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23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一、什么是黑洞 黑洞,单单从这个名字看,就让人感觉神秘。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即使在天文学家的眼中,黑洞也是宇宙中最不寻常的天体。要介绍黑洞,先要从“逃逸速度”说起。  相似文献   
112.
In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lack hole mass MBH and stellar velocity dispersionσ* in radio-loud active galactic nuclei (AGNs), we studied two effects which may cause uncertainties in the black hole mass estimates of radio-loud AGNs: the relativistic beaming effect on the observed optical continuum radi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effect on the broad emission line width. After correcting these two effects, we re-examined the MBH-σ[OIII] relation for a sample of radio-loud and radio-quiet AGNs, and found the relation for radio-loud AGNs still deviated from that for nearby normal galaxies and radio-quiet AGNs. We also fou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radio jet power and narrow [OIII] line width, indicating absence of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radio jet and narrow line region. It may be that the deviation of the MBH-σ* relation of radio-loud AGNs is intrinsic, or that the [OIII] line width is not a good indicator ofσ* for radio-loud AGNs.  相似文献   
113.
董爱军  王建成  薛力 《天文学报》2006,47(3):231-246
利用Rossi X-ray Timing Explorer(RXTE)卫星从1996年1月到2005年5月的公共资料,研究了黑洞候选体X射线双星Cyg X-1光变曲线的周期性,并且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周期特性(T=1.0±0.2天和T=18.0±3.0天).在硬态时,T=1.0±0.2天和T=18.0±3.0天的周期特性同时出现在它的光变曲线之中,但在软态时仅有T=1.0±0.2天的周期出现.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即微分法),同时为了检验微分法的正确性,还利用传统的方法(即快速傅立叶变换和叠加法)分析了相同的资料,并得到了与微分法相同的结果.另外也对Cyg X-1的轨道周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T=5.6天的轨道周期不仅出现在硬态,同时也出现在软态,只是在硬态时比在软态时明显.  相似文献   
114.
采用在brick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membrane模型,计算了缘于任意自旋场的非静态黑洞——Vaidya黑洞的自由能和熵。结果表明,玻色子场(自旋s=1,2)和费米子场(自旋s=1/2)的熵都恰好与黑洞的视界面积成正比,这与静态和稳态的情况相同。而且,玻色子和费米子场的熵具有相同的形式,二相差一个系数。  相似文献   
115.
吴斌  孟祥存  韩占文 《天文学报》2007,48(2):121-129
目前,观测证认的黑洞双星在黑洞质量分布上存在一峰值,但是还没有比较完备的理论可以解释,试图对该分布规律给出较合理的解释.鉴于恒星的氦(He)核在黑洞形成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将He核质量与黑洞初始质量联系起来.根据Fryer等人的二维核塌缩模拟的结果,找到了一拟合关系,从而根据He核大小可以估算黑洞的初始质量.采用PPE恒星演化程序计算确定He核质量.最后得到星族Ⅱ和星族Ⅰ黑洞双星的黑洞初始质量的分布,并结合观测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6.
陈永军 《天文学进展》2003,21(2):122-138
对microquaLsar(微类星体)最新的一些研究结果作了比较全面的评述。具有相对论性喷流的microquaLsar在很多现象上类似于极小尺度上的类星体。对X波段的观测可以探测到吸积盘内区甚至接近黑洞的区域。结合低波段上的观测和研究,人们在吸积盘的动力学模型、物质吸积与喷流形成之间的关系以及喷流的超光速运动等方面的认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发现了黑洞存在的新证据。对它们的研究为更好地理解河外天体的相对论性喷流和黑洞吸积方面的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7.
Blandford—Znajek过程对黑洞吸积盘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详细讨论了在Blandford-Znajek过程中吸积盘中心黑洞的角动量和质量的总变化率与质量吸积率和能量提到率之比β=M+/M-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BlandfordZnajek过程对黑洞吸积盘内边缘半径rms演化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中心黑的熵总是增大的。  相似文献   
118.
围绕黑洞作开普勒运动的环状发光物所发射的光,将受到多普勒颇移和引力的综合作用.本文用光子输运方程方法,针对洛仑兹型发射谱线,求出在Schwarzschild度规下谱线轮廓的精确解,并讨论了Hercules星系团中类星体1604+179光谱的认证.  相似文献   
119.
卢炬甫 《天文学进展》2001,19(3):365-374
在已知的四种黑洞吸积盘模型中,Shapiro-Lightman-Eardley(SLE)盘是不稳定的,细(Slim)盘研究得还不够,较为成功的是最早建立的Shakura-Sunyaev盘(SSD)和近年成为热点的径移主导吸积流(ADAF)。SSD和ADAF看来分别适用于吸积流中离黑洞较远和较近的区域,故二者的结合即ADAF+SSD模型有望对黑洞吸积流作出较为完整的描述,但这个结合模型也还有不少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