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02篇
地球物理   251篇
地质学   206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21.
822.
利用SODA海洋同化资料,分析了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年际信号变异特征与ENSO循环的联系。结果表明,热带太平洋的年际变率表现为以160°W为纵轴的东西向和以6°—8°N为横轴的南北向的跷跷板分布,南太平洋和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洋的SOTA则与热带西太平洋SOTA同号,但强度较弱,这些变化都与ENSO事件密切相关,是ENSO事件的两个主要模态,具57和44个月显著周期。ENSO循环期间,热带西太平洋SOTA强信号中心沿赤道东传,到达赤道东太平洋后加强并北扩,导致ElNi?o或LaNi?a事件,同时从热带西太平洋有较弱SOTA信号向东北和西南传播,在南、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域产生弱SOTA;同期位于热带东太平洋反号的SOTA强信号中心沿10°—15°N(平均12°N)西传,至热带西太平洋后加强并南扩,为下次LaNi?a或ElNi?o事件准备条件,同时在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洋还存在着反号弱的SOTA。如此周而复始,完成ENSO循环。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年际变化信号除在赤道及以北的热带太平洋存在一个逆时针方向的传播通道外,同时在热带西太平洋有异常信号向南、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域传播,并指出ENSO循环期间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年际变率信号传播的可能通道。  相似文献   
823.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LFO)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年际尺度上与同期欧亚大气背景环流场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冬季欧亚中高纬LFO以10~30 d周期为主,且具有明显向东南方向传播的特征。其经、纬向平均移速分别约为3.4纬度/d和15经度/d。进一步分析发现,冬季欧亚中高纬LFO强度的年际变化与欧亚遥相关型(EU)密切相关。定义乌拉尔地区的脊和东亚、欧洲西北部的槽比常年弱(强)时,即EU指数小于(大于)零时,为EU负(正)位相。当对流层中上层EU处于负位相时,此时,对流层低层的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减弱,这些因素均导致欧亚地区大尺度经向环流偏弱,环流较为平直,不利于LFO的传播;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