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475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438篇
地球物理   167篇
地质学   737篇
海洋学   29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45篇
自然地理   23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3篇
  1949年   5篇
  1948年   4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5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最近,川西北队在龙门山北段又完成了对平武县青山铅锌矿区的地质普查工作,并初步查明为中型规模。  相似文献   
82.
张雄华 《地球科学》1995,20(1):43-46,T001
笔者用高倍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Kepingophyllidae壁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从成因上将其划分为两类:泡沫板集聚型和隔壁始端集聚型,并对壁构造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我国地震的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与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活动构造、大陆地壳形变与现代地壳运动、地震活动区与大震震源区的深部探测及动力学、大陆强震区的地壳介质结构与地震成因、构造的物理及数值模拟、大陆岩石圈动力学以及地球动力学模型研究七个方面扼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开展的与地震有关的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和取得的一系列新认识以及研究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动态地球动力学,上地幔的非均匀性、深浅部构造关系及其动力学和地球动力学模型的理论研究三个应该优先发展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4.
中国西北干旱区年降雨量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68个站30年年降雨量的分析,把中国西部划分为6个降雨量性质不相关的区。通过对西北3个区的分析,把年降雨量划分为8种不同的空间分布类型。分析表明,控制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天气系统主要为西风系统。在过去的30年间,西北干旱区的气候并非都是变得越来越干,不同的地区变化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85.
Lu Riyu 《大气科学进展》2001,18(2):270-282
诊断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上空对流弱和强的情况下,大气环流和海温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本文中西太平洋暖池是指(110-160°E,10-20°N)地区,向外射出长波辐射(OLR)在该地区具有明显的年际变率。对西太平洋暖池对流弱和强之间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差别进行了合成分析。首先,利用 NCEP/ NCAP再分析资料和卫星观测的 OLR资料进行了分析。之后,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和再分析计算而得的OLR资料重复进行了合成分析。合成结果表明由这两套资料所分析得到的结果非常相象。与西太平洋暖池上空弱(强)对流显著对应的大气环流表现为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东退),以及副高西北侧更强(弱)的西风。此外,在局地(即暖池)上空,还显著对应着东(西)风异常和下沉(上升)气流异常。对应于西太平洋暖池对流强弱,最为显著的海温差别(对流弱减去对流强)为印度洋、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正海温异常。也就是说,西太洋暖池上空的对流与局地海温异常只有微弱的联系,而与其西部的海温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6.
倾斜基岩上的土-框架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倾斜基岩上的框架是山地、丘陵地区多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但以往对其抗震性能研究很少。本文利用二次开发后的ANSYS对倾斜基岩上的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上下部相互作用分析。在研究中发现,考虑土一结相互作用后,结构的高阶振型在地震反应中的参与程度提高;可能在结构的地震反应傅里叶谱中形成双峰;并使地震反应沿结构高度的分布不再沿直线变化,而呈锯齿状分布。由于倾斜基岩将降低土层对地震波的放大作用,但基本不改变地基的卓越频率,因此倾斜基岩将会抑制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而倾斜基岩上结构的地震反应分布将比相应平坦基岩上结构的地震反应分布更接近直线形分布,但变化形状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7.
基于SPOT VEGETATION数据的中国西北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总被引:66,自引:16,他引:66  
宋怡  马明国 《中国沙漠》2007,27(1):89-93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利用SPOT-VEGETATION 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植被覆盖的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采用MVC(Maximum Value Composites)、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和变化幅度百分比等方法分析西部地区植被变化特征,并结合西北五省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不同植被类型的年最大化NDVI(MNDVI)变化趋势及特点。其结果是:近7 a来植被覆盖存在普遍退化的趋势,且2000-2001与2001-2002年度的变化幅度较大。在局部区域植被有改善的趋势, 但总的改善幅度小于退化幅度。分析结果表明, 植被改善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宁夏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新疆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大部分地区植被退化。而且不同植被的MNDVI在相同的年份表现出相似的变化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88.
《地理教学》2007,(1):45-46
西藏自治区重点科研项目《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研究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退化机理》持续两年半的研究表明,由于全球变暖、过度放牧、人口增加和人类活动频繁等原因,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场退化面积正以每年3%至5%的速度扩大,1988年至2005年间退化了39.64%。  相似文献   
89.
2007年4月2日,当地时间7点40分(北京时间4点40分),所罗门群岛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引发了海啸。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震级为7.8级,发生在距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西北350km处,震源约在海底10km处。据USGS观测,震源位于吉佐东南偏南约40km、首都霍尼亚拉西北偏西约345km处,震源深度约10km。震后发生了10多次5级以上的余震。  相似文献   
90.
利用我国沙尘暴多发区 ,甘肃省祁连山东部民勤、武威等 4站建站以来近 5 0a的气象资料 ,详细分析了祁连山东部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成因 ,造成的危害情况及变化规律 ,指出土地沙漠化和大风是造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沙尘暴天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