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0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589篇
测绘学   373篇
大气科学   1193篇
地球物理   296篇
地质学   374篇
海洋学   330篇
天文学   488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23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结合抛物型缓坡方程计算波浪辐射应力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将波浪辐射应力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提出了一种计算辐射应力的新方法,并用有限差分法对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数值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精度高、编程简单、求解快速,可用于实际大区域波浪辐射应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992.
大气层臭氧损耗与紫外辐射对海洋浮游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活动产生的氟氯烃等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造成臭氧损耗 ,引起地面紫外辐射 ( UV-B)增加 ,进而造成对生物的有害影响。根据作者近年来的研究和国际上的相关研究进展 ,本文就“臭氧洞”形成和紫外辐射增加对海洋浮游植物影响的关键所在 ,即紫外辐射对海洋浮游植物的生化效应 ,包括海洋生物对 UV- B的忍耐性和抵御能力、UV- B对海洋浮游植物细胞内、外生化环境的影响等 ,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3.
保证现场测量离水辐射率精度的关键工作之一是现场测量设备进行严格的实验室定标,本文就1999年9月进行的一次实验室绝对辐射定标试验,简述辐照度,辐亮度定标的主要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94.
脉冲星Geminga MeV脉冲辐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直接解调方法分析COMPTEL VP1数据,得到了脉冲星Geminga 10-30MeV脉冲辐射存在的证据;全位相及分位相成像均得到了Geminga。分位相成像结果显示,江变曲线的峰值位于pulse1附近,而闰相区域只能给出上限。由于成 像分析不存在的选择效应,该成像结果表明,Geminga在MeV能区仍存在脉冲辐射,虽然Geminga的弱MeV辐射使得很难就VP1数据作时间分析,但仍得到了一  相似文献   
995.
震时或震前的瞬间,在震源区数公里范围内可以听到震声,人们听到震声的资料已经过强震调查的方法收集到,资料显示声音的强度并不遵循各向同性图像,这种效应可以由每个地震P波的特别辐射图像的特点来解释,本文的结果表明利用非仪器观测方法来获得有关未来和过去地震震源参数更多的信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96.
海面微波辐射特性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海面微波辐射特性现场测量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结合对海面微波辐射理论的初步分析,研究了各种环境参数以及辐射计参数与海洋微波谱特性的相关关系,为海洋微波遥感 资料的分析和解译提供了基础数据。测量结果表明了辐射计参数和环境要素对海面微波辐射特性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在分析、解译遥感资料时是必需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7.
基于MODIS数据估算晴空陆地光合有效辐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陆-气圈层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核心过程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光合有效辐射则是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关键因子,在不同的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中,都是重要的输入参数。作者以MODIS卫星数据为基础,反演晴空下影响光合有效辐射的大气因子参数大气可降水量、气溶胶,根据辐射传输方程从大气顶层光合有效辐射反演高分辨率陆地光合有效辐射。算法采用查找表替换辐射传输模型,使其能够对大批量、像元级的数据进行处理。将该算法应用于对华北平原的部分区域进行反演,并使用中国生态网络禹城试验站的自动测量数据对结果进行检验,最大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998.
1IntroductionDistributed watershed hydrological model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hydrology for its predominance in reflec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ed features of terrains o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Wan etal., 2001; Abbott etal., 1986; Beven etal., 1992). However its demands on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ful surface elements such as solar radiation,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etc. are strict. Being the limitations of observation techniques, data availability and study …  相似文献   
999.
漠河地区臭氧的观测和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3月上旬,在黑龙江漠河地区对地面和整层臭氧、太阳辐射等进行了短期观测,以初步了解该地区臭氧和辐射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漠河地区近地面臭氧日变化明显,其峰值出现在每日10:00(北京时间)左右,并早于紫外辐射(UV)峰值出现时间.整层大气臭氧总量的日变化特征不明显.基于UV能量守恒,建立了臭氧与其影响因子-光化学、散射、UV等因子之间较好的定量关系和经验模式,并将其用于计算地面、整层大气臭氧小时值和日平均值.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观测值吻合的都比较好,它们相对偏差的平均值分别为:地面臭氧小时值(11.9%)和日平均值(9.0%);整层大气臭氧小时值和日平均值-7.4%、1.8%.因此,地面和整层臭氧的经验算法是合理和可行的.利用散射辐射/直接辐射(D/S)和散射辐射/总辐射(D/Q)可以描述大气中的物质如气溶胶、云等的散射作用.采用D/Q表示散射作用可以提高地面臭氧和整层大气臭氧计算的准确度,特别是对云量较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00.
气候反馈通常是利用与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升高相关的辐射效应变化来评估的。但是反馈的不确定性不仅仅是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升高的函数。全球气候模式的预测表明,海表面温度变化的地域不同,给区域尺度上的大气环流和降水响应带来了重大不确定性。在本文中我们证明了表面增暖的空间格局是造成水汽-直减率综合反馈的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基于运用辐射核理论计算的31个气候模型中,气温和相对湿度变化的全球平均辐射效应证明了这一观点。我们的结果突出了区域气候变化对气候反馈不确定性的重要贡献,并确定了世界上限制表面增暖形态对提高气候预测能力最有效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