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22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收集了142个射电类星体(28个射电宁静类星体、114个射电噪类星体)、43个核占优型射电类星体、82个瓣占优型射电类星体和80个Seyfert星系的样本,基于Logistic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红移和热光度、黑洞质量、5 GHz射电光度、爱丁顿吸积率、核主导参数R的关系进行研究,拟合出相应的演化曲线,得到如下结论:(1)射电类星体的演化是从射电噪类星体(RLQ)演化到射电宁静类星体(RQQ),当演化到一定阶段射电类星体过渡到Seyfert星系;(2)核占优型射电类星体(CDQ)和瓣占优型射电类星体(LDQ)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随红移演化.  相似文献   
242.
243.
运用自回归功率普研究Cyg X-1 X辐射的频谱特征,结果显示Cyg X-1转换态和高/软态时变频谱的连续成分,可以统一由有截断的幂律的成分描述,转换态存在小地3HZ的宽峰结构及准周期振荡(QPO)成分(4-12HZ),而高/软态完全可由截断幂律普描述,不存在显著的QPO。截断频率在各态相相当,在不同态的演化与平流为主的吸积流模型(ADAF(预期的情形一致。本文结果表明,自回归功率 研究X射线双  相似文献   
244.
汪定雄 《天文学报》2000,41(1):15-22
分别在薄盘和厚盘两种情况下,讨论吸积盘的中心黑洞在顺行积和逆行吸积中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黑洞的温度和熵在逆行吸积与顺行吸积中的演化特征很不相同;在顺行吸积中黑洞的温度单调减小,而在逆行吸积中黑洞的温度存在一个极大值;在吸积的全过程中,黑洞的熵始终是增加的,而且逆行吸积中黑洞熵的变化率要比顺行吸积中的黑洞熵的变化率大得多,此外还讨论了在吸积过程中,黑洞质量的相对变化与黑洞自转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45.
地质资料表明,地球的加速运动与冷冻低温及冰期相对应。运用相对论公式导出星体加速运动时吸收能量和减速运动时释放能量的结论。这是差异旋转的新能源,活动星系核的高效产能率是其天文证据,由于不能超过光速,黑洞边界可能存在巨大能量交换,但没有物质交换。这一新能源是地质旋回与天文周期一一对应的原因,也是物质和反物质同时存在的原因。根据天文周期,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和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246.
分析RXTE卫星PCA探测器对CygX-1的观测数据,得到了其处于高态及高低高转换时的X射线短时标爆发(Shot)结构。在所观测到的三种态中是不对称的,并且不同的状态中Shot的结构有明显差异。Shot前后沿可分别由双指数函数近似拟合。Shot中的快时变过程是由慢的上升前沿和快的下降后沿构成。在所观测态中Shot平均宽度约为0.11秒(FWHM),比低态时的宽度窄。同一状态中高能段的Shot宽度较  相似文献   
247.
耀变体(Blazars)的亮温度与黑洞喷流能量和吸积率有重要关系.搜集了53个耀变体源样本,包括22个蝎虎天体(BL Lacs)和31个平谱射电类星体(Flat Spectrum Radio Quasars,FSRQs),研究了耀变体亮温度与黑洞喷流能量的分布,并对子类中亮温度与黑洞喷流能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48.
新闻速递     
01我国天文学家发现最大恒星级黑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依托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这颗70f音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这一研究成果由国际科学期刊《自然》于2019年11月28日发布。  相似文献   
249.
宇宙就像看似无尽的海洋,到处都是恒星、星系和星云。在其中,我们看到了启发整个人类历史的银和星座。但有一种天体我们仍不了解,它的存在就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黑洞是什么?它与它周围的时空是如何绑定的?就像海洋中的漩涡一样,旋转的黑洞在它们周围形成了漩涡状的时空。  相似文献   
250.
一个世纪以来,黑洞的魅力吸引和激励着无数天文学家。这种神秘的天体挑战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直觉,并成为无数科幻电影的背景。在天体物理学家看来,黑洞带来的挑战在于它很难研究:它们遥远、微小且不发光。尽管如此,对黑洞的观测在近十年来已有长足进步:现在,我们对黑洞的了解远超从前。不过,最近的一些观测似乎提供了新的信息,对黑洞形成和演化的现有理论构成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