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6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41.
542.
中国科学院陕西天台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物理技术和无线电测量研究所之间所进行光电等高仪I型的国际合作持续了5年,共完成3个纲要的观测。根据这些观测资料,编算出包括817颗星的无赤纬盲区的等高仪星表和24颗射电星的星表。在此对不同的系统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43.
544.
地球自转日长变化中某些短周期项的可能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根据1974.0-1980.0年的日长(LOD)资料,太阳黑子相对数(SP),以及计算得到的日心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相同时期的轨道角动量变化率序列·/J⊙,对它们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LOD的短周期变化中,近95天和120天项可能来自太阳的周期性活动,而大行星的轨道运行引起日心的周期性轨道角动量变化率或许是太阳活动的一种外部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545.
本探讨了1900-1986年间全球大地震和ERP之间的相关性。利用震中位置和震源参数,按Dahlen公式计算了由地震引起的地球惯性张量变化,结果表明单个地震对日长和极移变化的影响要比经典仪器测定的ERP水平小两个量级,空间技术能够获得高精度的ERP,使得有可能用来进行ERP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546.
547.
用地球自转的历史观测资料反演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近代天和气象观测技术所测得的资料证实了,固体地球自转的速率变化与大气角动量之间,在几年以下的时间尺度上是非常符合的。 因此,本作首先探讨际用历史上的地球自转观测资料序列作为表征大气环流的一种数据的可能性,用多级数字滤波方法反演了过去近三个世纪的大气年际变化过程,并揭示了历史上大气活动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548.
探讨地球自转的一种惯性力──科里奥利力在地壳升降运动中的作用。地壳上升时科氏力向西,地壳下降时科氏力向东,它的大小与方向可以解释太平洋两岸的构造差异。  相似文献   
549.
地电阻率1年尺度异常时空丛集现象与地震活动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学彬  谭大诚 《中国地震》2000,16(3):283-292
研究了我国23°~47°N、86°~127°E范围内92个地电台、207个测道自建台至1997年的地电阻率变化,得到以下认识(1)1976、1980~1981、1985~1986、1988、1991、1994年和1997年全国范围45.0%~58.0%的地电台显示1年尺度地电阻率异常(以下简称"异常高潮期").异常高潮期与大陆及周边Ms≥7.1强震活动,Ms≥5.0地震丛集活动、地球自转加速年份和减速过程中明显趋于加速的年份相对应;西北、西南和华北-东北各区异常高潮期主要集中在上述年份,与各区内Ms≥5.0地震丛集活动的年份明显对应.这表明地电阻率异常确实反应了地壳力学状态变化,地电阻率观测在地震预报中有实际意义.(2)1974~1997年的24年中,映震异常占异常总数的38.27%,无震异常占61.73%,表明地电阻率观测场兆相当丰富.(3)地球自转加速年份和减速过程中明显趋于加速年份中大陆边界动力加强,促成了地电阻率异常高潮期、Ms≥7.1强震活动、Ms≥5.0地震丛集活动年份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国大陆及区域性应力、构造、介质等条件对显示异常、强震活动、Ms≥5.0地震丛集活动起了积极作用.(4)地电阻率异常高潮期与地震活动性、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明显对应;强震周围异常"时空强"演化与活动构造和发震机制有一定关系.这两方面结果有助于认识异常时空强演化的复杂性.(5)全国范围地电阻率异常高潮年份中,我国大陆西部地震活动水平明显高于东部.  相似文献   
550.
地球自转速率在千年尺度下的长期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丽林  赵铭 《天文学报》1989,30(3):315-3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