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08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331.
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C/A码捕获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一般GPS接收机中C/A码的捕获算法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System View和Matlab平台,给出相应的不同捕获法的仿真结果.对几种捕获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此研究对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32.
针对GNSS—R延迟映射接收机的硬件相关器设计,提出了一种在反射信号处理中延迟C/A码产生的新方案,并对硬件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该方案基于相位查询方式可产生不同码相位的延迟C/A码,延迟的码相位可以根据设定值任意产生。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了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3.
利用GPS观测资料确定接收机差分码偏差的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器偏差是利用GPS观测资料确定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的主要误差源之一,接收机P1和P2的仪器偏差称为差分码偏差。探讨了利用GPS资料计算接收机差分码偏差的算法,并进行了软件实现。实际观测数据的结果初步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34.
长周期精密测距码(P码)的直接捕获技术对提高导航接收机的性能十分关键,为了设计出高动态、低信噪比环境下的P码快速直接捕获接收机,采用部分匹配滤波器组实现伪码时域并行搜索,结合小点数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匹配滤波器输出的部分相关值进行功率谱分析,完成多普勒频率偏移的并行搜索。硬件实现时结合FPGA的特殊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采用并行流水机制处理ADC的采样信号,对于每一个采样点,均可以在下一个采样点到达之前完成该点的码相位和频率的二维搜索。对比国内外P码接收机的研究成果,算法在捕获时间上有很大改进。在信号功率为-165 dBW,伪码相位±1 s的时间不确定度,以及多普勒频率偏移±16 kHz的条件下,捕获时间小于10 s,完全适用于高动态环境下的P码快速直接捕获。  相似文献   
335.
卫星导航信号高精度模拟产生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导航信号模拟器是卫星导航用户机检测和开展系统应用研究的关键设备.这里主要研究了信号模拟中的高精度时廷控制和多普勒处理技术,设计并提出了采用高精度数字时廷滤波器实现码相位时延精确控制的方案.通过多普勒调制和数字基带合成技术实现对卫星导航信号多普勒频移的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模拟仿真精度高,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36.
GPS接收机采用码分多址(CDMA)方式进行卫星分址和测距,它需要对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跟踪、解扩解调和导航电文获取等,并利用捕获到的至少3颗卫星信号进行目标定位。 GPS接收机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伪随机码(PN)如C/A码、P码的生成和捕获、定位算法的实现等,C/A码短、易于直接捕获、用于粗测距,P码特长、难于直接捕获、用于精测距。P码直接捕获分为时域法和频域法,频域法比时域法效率高。P码频域的直接捕获法分为扩展复制重叠法XFAST和均值法,本文深入地研究了这些捕获法特点,提出了进一步提高P码捕获效率的基于局部和值比的P码直接捕获法,文中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37.
张剑  邵晨光  侯毅 《测绘科学》2019,44(1):32-35
针对GPS L1C导航新体制信号CNAV-2电文所采用的LDPC纠错编码在译码实现中的量化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修正最小和TDMP译码算法的最优量化方法。该方法分析了译码算法中最小和修正系数的取值以及节点迭代更新信息的整数位与小数位量化精度的选取对其纠错性能的影响,对译码算法在有限精度下的量化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量化方法能够有效兼顾译码复杂度与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338.
在进行多频多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时,以相对形式表达的伪距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和相位小数周偏差(fractional cycle bias,FCB)种类繁多且修正方法较为复杂。基于此,首先给出了相对形式的伪距/相位偏差与原始观测值上的绝对偏差(observable-specific signal bias,OSB)的转换方法,以及利用该偏差进行非差模糊度固定的具体流程;然后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不同偏差形式下的PPP模糊度解算(PPP-ambiguity resolution,PPP-AR)定位性能。结果表明,无论是多系统PPP还是多频PPP,其基于OSB的PPP-AR定位精度、收敛时间及固定率均与相对形式DCB/FCB的PPP-AR定位结果相当。其中,三频PPP-AR的动态和静态收敛时间均优于双频,多系统PPP-AR定位的初始化时间和定位精度也均优于单系统。伪距/相位OSB可直接用于修正对应的观...  相似文献   
339.
340.
以树状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空间特征,建立基于图论的水系网矢量模型。依据树状河系中主支流汇合关系识别流向,提出近似180°假设和长度最长原理搜索主流的算法,并以支流级别自动建立树状河系的Horton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