起处理比较合适,并讨论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3.
沈志宝  文军 《高原气象》1994,13(3):330-338
  相似文献   
134.
本文首次对黑河市太阳辐射能、太阳高度角变化进行特征分析,总结了以有的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135.
中国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笃鸣 《气象科学》1994,14(3):187-195
根据ERBE和ISCCP资料讨论了云对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的强迫作用及纬度、大气温度等因子的影响。分析了OLR场与500hPa及地表有效辐射场的相似问题。阐述了OLR在全国的分布特征,指出冬季OLR场大致呈纬向型.夏季为一不对称的鞍形场。年分布与1月的相似。最后还就各区域的OLR年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6.
青藏高原地区云对地面有效辐射的影响:Ⅱ.强迫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可丽  钟强 《高原气象》1994,13(2):128-134
本文利用1982年8月-1983年7月青藏高原地面热源观测试验资料,讨论了与云对地面有效辐射强迫作用有关的参数的计算问题,并对这些参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晴空、全云条件下的地面有效辐射和云对地面有效辐射强迫作用的年平均日变化振幅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云对地面有效辐射的强迫作用春夏大,秋冬小,甘孜、拉萨、那曲和改则4站平均的年平均值为-27.2W/m^2。?  相似文献   
137.
1986年和1987年秋季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的辐射状况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姚兰昌  袁福茂 《高原气象》1989,8(4):331-344
本文利用1986和1987年秋季在西太平洋赤道海域取得的短期辐射资料,分析了这一特定海域的辐射状况。揭示了所在海域太阳辐射的一些特征。这对了解该海域海气界面上的热状况以及它对所在海域天气气候的影响无疑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8.
临震电磁波前兆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江苏地区震前电磁波观测台网几年来的实际观测资料,并根据1979年溧阳Ms6.0、1983年山东荷泽 Ms5.9及1984年南黄海 Ms6.2级等地震前电磁波辐射信号的观测结果,讨论有关临震电磁波前兆问题.   相似文献   
139.
1970年4月24日至5月3日在海南、湘西和关中三站对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20MHz无线电信号进行了监听。本文对监听记录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超视距传播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由波导、耳语廊和滑行传播方式组合成的四种可能的短波超视距传播模式,以解释此次监听实验取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0.
实现横波(SH波)勘探的关键问题是震源。现有的SH波震源--扭力振动器的缺点是辐射方向性不好,能量集中在水平方向,而在垂直方向辐射的能量几乎为零,这样的震源对于反射波勘探是不利的。 本文从理论上提出用垂直力矩构成横波震源。理论推导结果(高频渐近解)表明,该震源在方位角θ=90°方向上辐射纯SH波,SH波能量辐射集中在垂直方向,而在水平方向几乎为零。显然,这样的震源对于反射波勘探十分有利。 文中还采用Cagniard-deHoop回路积分技术计算了波场的精确解及最大振幅随离源角的变化,结果与解析解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